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澜沧县拉祜族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及成因剖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拉祜族是云南现存直过民族之一,其农村养老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部分。文章对澜沧县拉祜族农村居民养老的日常照料服务、医疗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供给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在现行条件下,无论是日常照料服务、医疗护理服务,还是精神慰藉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剖析该现状的成因,主要在于传统养老观念和方式的根深蒂固、市场和社会力量发展滞后以及政府养老服务责任缺失。
   关键词: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成因;拉祜族;澜沧县
   “直过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特殊成员,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云南是我国“直过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包括拉祜族、独龙族、傈僳族等。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作为全国最大的拉祜族人群聚居地,其农村居民的养老服务供需现状是近年来精准扶贫成效的重要衡量指标。在现行条件下澜沧县拉祜族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仍面临着很多现实性挑战。本文于2019年8月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班利村和勐根村的311名拉祜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历时两星期;旨在通过走访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澜沧县拉祜族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及成因。
   一、调查概述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云南澜沧县拉祜族的农村老人。走访澜沧县班利村和勐根村对其拉祜族居民有关养老服务供给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311份有效问卷。
   调查的311名老人中60~69岁123人,70~79岁101人,80岁及以上87人;婚姻状况方面,14人从未结过婚,228人初婚;49人丧偶;13人离异,7人再婚;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288人,初中及以上总共23人。
   (二)研究方法
   文本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设计问卷,问卷主要内容有基本情况、需求情况、供给情况、养老成效四个方面。使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以及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采用描述统计等方法对澜沧县拉祜族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二、澜沧县拉祜族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及统计分析
   (一)日常照料服务供给现状
   据了解,村里多数老人是自我照料和子女照料。子女外出务工,老人得不到很好照料,生理机能下降;子女照料的方式由陪伴更多的转变成了物质供给,老人自我照料就更可能多的依赖于村里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调查发现,252位老人不知道村里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知道村里提供日常照料服务的59名老人中各项日常照料服务选择频率较高的前四项是“换洗衣被”、“个人清洁护理”、“购买生活用品”和“其他日常照料服务”(如表1所示)。知道服务项目人数少且各选择项目占比小、数量少,澜沧县拉祜族农村老人的日常照料服务供给不容乐观。
   (二)医疗护理服务供给现状
   调查表明,知道村里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有201人(如表2所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选择频率最高的四项是“定期体检义诊”、“医疗保健知识普及”、“常见疾病预防”、“上门医疗服务”;而“提供常用药品”仅被选择103次;平均每人知道村里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有4.896项。有老人反映:村里卫生室小病能得到治疗,较麻烦的大病就只能到县级医院或市级医院进行治疗。部分老人居住分散、腿脚不便,由于距离县城路途较远,看病就医花费时间长,村里道路建设近年来在逐步完善,基本满足了出行需要,但遇到不良天氣出行仍很困难。卫生所面积小、容量少且缺医少药,资金、设施、人员等资源缺失,总体来说,澜沧县拉祜族农村医疗服务供给数量欠缺、质量差,不能较好的满足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三)精神慰藉服务供给现状
   据了解,老人的娱乐活动主要是看电视、打牌下棋等。能够给予老人精神慰藉的除子女的陪伴外就是一些较简单的能够满足精神慰藉的娱乐活动。但由于村干部组织积极性差,仅少数村民知道村里提供的精神慰藉服务,娱乐活动开展难度大(如表3所示),7类精神慰藉服务项目被选择282次,其中选择知道“组织健康宣讲”的有113次,仅此方面村里提供的较好,但其起到的是宣传普及作用,其他方面的提供明显不足,没有真正深入关注老人的精神需要。
   三、澜沧县拉祜族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现状成因剖析
   所调查的班利村、勐根村处于云南贫困地区。据了解,造成经济落后主要是资源利用率低、市场销路难以打开、交通相对不够便利。近年扶贫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多数村民建成了砖瓦房或平房且基本完好,保证村民基本的住房需求。由于地处山区,村落间较分散,与外界接触较少,在多种现实困境交织下,澜沧县拉祜族农村的养老服务供给现状主要存在以下方面原因。
   (一)传统养老观念和方式根深蒂固
   从目前全国农村养老整体结构来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供需不平衡。作为云南直过民族农村聚居地,澜沧县养老服务供给明显缺失。据调查,接近70%的村民文化程度停留在初中及以下,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能力低下,加上老一辈人的影响,形成较传统的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老人自身及子女主要进行日常生活照料、生病就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照料。此外,大部分子女因外出打工流入县城或外省,造成村里主要人口是儿童和老人。这就促使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逐渐扩大,尤其是乡土情怀和家族亲情占据老人精神需求很大部分,许多老人不愿意到陌生的地方养老,养老服务不能深入到村庄和村民,造成养老服务供给不足。
   (二)市场和社会力量发展滞后
   市场和社会力量在我国农村养老供给服务网络中的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这种滞后状态导致澜沧县拉祜族农村养老服务各方面建设不足。一方面,市场主要看重利益的最大化,作为直过民族的拉祜族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投入本身周期长、投资高、回报低。所调查的勐根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独特,但没有被开发和利用,造成贫困率居高不下。村民家庭平均年收入在40万左右,收入局限于维持日常开销。因环境、经济等条件落后,村民“走不出,引不进”,导致市场供给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在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和资金投放完善下提前进入拉祜族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另一方面,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门槛高,社会力量被阻挡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之外,导致其难以看到拉祜族农村地区的发展优势并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拉祜族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全面性。
   (三)政府养老服务供给责任缺失
   政府作为农村养老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在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农村偏远地区的养老服务供给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直过民族农村近年社会关注较少,政府在全国农村范围内的养老服务供给中自然会有所倾向,资金投入难以顾及全国农村地区的公平。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老人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农务工、子女赡养费、政府补助和养老保险,主要用于伙食、交通通信、生活用品等消费。收入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大范围上是极限,就更不用谈养老服务需要的日常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的有效供给。数据结果显示,59人知道村里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201人知道村里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和113人知道村里提供的精神慰藉服务,可以看出供给数量少。政府作为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力度不够,存在责任缺失。
   拉祜族农村的国家福利政策覆盖面积较小、受众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目前没有得到完全的普及。在老龄化加剧的社会之下,对于分散的拉祜族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更加得不到全方位的有效供给,资金的缺失、政策保障覆盖率不高,政府养老服务供给责任的缺失,会使拉祜族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梅燕.民族视角下老年慢性病患者养老意向及护理需求调查研究[D].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
   [2]张晓玲,吴斌,高矗群,李福仙,刘丹,张开宁.西南少数民族农村老人机构养老供给现状及原因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7(11).
   [3]孟沙沙,孙一平.农村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模式与路径——基于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J].农业经济,2019(09).
   [4]龙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供求关系研究[D].贵州大学,2016.
   *本文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指导项目“云南直过民族农村养老供需状况调查研究——以云南拉祜族为例(SZDG20190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043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