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曲丽华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如何提高产品质量,讲究产品试销对路,降低物质消耗与劳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成本控制工程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一定时期产品的最佳成本作为企业经营目标,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耗费进行有效控制,并同成本责任奖惩制融为一体,以指导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及意义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全体在其职权范围内。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与成本分析等六个环节。成本控制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检查成本计划的完成纠正出现的偏差,促进项目任务的完成。成本控制对于改进和加强成本管理工作,也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成本控制的主要对策
  
  (一)健全成本控制制度形成良性机制
  要使成本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建立完备的成本控制制度,建立从产品采购到销售等环节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成本控制网络,形成成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体系。
  1.搞好成本事前控制
  成本的事前控制是在项目筹划、产品设计、老产品开发、厂房机器设备改建扩建时,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并进行成本预测和方案选优的过程,是全面成本控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2.搞好成本事中控制
  实施事中成本控制,是以事前预计产品成本作为现行标准成本,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控制实际成本,使其低于标准成本,具体可设置事中成本控制差异帐户,对生产过程的耗费随时记录,通过各种差异的计算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核算和评价,把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工作融合在一起。
  3.搞好成本事后反馈控制
  成本事后反馈控制是在事前、事中控制的基础上,定期总结各责任中心在成本控制上的业绩或存在的问题,为下一个成本控制循环提出新的成本控制目标的过程,因此,进行事后成本反馈控制,一是考察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以分析单位成本升降与产品产量的关系,二是考察企业成本升降与利润的关系,分析企业是否“节约增利”。
  
  (二)健全核算体系实行责任成本控制
  责任成本是指由特定的责任中心所发生的耗费。责任成本核算就是将这一耗费按企业的经济责任层层落实到各责任中心,并对各责任中心发生的耗费进行计算与分析,进而评价各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首先,建立以责任成本为中心的成本核算体系。
  1. 正确划分责任成本中心
  责任成本中心是指成本发生的区域,任何对成本负有责任的单位,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成本中心,在企业中一般要设置三个层次的成本中心,第一个层次是由厂部和各科室组成,以财务部门为主,并具体指导备责任中心的核算,汇总各级责任成本的实际报告。第二个层次是车间一级,每个车间都是一个成本中心,并具体指导中心所属各班组的责任成本核算和实际报告的汇总。第三个层次是班组,每一个班组都是一个成本中心。
  2.严格确定责任范围
  按照责任单位的职权范围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容,确定衡量的责任目标考核范围,责任成本是由可控成本构成的,各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就是该中心的责任成本。
  3.责任成本的核算考核
  责任成本要按月进行核算,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责任成本的执行情况计算出各成本中心的实际责任成本,在成本核算方法上,可按产品品种进行核算,并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来加产品的成本的控制。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加强成本控制:变动成本计算法是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采用的一种新型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推广、应用,对于加强成本控制和利润管理意义极为重大,因此,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进行成本核算,能够正确反映产品成本。
  
  4.责任成本分析
  各责任成本中心由负责人每月编制一份本中心的实际报告,分别列出实际数与计划数,考核时主要以各成本中心可控成本为标准,不可控成本通常作为参考资料列示,由于责任成本指标完成好坏,受诸多因素影响,所以分析中要抓住主要矛盾,明确决策层与执行层的关系以及各自负担的成本责任。通过分析引导企业干部职工注意成本核算,注意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创造降低成本的条件。
  
  (三)通过日常成本费用控制来限制超支
  成本费用日常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成本费用计划和管理要求,对发生的各项生产经营耗费和支出进行调节和监督,将成本费用控制在计划目标范围之内。
  1.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的组织体系
  成本费用控制组织体系是贯彻落实成本费用计划的保证。要按照统一领导和归口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有秩序、高效率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成本费用的日常控制应由厂部统一领导,厂长要对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工作负全责,总会计师协助厂长组织领导成本费用控制工作,总工程师协助厂长在生产技术方面采取降低成本费用的措施,厂部除了统一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外,还必须统一成本管理制度,统一组织成本费用的核算,归口分级管理是将成本费用计划按可控原则分解下达给各职能部门进行控制。
  2.直接材料费用控制
  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主要是根据原产品的生产计划和有关技术经济额控制材料消耗,材料消耗归口由供应部门管理,财务部门应当协助供应部门做好以下工作。对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燃料,一般应分车间、分产品、分原材料制度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度和修改,应该由企业的技术部门负责,财务部门应积极配合提供有关消耗定额执行情况的实际资料和分析资料,并且按照成本费用计划的要求,提出降低材料消耗定额的建议。
  3.直接工资费用控制
  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主要是根据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和编制定员控制工资总额,提高劳动生产率,工资费用归口由劳动工资部门管理,财务部门应当会同劳动工资部门做好定额定员工作,对合理配备劳动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出建议,劳动定额是规定生产单位产品应该耗用的时间(称为工时定额)或者在单位时间内应该生产多少产品(称为产量定额)。劳动定额是监督势动生产率的依据,企业应加强劳动定额的管理,健全工时记录,产量记录,严格控制非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单位产品的工时消耗减少或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增加,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费用支出。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成本意识
  要更新观念,尤其是决策者,要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益观,真正理解“按需生产和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两个轮子”。改变“成本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这一认识,通过广播、报刊等途径对全厂员工进行深入细致的成本知识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企业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成本竞争,在价格、成本、销量等影响利润的几大经济要素中,企业控制最有主动权的是成本。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并加大对成本要着力于事前和事中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控制这一认识的宣传,树立新型的成本控制观念。
  
  三、结 论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增大企业后劲,创造积累,加强综合国力的战略需要,采用适合企业自我发展的成本控制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5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