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筱芬
摘要:新《医院会计制度》已于2010年7月进行试点执行,医院会计工作面临转变。文章分析了医院新制度的主要变化以及新制度中成本费用的核算问题,研究了科目变化和核算方法变化,认为新会计制度下的成本费用科目更加详细合理,便于进行成本费用的控制,并探讨了医院成本核算从单纯的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转变的趋势,并举出若干工作实例来加以分析,对医院管理层执行新会计规范中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会计新制度;会计核算;成本核算;医院
一、引言
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的变革、居民生活需求的提高以及医疗体系的成长对现行的各种社会制度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新的医疗体系下,医院的会计制度也面临着新的变革。不同于企业的会计核算,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是为了向政府、医院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的主体人员提供最真实、最完整的会计信息。在这种特殊的会计核算性质下,1998年我国针对医院的会计核算问题颁布了《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的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但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不断革新,该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医院的财务发展需求,在资本性的支出处理问题、修购基金的提取问题、对外投资以及存款利息之类的其他收入的核算范围等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漏洞。
二、原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算科目不全面
医院要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医疗支援救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活动,还会发生医疗费用的政策性减免、医疗纠纷赔偿等行业风险支出,这些费用和支出没有专门的会计科目核算。一般情况下,医院将这些支出都作为成本予以反映,从而造成成本不实、结余失真,也不利于医院之间的对比分析。
公立医院现有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虽然通过计提修购基金来满足报废时的重置需要,但报表中的“固定资产”账户和“固定基金”账户在报废前一直以购入时的原值反映,且修购基金不是固定资产的抵减科目。造成资产和基金同时虚增,修购基金实际上是按固定资产完全折旧法来计算的。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会大大影响当月的利润、总资产及净资产,使单位考核结果出现很大偏差。这种做法既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成本的核算。
(二)成本核算方法不规范
现有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应该实行成本核算,包括医疗成本核算和药品成本核算。由于药品成本单独核算,某种程度上刺激了高药价的产生。该制度还规定成本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其中间接费用包括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并规定按医疗科室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这种方法并不能反映管理成本的高低,也不能有效控制管理费用。而且管理费用与医疗服务没有直接相关性,对其进行强制分摊,不能清晰地界定责任中心,不利于公立医院内部的管理。
三、新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主要变化
新制度调整了适用范围,制度设计上体现了财务、预算双重管理需求,增加了财政预算改革相关核算内容,包含基建核算内容,合并了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强化了成本核算,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规范了科教收支、医疗收入确认、坏账准备、计提医疗风险基金等的会计处理,科目体系及核算内容更加完善,增加了现金流量表等内容,财务报告体系更加完善,并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具体来说,新制度在会计成本核算方面主要有以下改变。
(一)调整适用范围
新制度中,考虑到基层医疗机构在财务管理、职能定位、资金补偿政策等方面与一般医院不同,对基层的医疗机构单独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予以规范,而不纳入新制度的范围内。规范集中支付会计核算新制度,增设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会计科目,规范了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医院的会计核算。
(二)把科教资金作为收支项目进行管理,解决医院净资产不实的问题
在原制度中,医院对科教资金的管理,是不列入收支项目的,而是作为专用基金项目进行管理,或作为不定款项进行核算。新制度则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有效处理。例如,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计提折旧,并增设了“累计折旧”和“应付福利费”科目。
(三)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新制度对医院自制的物资成本项目和成本归集核算方法提出相关要求,还要求医院对业务活动的耗费按成本核算对象分四类归集和再按受益原则进行多次分配,最后形成财务核算中的成本报表,医院也应将各种成本通过成本报表的形式展示。配合新医改,药品取消差价,药品收支不进行单独核算,新制度将原来的“医疗收入”科目与“药品收入”科目合并为“医疗收入”科目,将“医疗支出”科目与“药品支出”科目合并为“医疗业务成本”科目。该新规定与新医改方案中取消药品的加成、避免“以药养医”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四、成本核算工作实例
医院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日常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提高要求,注重细节工作,提高医院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本文将列举若干具体实例说明成本核算中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按照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的预期实现方式,一般选用年限平均法作为折旧方法,并计入相应的费用类账户,使成本核算更加全面完整。“管理费用”中归集的费用将不再分摊至“医疗成本”中,期末计入“本期盈余”科目,一方面简化了会计人员会计核算的繁杂工作,另一方面“医疗成本”科目更能真实、客观、单纯地反映出公立医院从事医疗服务活动所需的耗费,便于界定责任中心,进行内部管理。
第二,医院应该对其固定资产的分类进行明确和统一,重新设定固定资产的二级科目;建立起医院的基建拨款及基建工程的明细科目,确保医院在基建方面的会计核算工作更加清晰。医院收入方面的一级科目中,增设横向收入这一科目,以避免外院送检等收入的重复计入,如果医院方面不想添加此项科目,则可以允许本院在向其他医院支付相应的送检费用时进行相关费用的冲抵;而在二级科目中,建议医院将卫生材料的收入纳入其中,以便财务信息对医院收入结构和服务成本构成进行真实的反映。
第三,注意会计要素名称和会计科目分类的变化。将旧制度中的支出要素改为费用要素,因此“收支结余”科目改成“本期盈余”科目和“累计盈余”科目,更好地体现了配比原则。新增成本类科目,专门核算医院自制药品、卫生材料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以满足定价需要。
第四,医院经营不能没有资本金,旧制度中只是没有明确资本金的名称和存在形态,旧制度中的“事业基金”和“固定基金”,事实上就是医院的资本金。因医院固定资产不折旧,“固定基金”被锁定在固定资产历史成本上不能流动,失去资本金的意义。现在新制度固定资产实行折旧,固定资产历史成本随折旧而转化为流动资产,“固定基金”科目便失去了存在意义,因此,旧账“固定基金”在新账上回归资本金顺理成章。作为代表医院资本金的科目,仍可以使用“事业基金”名称,但必须对科目性质重新定义。
第五,医院应该对无形资产进行合理安排,明确无形资产的界定范围,避免无形资产对当期费用的影响;而对于药品的支持,则应该进行内部零用与外部销售的区分,明确医院收入的分类配比情况。要制定完整的资金使用制度和使用途径,考虑到资金的每一项流动,从整体上把握资金的大致流动方向。科学地制定资金的核算,根据医院上一年的具体情况和总收支,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对下一年的资金使用加以分析,权衡利弊,避免曾出现过的问题,全方面地考虑资金核算标准。
第六,在新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提高到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提高到1500元及以上,医院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四类,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除图书外的固定资产均要求在预计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
第七,新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并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对固定资产采取电子信息化管理,在新制度实行前同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作一次全面清查,摸清固定资产家底,及时处理盘盈、盘亏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账账、账实、账卡一致。对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且未转人清理的,应核实每项固定资产的原价、形成的资金来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t法计算截至新旧账结转日每项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并根据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占该项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比例,计算应追溯确认的待冲基金金额。
参考文献:
1.张新慧.浅谈新旧会计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的差异[J].财会研究,2011(10).
2.李超,马志勇.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优化初探[J].财政监督,2011(2).
3.王平.解析新医院会计制度[J].商情,2011(13).
4.黄鹏.浅谈医院会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J].吉林财税,1999(8).
5.谢丹丹.浅谈医院在新旧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问题[J].当代经济,2011(4).
6.陆红娟.对新旧医院会计制度核算差异的探讨[J].会计师,2011(10).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8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