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宜勇 张 英

  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早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国外报道,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不会降低国际竞争力,也有国内学者认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使中国失去低成本竞争优势,大幅度减少就业岗位。本文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会将绝对低成本竞争优势转化为相对低成本竞争优势,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提升劳动者知识技能水平,以此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有利于拉动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有助于我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更可以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一、从全球范围看,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偏低,仍有上升空间
  
  从工资水平来看,表1说明中国制造业雇员工资仅高于印度、埃及、巴基斯坦。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制造业雇员工资水平大约是英国的1/27,德国的1/24,加拿大的1/23,日本的1/22,美国的1/21。与新兴国家相比较,我国雇员工资水平大约是韩国的1/13,新加坡的1/12。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我国雇员工资水平大约是马来西亚的1/4,巴西的1/3,墨西哥的1/3。
  从工资增长速度来看,2003年、2004年中国制造业雇员工资的增长幅度均超过10%,达到12%左右。美国的工资增长幅度大概是2-3%,而韩国的工资水平年增长率约为7%。据德国《财经时报》报道,从1998年至2004年,我国平均工资的年增长率高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中国制造业雇员工资的较快增长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相适应的,但也说明了我国劳动力的绝对低成本优势在削弱。
  将表1与表2结合起来,我们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英国的1/16,但雇员工资仅为其1/27;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1/18,但工资水平为其1/21;劳动生产率相当于日本的1/15,但工资水平为1/22。与新兴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韩国的1/7,而工资水平为其1/13。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马来西亚的1/3,而工资水平为其1/4;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印度的3倍,而工资水平大约是其2倍多一些。
  按照工资增长幅度低于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原则,我国制造业雇员工资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地域性调整,中国逐步取代东亚新兴国家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这一方面取决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绝对的低成本劳动力对国际资本产生的强大吸引力。
  今天,随着我国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绝对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目前我国制造业雇员的工资水平已经高于邻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一部分制造业开始从我国向这些国家转移。如果我们继续依靠绝对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单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那么中国必将被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浪潮所淘汰。
  21世纪国家或地区间经济竞争的要素已经发生了质的变革,竞争实力更多地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所拥有的先进科技和管理水平,而不是传统的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劳动力成本的绝对控制。因此,要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抓住机遇,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能密集型产业的转轨,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三、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助于拉动内需,提高国民福利水平
  
  近年来,我国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实现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拉动内需、刺激国内消费市场,但采取的高校扩招、汽车信贷消费、住房信贷消费等政策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就是工资水平偏低。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在买方市场背景下,如果将工资提升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一方面可以增加劳动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刺激私人消费的增长,从而拉动内需,减少我国对出口贸易的依赖,获得更强有力的国际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可以让劳动者,尤其是低工资水平的劳动者,分享社会进步繁荣的成果,这也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相一致的。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
  (本栏目策划、编辑:苏小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9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