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略论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建干

  摘 要:在界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基础上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是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就是货币政策具有真实效应,能够对真实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货币政策能够在保持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69-02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两方面的作用大小和有效程度,即货币政策的实施在多大程度上以尽可能低的通货膨胀来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① 由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是一国货币政策目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一)衡量货币政策效果的标志
   中国中央银行现行货币政策目标是四个: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面对的并不是所有货币政策四大目标问题。换言之,货币政策四大目标的存在形式不是并存性而是继起性,从中央银行发展史考察,货币政策事实上经历了早期的“适应性作用”、现代的“主动性作用”和当代的“先导性作用”三个阶段。货币政策调节作用的发挥有一个从被动调节走向主动调节的发展过程。 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是比较复杂的,其作用过程和机制图示如下:
  中央银行 ?圯 货币政策工具 ?圯 操作目标 ?圯 中介目标?圯 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由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衡量货币政策效应大小的标志(或指标)是四大目标的实现程度。考察货币政策有效性应看结果而不是过程。
   (二)构建模型
   学术界流行的观点是,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一看效应发挥的快慢,二看效力的大小。这种分析是正确的思路,但过于笼统、抽象,不好把握。为了深人探讨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们选取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起简单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 E=p+u+g+b 上式中E代表货币政策有效性,p、g、u和b分别代表货币政策四大目标即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由于国际收支平衡属于会计范畴,不像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那样拥有非常简洁的通胀率、失业率和GDP增长率指标,同时也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收支状况较好,外汇储备日趋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故对国际收支平衡可以存而不论。这样我们可以得出封闭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简单理论模型: E=p+u+g。根据中国国情,5%的通胀率是可以承受的上限;5%的失业率也是可以容忍的上限。问题是中国的失业率统计不完整,仅有城镇登记失业率,这种统计资料的不完整严重妨碍着理论研究。国内外几乎都公认,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安全警戒线是7%。因为没有7%的经济增长率,中国的社会稳定会受到影响。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情况,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10%之间是适度的。据此,可以推算出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最佳值域当在17%~20%之间,我们以此作为衡量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尺。
   (三)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过程
   我们分析1984年以来中国的失业、物价和GDP增长情况发现高于货币政策有效性值域的年份是1985年、1987年、1988年、1989年、1992年、1993年、1994年和1995年共八年。处于货币政策有效性值域内的是1984年、1996年、2004年仅三年。低于货币政策有效性值域的年份是1986年、1990年、1991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5年共11年。高于货币政策有效性值域的年份,中国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比如,1988年中国的通胀率高达18.5%,出现过全国性的抢购商品、挤兑存款风潮;抢购、挤兑风潮直接导致了自1988年下半年开始的持续三年半的治理整顿。治理整顿控制了通货膨胀,同时也抑制了经济增长,1990年和1991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仅为4.1%和3.8%,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最低的年份。另一个高于货币政策有效性值域的时期是1992―1995年,其背景是邓小平南巡谈话后,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热潮,扭转了经济滑坡,同时通货膨胀也开始抬头,并呈现出连续三年的高通胀。处于货币政策有效性值域之内的三年是1984年、1996年和2004年,1984年是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一年,1996年中国经济成功实现了经济学界所谓的“软着陆”,2004年中国粮食价格低估的情况缓解,粮价上涨,同时农民负担减轻。低于货币政策有效性值域的年份,中国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压力。这集中体现于1997―2002年其背景是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了应对危机,中国政府自1998年以来连续五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就其实质而言,扩张性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时至今日,中国仍然面临通货紧缩的沉重压力。从发展趋势看,由于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太多,启动内需,依靠国内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仍然是长期的历史任务。
   总而言之,将货币政策有效性值域定为17%~20%,与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是基本吻合的。
   (四)结论
   1.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在于货币政策目标本身。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大小在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2.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是,E=p+u+g。其最佳值域是17%~20%。
   3.中国货币政策效果总体上讲是有效的,但仍然有改善的空间,并不是特别理想。
  
   三、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即要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独立性和操作独立性[1]。货币政策目标应首选币值稳定,这样才有助于保证货币的动态一致性。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提高货币政策决策的独立性,从而保证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活性以适应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和金融创新的变化[2]。将现在作为咨询议事机构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地位提升到决策机构。赋予其更多最终决策权,至少能够独立选择和制定货币政策取向,决定利率、汇率水平和货币供给数量,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样,既能减少货币政策从发现问题到政策出台的内部时滞,还能在货币政策决策权与政府财政权冲突时,保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二)加快经济改革步伐
   加快经济改革步伐,对于发挥货币政策有效性来说有重要意义。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多渠道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特别要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以医疗、养老和失业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和救济体系,提高居民的收入预期,降低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刺激居民消费。
   2.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中小银行参与竞争、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扩展银行的服务贷款对象、建立起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制度。
   3.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拓宽其广度和深度,健全货币政策运行的金融市场环境。将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货币市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国债市场发展,并扩大政策性金融债的规模,解决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工具不足的突出问题。

   (三)提高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直接掌握的武器,有效性如何关系着货币政策传导的源头是否顺畅。中国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再贴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由于本身发展时间短,中国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需要不断改进,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效力,尤其是公开市场业务,由于使用时间比较短加上金融市场和金融资产种类发展不够充分,这些都限制了公开市场业务在宏观调控中作用的发挥。今后中国在健全金融市场的同时应着重改进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有效性。
   (四)把握好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的时滞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3]。所以中国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货币政策的时滞。对于中国目前货币政策存在的时滞,要充分考虑到制度变迁的因素。在目前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情况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时滞要长,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滞要短。也就是说,在当前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效果会减弱,在执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效果会更明显。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在执行“逆风向选择”的货币政策时,要注意把握政策作用的力度、效果和时间等方面的因素,把三者联系起来综合考虑,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汉森.货币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
  [2] [瑞典]魏克赛尔.利息与价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 [意]尼古拉・阿克塞拉.经济政策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Slightly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YU Jian-gan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Economics,Zhangzhou 363000,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effects is carried on and then to Submit the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It isthe sign of the degree of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that the degree of goals of monetary policy come to be realised.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is the meaning of the real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which can have impacts on real economic variables.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is that monetary policy can promot economic grow and lower unemployment under the premise of maintaining price stability and the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Key words: tool of monetary policy; monetary policy;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责任编辑 陈丽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3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