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市场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 杰
摘要: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激烈,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弊端将逐步暴露出来。与之同时,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将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发育和规范,尽快与国际接轨,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体系。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就影响我国医疗市场的根源、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探索和研究发展我国医疗市场的对策。
关键词:医疗市场;现状;对策
医疗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各国贸易联系的加强为中国整体市场带来了机遇,外资的进入必然带来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对我国医疗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效应的,也有副效应的。正效应的影响必然促进国内医疗机构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而副效应的影响则会阻碍我国医疗市场的发展。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国医疗市场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构成了压力,医疗机构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改变我国医疗服务业不良的、低水平竞争的局面,如何使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给我国医疗市场以正确引导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论题。
一、我国医疗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换,健康观念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与独生子女增加,以及医疗服务消费支付能力提高,医疗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日渐突出。与之相适应,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医疗服务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将有利于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健康相关产品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为中国整体市场带来了机遇,为医疗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日益良好的市场环境。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结果之一,就是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提高素质和竞争力,丰富医疗服务的层次性,进而降低医疗成本和消费价格,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竞争力。
与之同时,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将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发育和规范,尽快与国际接轨,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体系。进口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关税税率将比原来降低一半,进口许可证将逐步取消。这意味着:一批价格比原来低的先进医疗器械和药品涌入我国的医疗市场,使我们的医疗成本不断降低。在物质购置方面,将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规范操作,减少流通环节,使医疗用品的价格逐步降低。随着各种限制的取消,国外的财团、慈善机构、医疗集团及医疗保险机构将以不同形式进入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与我方合资合作举办医疗机构,使外资在我国医疗服务业中的比重有较大增加。这些都给我国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构成了巨大压力。另外,我国现行的医疗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经过多年的改革,至今仍然留有旧体制的烙印。我国的医疗市场,目前还属于“原始市场”。公立医院基本上还是政府的附属物,在人、财、物等方面还没有充分独立的决策权,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一市场主体。
二、对我国医疗市场发展趋势与改革的思路
1.我国医疗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专家预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医疗改革的深化,我国医疗市场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改变之强烈将让人耳目一新。下面是专家预见的我国医疗市场将出现的变革趋势:
(1)随着医院步步推向市场,财政统包的局面,将逐步退出,而医院企业化运作的趋势将成为现实。由此,引发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整,原来医院院长专业当医生、业余当院长的现象将越来越少,将出现医院院长职业化的趋势,职业经理人(MBA)进入医院高层管理队伍将成为可能。多年以来,我国医院推行国有化管理模式,财政统包的经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医院业务的经营和拓展,而且医院院长的职业模式,无法激发管理者的开拓进取的积极性,普遍怀着一种“等、靠、要”的陈旧思想意识。随着医院经营管理机制的社会化和民营机制的进一步渗透,医院院长职业化成为未来医院经营管理的新趋势。
(2)医疗竞争将比想象的来得还要快。数量居于少数的民营医院和老百姓所谓的"洋医院"将率先从服务理念入手,抢占医疗卫生市场;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医疗市场潜力巨大,我国现在逐步成熟的医疗市场已成为国外资本觊觎之源,符合要求而进入中国市场的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在其竞争力上不可忽视,现有的公有制医疗机构将苦恼地面临着内外夹击、不得不变的竞争局面。
(3)医院院长由职业经理人出任,董事会管理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会出现在公有制医院中。原来医院院长专业当医生,业余当院长的现象将越来越少;连锁医疗管理集团将不限于目前的几个,新的医院管理集团将出现,旧的管理集团则将尽全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和领域;医院作为企业运作、MBA出现在医院管理队伍中将不足为奇。医院管理者将注意到医院流程的科学和简便,医院将设立品质管理、企业策划、危机公关等部门,以应付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4)卫生机构将出现倒闭现象。由于激烈的竞争,一些技术力量、医疗水平、服务质量跟不上要求的医院会不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意志为转移,被患者无情地淘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区域卫生规划,将从原来的政府导向和学术导向,更多地向市场和民众需求导向倾斜。
(5)争夺出色卫生技术人员的竞争趋向白热化,高水平者被人抢、低能力者无饭吃的局面将出现。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民办医院等将以高薪、住房、国外进修机会等吸引骨干人才,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本土化趋向明显,国外医生、护士谋求中国国内就业机会。中国传统医药将吸引大批留学生来华学习,传统医药机构将试图走出国门,在境外开设更多的医疗机构。卫生行业准入门槛将提高,现在在岗的不合格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也将面临下岗局面。
(6)医院服务将向五星级饭店及航空公司服务靠拢。医院将改变潜意识中服务低人一等观念,大胆地承认自己就是服务部门,病人就是消费者,是医院的衣食父母。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将成为主导,人的感情、隐私将被尊重。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医院将会抛弃“老子”的传统架子,从自己做起,跳出医患沟通渠道的传统框框,纷纷转向“以患者为轴心”的人性化医患沟通模式,将服务水准提升为星级标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轴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将成为主导,人性化管理意识将更为突出。
(7)医疗行业的职业培训将盛行,医院的职业化管理将成为管理者的必修之课,另一方面的培训将针对于医院的硬件、软件不相配现象,世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气味难闻的厕所比邻而居的局面将被视为管理者的失职。
(8)医疗保险和健康保险的介入将缩短病人平均住院日,很可能出现上午腹腔镜手术下午出院的情况。医院将把眼睛从单纯的疑难杂症治疗放大至对老百姓延年益寿需求的重视上,由此,医院将盯住住院前和出院后潜在医疗人群,延伸视点,进行多元化医疗服务。
2.我国医疗市场改革的思路
改革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面对国际竞争日益加强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既要在宏观层面清除各种障碍,构建新的卫生管理体制;还要重视微观搞活,改革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效率和质量,使我国医疗服务业走上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发展轨道。首先要建立健全责任制。要逐步扩大公立医疗机构的营运自主权,积极推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把医院的经营目标、发展战略、技术进步、精神文明建设等,用责任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任期结束时,由有关部门审计、检验。在医院内部必须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院技术服务标准,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其次要改革医疗机构分配制度。结合医疗工作知识密集,脑力与体力结合,高风险等特点,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根据按劳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精神,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最后要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积极推进医疗机构后勤社会化,增强自我发展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改革医疗机构人事管理制度,优化医院队伍素质。第一,我们应结合当前主流,实行聘用制。单位与职工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单位与被聘人员的责、权、利,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各类不同人员的特点实行相应的聘用办法,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第二,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岗位设置要坚持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单位的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第三,工勤人员实行合同制。工勤人员要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提高素质的基础上,根据其职业工种、技能等级、实际能力等条件,采用择优聘用、定期考核等办法,规范工勤人员进、管、出环节。第四,加强聘后管理,建立和完善岗位考核制度,对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
加强宏观调控,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卫生管理体制。卫生行政部门是卫生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尽快转变职能,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在对存量资源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强对增量资源(主要包括机构人员、床位及大型设备)运行有效的控制,促使卫生资源在区域内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同时通过建立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运用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准入制度,制定医疗工作规范、工作考核标准,严格执法等手段来实现全行业管理。同时建立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卫生法律、法规,尽快把对医疗服务贸易的投资、税收及优惠条件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比如,对中外合资合作办医的合作条件,审批与登记,变更、延期和终止,执业和监督等方面。
作者单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基础部
参考文献:
[1]肖玮.美企入侵中国医疗信息产业[N].北京商报,2007-02-28(第4版).
[2]王春雷等.努力实现我国医疗保健产品辐射加工产业的国际化[J].科学中国人,2006,7:66-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4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