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楠
四川省资源丰富,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点区域。改革开放后,四川地区GDP由1978年的184.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505.3亿元,总量扩大55.9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四川省的人力资本起到了何种作用,值得仔细分析和探讨。本文利用1978―2007年的数据,分析四川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贡献率。
本文采用流动资本 KV和固定资本存量KC 之和表示物质资本存量,即:Kt=KVt+KCt。
(1)流动资本在我国常用“存货增加”指标来衡量,数据可直接由统计年鉴查到。
(2)对于固定资本存量,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2]来估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本总额 It可从统计年鉴中查到,但为了剔除价格因素影响,需要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其进行平减,但四川省统计数据缺乏,无此类指数,所以本文用GDP平减指数替代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换算,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固定资本形成总额=It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现价GDP/不变价GDP
此外,四川省1978年初始的固定资本存量KC 也需估算,具体可按该省当年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乘以全国固定资本存量求得[4]。1978年全国GDP为3645.2亿元,四川省GDP为184.61亿元,我国学者王金营估算认为同期国内固定资本存量为10104.3亿元,据此可计算出四川省1978年的固定资本存量约为511.73亿元。
为消除价格因素影响,永续盘存法中数据都按1978年的不变价格换算,以保持变量间的可比性。
本文用受教育年限法来测算四川省的人力资本,其基本公式为:
Ht为人力资本存量; HEit为第t年i学历层次的就业人数; i=1,2,3,4分别代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及以上4个受教育学历层次; Ki为第i学历层次的受教育年限。
在实际中,由于四川省各学历层次就业人数的统计缺乏,所以本文将每一年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人数累加到上一期,形成历年各教育层次毕业生人数存量,乘以各教育层次的受教育年限后即可求得当年的人力资本存量。
此外,人力资本水平h可以通过就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历年的就业人数L可由四川省统计年鉴查到。计算公式为:
平均受教育年限h=H/L
由于自然对数可消除变量的异方差性,所以本文取各变量的自然对数进行研究,并分别用lnY、lnK、lnH和lnh表示。分析工具采用EViews5.0
将有效劳动模型对数化后进行线性转换,回归后结果如下:
1%,总产出约增长0.824%;人力资本产出弹性为0.215,即人力资本每增加1%,总产出增长约0.215%,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明显要小于物质资本。此外,由于α+β=0.824+0.215>1,说明1978―2007年以来,四川省的经济发展规模呈递增趋势。
将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数化后进行线性转换,经过回归后可得:
模型的回归系数通过了T检验,方程也整体通过F检验,拟合优度较高。
出弹性为0.176,人力资本水平产出弹性为0.044,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最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强,而人力资本水平的产出弹性最小,远落后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在求出各要素产出弹性的基础上,可利用前文两个理论模型的增长方程来计算各个要素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分别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将各年数据代入计算可得:(如表所示)。
1978―2007年期间,在有效劳动模型条件下,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82.29%,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6.79%,物质资本对四川省的经济增长起着主导性作用。
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过低,反映出四川省人均受教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效应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首先要提高教育投资在GDP中的比重,使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相适应,按合理的比例协调发展,避免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其次,要建立合理的教育体系,适度调整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方向,普遍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
第三,要完善人力资本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确保人力资本的合理有序流动。要引进和挽留优秀人才,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更进一步挖掘四川省人力资本的潜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李楠,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76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