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经济增长动因分析及优化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文超
摘要:经济增长是一个城市得以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经济的增长往往是由其后的诸多“推手”共同促进的。对于经济增长成因的分析有助于把握城市经济发展脉搏,更合理的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苏州市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化城市,其增长轨迹和发展经验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通过对于苏州市多年来经济数据的归纳整理和政策环境的理性分析,总结出苏州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苏州市;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149-06
一、苏州市概况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傍无锡,北依长江。全市总面积8 488平方公里,现辖沧浪、平江、金阊、虎丘、吴中、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等八个区和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五个县级市。苏州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二、苏州市经济发展状况概述
2007年,苏州市经济总量跃过5 000亿大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 701亿元,居全国第五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 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7.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比例为1.7∶63.7∶34.6,第三产业的比例比往年提升1.9个百分点(见图1)。
2007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实现工业总产值19 060.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进出口总额为2 117.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出口总额1 188.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6%。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实际利用外资71.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服务也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1%,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13.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持续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 36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国有经济投资349.38亿元,比上年下降24.3%;三资企业投资810.79亿元,增长30.1%;私营个体投资751.6亿元,增长11.8%。
全市的财政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宏观经济效益持续向好。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41.82亿元,居全国第四位,比上年增长35.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站GDP的比重为9.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30.8%、33%和41.7%,财政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96.94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三、苏州市经济演化阶段性特征分析
1.计划经济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家计划带动)。这一阶段为国家经济计划统领全局的阶段,一切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由国家全全制定。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由政府指令分配资源,不受市场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在以前苏联发展模式的“赶英超美”的背景下,苏州的工业生产有了一个大的发展。然而,由于受到计划的束缚,生产要素得不到最优配置,使得这个年代的苏州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少(见图2)。
图2计划经济年代三产比重
2.苏南模式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带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和发展,苏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起了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又称“苏南模式”。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在乡镇政府的主导下,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苏南模式下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这种组织方式将能人(企业家)和社会闲散资本结合起来,很快跨越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实现了苏南乡镇企业在全国的领先发展。这一阶段,苏州的乡镇工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苏州的经济增长走上了一条乡村包围城市的乡镇企业主导之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与其配套的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产值迅速提升,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态势(见图3)。
图3苏南模式年代三产比重
3.外资推动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外商投资带动)。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苏州乡镇工业产权不明、政企不分的弊端逐渐暴露,分散的经营方式、落后的管理模式和较低的生产效率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苏州市将经济重心转移到优化投资环境和平台建设,吸引大型跨国公司进驻和外商投资的轨道上来,依托其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丰富的人力资本,雄厚的工业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优势,通过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投资建设,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特别是高附加值的IT产业资本进驻,苏州的GDP和财政收入迅速攀升,跻身全国前列。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上升,与第二产业的差距缩小(见图4)。
图42007年三产比重
四、苏州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1.投资动力。当代苏州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外商投资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三资企业投资额连续多年保持持续高速增长(见下页图5)。2007年,苏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 36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三资企业投资额810.918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的34.26%;投资结构继续优化,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 218.66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 144.05亿元,增长21.5%,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48.3%。2007年,苏州实现进出口总额2 117.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5%,出口总额1 188.84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总额1 064.06亿美元。利用外资的规模继续扩大(见下页图7),2007年全市新增注册外资183.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3%;实际利用外资71.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1%,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比重的13.3%。
2.需求动力。进入21世纪,苏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和市区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总体上呈现不断的上涨趋势(见下页图8)。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收入来源多元化。2007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260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47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12.9%。收入的增加带来需求的增长,需求增长带来物价提升,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上涨4.2%,其中服务类项目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5.2%(见P152图9)。
3.结构动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影响经济稳定程度和可持续性。固定资产的投资结构的变化可以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苏州固定资产的投资当中,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投资比重和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持续上升。近年来,苏州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先进IT制造业在二产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2007年,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超过6 0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5 854.1亿元,同比增长22.5%;实现销售收入5 827.5亿元,同比增长23.2%;实现利税271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26.9%;完成出口交货值4 207.4亿元,同比增长2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7.5亿元,同比增长7.3%。由于IT产业高度集聚的五个开发区周边25公里范围内的平均配套率可以达到95%,苏州工业园区在25公里的配套率可以达到98%。而吴江经济开发区IT产业的自我配套率就高达90%,集聚效应非常明显,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预示着苏州将会走上发展低成本、高效率、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发展之路(见表1)。尽管第三产业目前在苏州这个制造业之城中的地位不如第二产业,然其的投资额与投资比重持续高速攀升,2007年第三产业投资完成额为1 144.05亿元,几乎与第二产业1 206.29亿元的投资额持平,占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8.35%。苏州的产业结构处于不断的持续优化升级之中。
五、苏州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1.对外依存度过高。2007年,苏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 366.36亿元,其中三资企业投资额810.918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的34.26%。实际利用外资也从2000年的28.8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71.65亿美元,以平均每年以超30%的速度递增。进出口总额也由2000年的200.7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 117.96亿美元,十年之内翻了十番。2007年,苏州出口总额为1 188.84亿美元,而外资企业出口总额1 064.06亿美元,竟然占到了出口总额的89.5%。苏州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之高可见一斑。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发展问题多。2007年,苏州的三次产业比值为:1.7∶63.7∶34.6,第一产业的比重过小,第三产业的比重较轻,第二产业的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为二、三、一配置,与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最优配置差距较远。这与苏州先工业化后市场化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不无关系,加之大量跨国公司的进驻,将苏州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制造业之城。然而苏州制造业的发展在带来大量GDP和财政收入的同时,也牺牲了城市的环境和社会利益,导致了城市周边的耕地锐减,环境破坏,用地紧张,治安下降等等负面效应的出现。(1)农产品自给率与区域城市化发展不适应。1997―2007年期间,苏州农业生产空间大幅度压缩,耕地面积由1997年末的30.65万hm2下降到2007年末的23.47万hm2,年均减少耕地0.72万公顷,2001年后,耕地减少呈加速态势(见表2)。后六年年均减少耕地1.06万公顷。伴随着耕地下降,粮食、油料、水产品等密切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农产品总量在不断减少。
表2 2001年、2004年、2007年苏州主要农产品总产量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2002年、2005年、2008年《苏州统计年鉴》。
(2)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IT产业)层次不高,升级动力不足。虽然苏州有着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是当前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制造业中心和IT产业生产基地。然而其产业基础雄厚却不平衡,与制造业的雄厚基础相比,软件开发、信息服务业等“软”产业基础却相对薄弱,规模小,产值偏低、市场尚待开拓,2007年软件产业尽管保持了34.1%的增长率,但实现销售收入仅273亿元,不到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的5%;苏州的IT产业位于国际产业链和兼职链的低端环节,核心技术都在国外,对跨国公司依赖度高苏州,IT产业不仅核心零部件和生产设备需要进口,高纯度的金属原材料也无法在本地甚至国内市场上得到满足,集群位于起步的初级阶段,升级动力不足;苏州制造业人才供需结构存在错位,高端人才和适用性人才缺乏;资金充裕但投入渠道不畅,风险投资的规模尚需继续扩大,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和机制尚不完善;土地以及其他能源供应趋紧。
3.人民收入水平严重滞后于GDP的增长速度,生活质量不高。苏州是典型的政府有钱百姓穷的城市。自2002年以来苏州的GDP持续高速攀升,总量和人均多年保持在全国前五位,全省老大的地位。而苏州的人均收入水平却增长缓慢,远远滞后于苏州GDP的增长速度(见图10)。在许多反应居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方面,如商品零售总额、储蓄总额、人均住房面积等方面,苏州甚至比不上地处内陆的成都。经济高速增长,但大多数市民的生活并不轻松,并不富裕。
通过部分年份市民收入与消费变化示意图(见图12)也可以看出,苏州居民的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消费性支出了,加之近年来CPI的增长(见上页图11),导致生活成本的激增,从这个角度看,尽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增加,但对于改善或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产生什么显著作用,生活成本的快速增加,部分的抵消了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居民的大部分可支配收入都用于消费性支出,还要应付教育、医疗、养老等其他方面的应急需求,因此在目前情况下,要想扩大居民的消费支出是非常困难的。
六、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减少对外资的过度依赖,变外资推动为民资先导。前面已经分析到苏州经济的发展对外资的依赖性过大,已开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要着眼民营经济的长足发展,成为继外资经济后的一个新亮点。并积极探索利用外资的新形式,逐步推广利用外资并购的方式,以提高存量资产的配置效率。营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环境,吸引外资的同时加强管理,严格监督外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生产和经营。
2.着力三产优化结构,提升比重。(1)重视农业基础性,建设现代化都市农业。苏州要实现两个“率先”,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将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战略产业,以山水农田为基本依托,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加快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建设和服务型农业发展,逐步向高效、生态、外向的都市型农业方向发展。(2)优化行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要促进苏州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键是转变发展模式。所谓产业的发展模式,简单说,就是产业发展的途径或方式,是产业如何将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市场、政策等有形和无形资源有效组合,从而使产业不断发展的方法。原本仅靠投资和规模扩大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越来越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应当通过创新驱动、服务引导、人才拉动、空间联动等手段促使苏州的制造业高质高效高附加值转变,推动先进制造业的优化升级。(3)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鼓励发展面向生产和居民消费的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苏州结构调整的重点,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应大力推进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完善生产要素市场,着力培育建设一批专业特色市场以及综合性市场;积极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网上销售、仓储式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加快培育律师、会计师、仲裁、审计、咨询、评估、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发展完善社区服务,重点发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家政、养老、幼托、保健、物业管理等服务;实施旅游倍增计划,组织好假日旅游,积极发展商务旅游、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
七、小结
尽管苏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其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我们要做的是认识到“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增长”是手段,“发展”是目标;“增长”是外延,而“发展”则是内涵,在经济增长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基础社会,健全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得生产、生态、生活这“三生”完美结合,促进苏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州市统计局.苏州统计年鉴(2008)[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苏州市统计局.苏州统计年鉴(2005)[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苏州市统计局.苏州统计年鉴(2002)[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4]苏州市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08―2020)[Z].
[责任编辑 陈丹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39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