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专业化视角下高职教师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高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教师专业化视角出发,在分析高职教师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培训体系、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等具体措施,以期促进高职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关键词】专业化  高职教师  能力  策略
  国家一系列政策利好为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指明方向,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必须紧盯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与之相应,高职教师的工作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教师专业化视角出发,分析高职教师应当具备哪些主要能力结构要素,探索如何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使高职教师更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教师专业化特殊性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与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有“层”的区别,又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类”的不同。随着数字化技术浪潮的到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紧贴产业需求的国家职业教育必然加大改革力度。高职教育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职业指向性,从而决定了在育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更注重职业活动的完整性,这种不断契合产业升级发展的教育类型,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特殊要求。
  教师专业化一般主要涉及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教育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作为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只有从业教师自身优先具备了精湛的专业技能、娴熟的操作能力、高水平的应用性科研能力与服务社会能力才能胜任这一职业,这便使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成为了高职教师专业化中最为关键的发力点,成为了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力量。
  二、高职教师能力构成要素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科性和教育性的普遍性,又有其自身职业性、技术性和发展性的特殊性,这些特性共同勾勒出高职教师能力的丰富内涵。
  (一)专业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与保证。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包含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及课程开发能力。第一,教学设计能力,是指高职教师应该能够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正确制定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第二,教学实施能力,在教学设计基础之上,通过创设适宜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采用适当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和控制课堂教学节奏。第三,教学评价能力,一方面指高职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设定适当的评价标准,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水平和效果。另一方面,高职教师要具备自我评价能力,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做出客观、清晰地分析和判断,并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第四,课程开发能力。高职教育课程开发要求高职教师能够基于工作过程视角,结合具体职业岗位需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更新课程内容开发设计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校本课程与教材。
  (二)专业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要培养适应产业、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师是既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具备能够在相关行业领域进行专业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高职教师只有熟练掌握了职业领域中专业实践技能,才有可能将其内化成教学内容,这是顺利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基本前提。然而,称职的高职教师,还必须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准确的演示和示范操作予学生,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使自己的实践能力转化为学生的操作技能。教学关键环节的专业实践操作与示范指导能力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科学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行为和能力,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理应担负一定的科研职能。首先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高职教师长期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教学活动,通常是该领域的“行家里手”,可以利用校内丰富资源开展所教领域的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其次是应用技术研发能力,高职教师应当具备以解决行业企业实际生产运营问题为目标,围绕企业中生产工艺流程与设备升级改造等问题开展应用性科研项目开发和技术服务的能力。
  (四)专业服务能力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随着科技的进步,其社会服务效应日益突出。其社会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服务需求;二是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等各类技术服务需求;三是满足从业人员或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和职业技能大赛指导需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社会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能力。
  (五)教育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创新精神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创新人才培养任務的实现,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教学与言传身教。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处于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加大人才培养的改革力度,探索出一套能适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就更需要高职教师自身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逐步形成适合本学科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为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三、高职教师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师德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和动力来源。高职院校应通过创新师德建设机制、营造师德建设环境、实施教育鼓励等措施开展师德教育。良好的师德、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能够激发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热情,增强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教师师德主要体现在其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又是师德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良好的师德对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提升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能够使教师贯彻立德树人思想,不知不觉将职业精神植入到教育教学中。   (二)完善培训体系,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通过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提高教师的基本素养和专业(学科)水平。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2019]6号)中明确提出,“推进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新教师准入制度改革”,将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纳入新教师入职标准,严把入口关,以此保证教师群体专业水平提升的基准条件。方案中还提出“强化新教师入职教育,结合新教师实际情况,探索建立新教师为期1年的教育見习与为期三年的企业实践制度”,确保新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塑造和养成。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教师教学能力也应该与时俱进,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借助培训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建成,产教融合的多元化培养培训格局正在形成。高职专业教师可以到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企业实践基地参加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学习专业领域先进生产工艺流程、前沿技术、掌握关键技能,了解企业用人需求, 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也可以定期邀请业界资深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到学校开设讲座,以此使教师开阔视野,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最新理论;邀请学校具有专业特长有经验的教师开展校本培养,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课程共建、资源共享等形式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邀请企业中的技术能手到学校进行技能展示,与教师组成团队开展教科研,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潜移默化,使教师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三)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
  高职院校应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多种类型的职工继续教育,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为教师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推广和技术扶贫等服务项目搭建平台,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从而达到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专业能力的目的。
  另外,技能竞赛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和指导竞赛,倒逼教师走进行业企业,熟悉岗位操作流程和赛项装备,参透赛项内容;增强与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从促进教师教学组织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专业服务能力等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葛炳伟.教师专业化视角下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蔡新职.职院校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相互促进机制构建[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潘彤.高职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效果评价[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5).
  基金项目: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教师专业化视角下高职教师能力培养研究》(2017ZSZJYB20)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教师专业化视角的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研究》(NZJGH20182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广小利(1967-),女,汉族,内蒙古托县人,硕士,教授,工作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04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