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时代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改变,也带来了知识获取方式、教育学习方式的变革。就互联网时代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只有不断进行创新,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发才能顺应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潮流,才能培养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人才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2-0150-01
  2018年4月,教育部召开了2018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部署,并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近几年,随着汽车维修业快速发展,汽车维修行业、汽车维修企业对于职业技术人才需求更加的强烈,尤其是对高端的、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技术人才需求更加迫切,但在人才培养开发上依然存在着问题和隐忧。
  一、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汽修专业培养数量大,但质量和结构不佳。近年来,我国汽修人才培养规模始终居前,然而,高素质汽修人才尚存在较大缺口,人才理论知识与人才技能短缺并存。
  2.职业技能教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首先,职业教育是汽修人才培养开发的重要方式。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汽修人才开发的职业教育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相关调研调查显示,目前职业技术院校有关汽车类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依然存在问题,大部分课程设置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对于创新创业型课程的设置少之又少,并且课程内容浮于表面。与此同时,核心专业课程教材的内容与现有汽车技术需求不符,存在内容老旧,或教材中的一些汽车技术知识已经被淘汰的依然存在,教材更换速度跟不上汽车技术的发展,教材內容跟不上实际企业对于技术知识的需求。
  3.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我国的职业院校在办学模式上,大多数院校与企业合作不紧密,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不能够及时跟进。在教学模式以及方法上,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模式,学生被动听。与此同时,在考核评价过程中,仍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导,而对于学生本身的实践能力提升以及素质提高却关注不够。汽修职业技能教育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缺乏实践性、多元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严重阻碍了人才的培养开发。
  二、移动互联时代职业技能人才创新培养开发的策略
  1.发扬“工匠精神”,培养中高端汽修技术人才。随着移动互联时代发展及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会有大量汽修人员分流出来。而对于中高端汽修技术人才以及高层次创新型汽修人才供给却不足,尤其是高精尖的人才不够用问题突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对精湛技艺的追求,培养更多“汽修工匠”,成为当下汽车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2.推进多元化汽修人才培养。移动互联时代,需要创新型、合作型、发展型、服务型的优质汽修人才,尤其需要多学科综合能力强的多维度创新型人才,因而应采用“跨界理念”去培养和开发汽修人才。
  3.借鉴CDIO理念推进产学研联动的汽修人才培养与开发模式变革。未来,汽修人才开发树立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在办学模式上强化产学研联动。借鉴CDIO理念,大力抓住移动互联时代的特点。采用企业的实用技术来培养汽修人才,培训内容来自于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实践案例,突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采用企业的实际工作模式来培养汽修人才,让学生近距离体验企业文化,培养汽修人才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龙厚,王玉.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用与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8):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265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