宁波大学生校园贷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校园贷引起的校园惨案层见叠出,校园贷乱像也屡禁不止,其为大学生提供资金的同时,引起了诸多问题,如何采取有效对策控制校园贷已成为现今社会的焦点问题。文章从数据得出,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消费观,消费观的差异造成大学生校园贷使用趋向不同,分析影响大学生校园贷的原因,得出相关结论及对策看法。
关键词:校园贷;心理因素;对策研究
近年,“校园贷”一词频登新闻头条,大学生因陷入校园贷陷阱引发众多校园网络贷款悲剧,“校园贷”被推上舆论浪尖。只有让大学生正确地、全面地了解校园贷,树立理性消费观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校园贷悲剧的发生。本文结合对全国大学生接触使用校园贷情况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因素,由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深自我认知、加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与此同时本文也为高校、政府等相关部门整顿校园贷乱象提供参考。
国外研究显示,针对校园贷防控至关重要,理性消费观依旧是主流思想。国内研究者认为大学生校园贷受诸如家庭,自我素养,政府监管力度,平台自身管理规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列举出众多校园贷风险,主张政府,高校,大学生个人,家庭四位一体的校园贷监管机制。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目前对校园贷的研究点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并且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方面所提出的可行措施也乏善可陈。本文旨在围绕大学生自身,通过构建“家庭—消费观—校园贷”相关性影响分析模型,剖析家庭对校园贷使用趋向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并根据分析结果拟设计一款辅助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的产品,以控源方式规避风险,这对大学生校园贷问题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要研究目标及方法
通过巿场调研方法,收集宁波巿内大学生对校园贷的认知情况、家庭因素、自我素养、金融法律知识等,运用SPSS分析软件,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生成分析报告。
二、数据分析及讨论
(一)问卷发放及回收
本次调研通过网络向宁波各高校发放电子问卷,问卷发放时间由2018年10月15日至2018年11月17日止,共回收216份问卷。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5.98%。
(二)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216位大学生当中,男性有84人(39%),女性有132人(61%),其中本科在读有180人,专科在读有32人,研究生在读有4人。按年级计算,大一有48人,大二有23人,大三有108人,大四有33人,研究生有4人。
1. 大学生的消费观
30人每月生活费在1000元或以下,占14%;111人每月生活费在1001~1500元区间,占51%;54人每月生活费在1501~2000元区间,占25%;13人每月生活费在2001~2500元区间,占6%;8人每月生活费在2500元以上,占4%。
其中184人生活费主要由家庭供给,占85%;16人靠兼职获取生活费,占7%;9人靠奖学金和助学金获取生活费,占4%;1人靠网络借贷平台获取生活费,占1%;6人靠其他方法获取生活费,占3%。值得指出的是,近九成的大学生表示在当前消费条件下其预期生活费与目前生活费相当,且预期生活费额以1001~1500元居多,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正常消费标准。这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理性消费观,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
从日常消费方式看来,106位大学生有计划地消费,占49%;41人能省则省,占19%;63人顺其自然地消费,占29%;只有6人是超前消费,占3%。超前消费是引发校园贷的基础性因素,也是影响消费习惯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问卷调查统计情况,有5%的大学生接受超前消费,不深究自己的承担能力,有62%的大学生接受超前消费,但在自己承担能力内消费,只有33%的大学生不接受超前消费,量力而出。
2. 大学生校园贷使用现状
超过60%的大学生从未使用过校园贷,未来也不考虑使用,6人从未使用,未来急需资金时会考虑使用,54人使用过,未来不再考虑使用,占25%;26人使用过,未来不确定是否再次使用,占12%。总的来说宁波大学生在使用校园贷方面还是比较谨慎的。从年龄分析,大三、大四和研究生使用校园贷的比率相对大一、大二为高。
从表1分析看来,57%大学生从没有使用过校园贷。31%的大学生使用传统电商推出的分期付款平台,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苏宁任性付等。5%大学生用分期购物平台,如分期乐、趣分期、零零期等,2%大学生用P2P贷款平台,4%大学生曾经用过私下贷款,不足1%的大学生选用正规银行的贷款平台,如招生银行的 “大学生闪电贷",中国建设银行的 “金蜜蜂校园快贷”等。使用过传统电商推出的分期付款服务这一类的大学生,大部分使用的是蚂蚁花呗。可见使用蚂蚁花呗在大学生群体中已成一種普遍现象。
3. 大学生对校园贷的了解状况
从金融意识看,29%大学生比较了解或完全了解校园贷的利息计算方法,71%大学生对校园贷的利息计算方法表示模糊或不了解,说明大学生的金融意识相对薄弱。至于对校园贷的相关法律责任问题,74%的大学生表示模糊或不了解,只有26%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了解或比较了解,表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强。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受访者金融意识较差,不了解校园贷相关利率,且相关法律责任意识较弱,这表明大学生易进行盲目借贷从而陷入校园贷陷阱。
针对校园贷危险了解程度分析可知, 20%大学生因担心个人信息泄露,22%大学生零花钱足够,无需借款, 8%大学生觉得在校园贷平台上贷款不划算,24%大学生怀疑校园贷平台可信度,觉得它们不靠谱,17%大学生觉得还款压力大,担心违约还不上,9%大学生有其他原因不使用校园贷。 4.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校园贷相关性分析
从表2得知,父亲受教育程度与母亲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即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母亲受教育程度也越高,r=0.657,p<0.01。母亲受教育程度与父亲对孩子的态度呈负相关,即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父亲对待孩子越严格,相反,母亲受教育程度越低,父亲很少管孩子,r=-0.175,p<0.01。父亲对孩子的态度与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呈正相关,即父母亲的管教态度相一致,r=0.451,p<0.01。母亲受教育程度与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呈负相关,即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母亲对待孩子越严格,相反,母亲受教育程度越低,母亲很少管孩子,r=-0.163,p<0.05。家庭氛围与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没有显著相关性,但与父亲对孩子的态度呈正相关;即父亲越严厉,家庭氛围越好;相反,父亲很少管教孩子,家庭氛围越差,r=0.216,p<0.01。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父母亲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家庭氛围对大学生会否用校园贷没有显著相关性。但父亲受教育程度与子女会否接受超前消费有负相关, r=-0.182, p<0.01,即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越能接受超前消费,不深究自己的承担能力。一般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相对越高,子女越能接受超前消费。
5. 使用校园贷与各认知观念相关性分析
从表3得知,是否使用校园贷与是否接受超前消费呈负相关,r=-0.332,p<0.01,即从未使用过校园贷的大学生越不接受超前消费,使用过校园贷的大学生越接受超前消费,不深究自己的承担能力。
同样,是否使用校园贷与对高利贷的划分条件及校园贷各种潜在利息的了解呈负相关,r=-0.363,p<0.01,即从未使用过校园贷的大学生对高利贷的划分条件及校园贷各种潜在利息的了解越不清楚,使用过校园贷的大学生对高利贷的划分条件及校园贷各种潜在利息的了解比较清楚。
另外,是否使用校园贷与对校园贷的相关法律责任问题了解呈负相关,r=-0.27,p<0.01,即从未使用过校园贷的大学生对校园贷的相关法律责任问题越不了解,使用过校园贷的大学生对校园贷的相关法律责任问题越了解。
是否做消费记录与是否接受超前消费呈正相关,r=0.144,p<0.05,即越有做消费记录,越能接受超前消费,相反,没有做消费记录的大学生一般不接受超前消费。
最后,对高利贷划分条件及校园贷各种潜在利息的了解与对校园贷相关法律责任问题的了解呈正相关,r=0.862,p<0.01,即越清楚校园贷各种潜在利息,对校园贷相关法律责任问题了解越清晰。换句话说,大学生的金融利率观念越清晰,其法律观念也越强烈。
三、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目前,宁波大学生以理性消费为主,且消费行为总体由理性思维主导。出现的超前消费行为,譬如使用花呗所体现的大多数超前消费,属于理性消费观下的超前消费行为。
在社会各界实施的校园贷宣传及相关风险防范措施的实施下,大学生对校园贷这一新兴事物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其了解程度仍存在不足,处于被动获取相关知识的局面。
虽然本次调查发现受访者中从未使用过校园贷的大学生约占57%,但使用过校园贷的学生也已占1/3以上。并且我们还发现,使用过校园贷的学生中表示使用花呗等传统电商推出的分期付款平台的学生数占总使用人数的74%。大学生对花呗等传统电商推出的分期付款平台情有独钟。
家庭氛围与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没有显著相关性,但与父亲对孩子的态度呈正相关;即父亲越严厉,家庭氛围越好;相反,父亲很少管教孩子,家庭氛围越差。
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越能接受超前消费,不深究自己的承担能力。一般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相对越高,子女越能接受超前消费。
从未使用过校园贷的大学生越不接受超前消费,使用过校园贷的大学生越接受超前消费,不深究自己的承担能力。
大学生越清楚校园贷各种潜在利息,对校园贷相关法律责任问题也了解越清晰。
四、建议对策
(一)高校及社会各界角度
高校及社会各界应完善校园贷知识宣传内容。对于学校及社会各界,其在宣传校园贷时多涉及P2P类贷款平台,而极少关注与大学生日常息息相关的传统电商平台推出的分期付款服务,使大学生对校园贷的认知产生局限性。且其对校园贷的宣传更倾向于对校园贷风险的认识与防范,极少涉及校园贷种类等基础概念性问题。对于社会各界及高校层面,针对大学生认识校园贷不清晰问题,其应通过展报,讲座等活动形式加强校园贷相关基础知识的宣传工作,诸如种类、相关风险等。使大学生具有最基本的辨识校园贷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判别校园贷比仅流于表面的校园贷宣传更为重要。
(二)学生角度
1. 学生个人打破舒适区,自主学习相关知识
对于学生自身,事实上大学生对校园贷知识的获取,绝大多数同学均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主认知性。对于学生个人来说,认知上的缺陷成因源自自主学习动力的缺失。对此,学生个人应努力摆脱舒适区,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以弥补自己在常识上的短板。
2. 设计开发相关趣味性学生校园贷防范类产品,辅助大学生建立理性消费观
学生不愿自主学习是因为相关过程令其感到枯燥无味,若设计出一款富有趣味性的校园贷防范类拥有自我评测功能的小程序或公众号类网络产品则可很好的打破该壁垒。大学生以趣味参与的方式学习了解相关知识,这可有效辅助大学生摆脱惫怠的舒适区,实现大学生理性看待各式校园贷,引导其建立理性消费观,这对校园贷风险防范具有重要作用。
(三)家庭角度
从家庭角度看,父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影响着家庭氛围,因此父亲在营造家庭氛围及孩子消费观的培养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涵盖家庭、消费观等多方指标。父亲给予孩子更多关心和慈爱,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独立自主空间有利于孩子理性消费习惯的建立。另外,父亲可以影响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使其在正常可接受的范围内对孩子加以行为规范,在孩子无抵触情绪下帮助其建立起相应的风险判断能力。最后可以从旁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记录习惯。家长应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了解孩子的主要消费去向,辅助其形成良好的理财能力。
参考文献:
[1]桂媛媛,陳彦华.大学生网络贷款调研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22).
[2]谢晓欣,马海洋.当前大学生校园贷问题探讨[J].新西部,2018(11).
[3]王雅蓉.校园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8(05).
[4]陈雪梅,曾青,赵怡雪.“校园贷”对学生和高校的影响及解决方法[J].中国商论,2017(23).
[5]黄志敏,熊纬辉.“校园贷”类P2P平台面临的风险隐患及监管对策[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6(03).
[6]张小莉.高校学生校园网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7]Klafft.M.Peer to PeerLending:Auctioning Microcredit over the Internet[J].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08.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卢黎莉为通讯作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35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