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思静 刘智慧
摘要:文章针对上市公司经营的特点,探讨了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模型。并通过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广西省的8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的准确性较高,其评价结果符合上市公司的真实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行评价方法的不足。
关键词:经营业绩评价;因子分析;上市公司
一、引言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上市公司日益成为市场主宰的今天,其经营业绩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方向,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好与坏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有序竞争性。因此,开展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形象意识,提高竞争实力,而且有利于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方法和程序,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传统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多是建立在单指标评价体系下,其由于指标过于单一,采用单一指标比较简便,但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表现趋于多元化,既包括财务方面的业绩,也包括非财务方面的业绩。财务方面的业绩也不仅包括盈利能力,还包括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增长能力等方面,单一指标信息含量少,不能全面衡量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目前使用较多的多指标评价方法中,许多方法对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主观赋权法,其由于主观性太强,从而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本文针对单指标体系和多指标体系中主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值存在的问题,尝试建立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模型,完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方法。
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单指标法和多指标法。单指标法是将上市公司各项指标按照大小顺序进行多项平行的单指标的排序。如杜邦财务分析法,但是它的财务指标过于单一,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只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无法得到企业的综合业绩水平。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表现趋于多元化,财务方面的业绩不仅仅局限于盈利能力方面,还包括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因此,使用单一指标难以准确地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整体特征。
鉴于单一指标存在的局限性,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价应建立多指标评价体系。从文献1和文献2的讨论情况看,基于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的多指标评价方法,最关键的就是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类型。主观赋权法是根据评价指标本身对经营业绩的重要程度确定,主要是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而得到,这种方法人们研究较早,也较为成熟,但客观性较差。主要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客观赋权法是从指标的统计性质上来考虑,由调查所得的数据决定,不需征求专家的意见,其原始数据由各指标在被评价单位中的实际数据形成,它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因而此类方法客观性较强。其中又分为因子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熵权法、变异系数法等方法。因子分析法属于客观赋权法,它是根据评价指标的实际观察值所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可以有效克服主观赋权法的主观局限性,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三、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思路
作为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一种,因子分析法对于解决传统财务分析方法所面临的缺陷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是基于同时对多个对象进行考察,综合分析众多数据的分析方法。其用于评价业绩的主要思路是:首先,对企业经营业绩不同方面的多指标进行综合,使得每一个所收集到的数据都参与运算;其次,经过运算,合成为少数几个“因子”,每个因子的重要程度(权重)依据其对总信息(经营业绩)的解释程度而确定;再次,计算出综合得分,便于对被研究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估。并找出影响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决定性因素,达到对企业更深层次的认识的目的。
四、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全部重要信息的浓缩反映,而财务指标则是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财务报表中的指标很多,反映不同方面的内容,因此评价指标的选取可以多种选择。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是建立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模型的核心。评价指标的选择正确与否关系到模型是否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从而直接影响经营业绩评价的最终结果。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基于对企业的资产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偿债为必要条件,以企业的成长和扩张为最终目的的动态工程。因此,本文参照财政部在1999年6月颁发的“工商类竞争性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借鉴文献3,针对广西省上市公司的特点,选取如下6个指标来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X1,资产负债率X2);反映资产管理能力的指标(总资产周转率X3);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X4)和反映成长能力的指标(总资产增长率X5,股东权益增长率X6)。
(二)模型的构建
1、样本数据收集
本文从广西省的26家上市公司中随机选取8家(仅限于A股)作为原始样本,采用其2009财年终期的财务数据,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来分析和评价其经营业绩(原始财务数据来源于港澳资讯网)。
2、数据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指标趋同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指标趋同化处理是把指标正向化,即把逆指标和适度指标转化为正指标。本文中,资产负债率X2属于适度指标,将指标减去适度值后的绝对值的倒数转化为正指标。同时,由于不同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纲单位,为了得到总体评价结果,需要将各评价指标作无量纲化处理。即对评价指标数值作标准化的处理。本文采用标准化法,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
3、因子分析
(1)数据检验。KMO是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的一个统计量,其值愈接近1,表明愈适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是判断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是否为单位阵的一个统计量,其相伴概率(sig.)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或0.1),表明相关系数矩阵不为单位矩阵,适合因子分析,反之亦然。经过检验,本文数据的KMO统计量=0.698>0.5,球形检验卡方统计量=118.557,单侧P=0.000<0.01,适于因子分析。
(2)因子提取。本文选用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要能够概括原变量所提供信息的大部分,前几个主成分的特征值要大于1,累积方差贡献率要达到80%以上。经过分析,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3个,累积贡献率为85.798%大于80%,可以提取3个初始因子。
(3)因子命名和解释。本文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对潜在因子进行解释。通过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进行分析,F1,F2,F3是提取的三个公共因子,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1所示。在各因子上选取相对的财务指标作为财务因子的解释变量,可得出各因子十分明确的解释。
根据表1,在主因子F1中,系数绝对值比较大的有流动比率X1和资产负债率X2,反映的是公司的偿债能力。因此F1可以解释为偿债能力的主因子。
在主因子F2中,系数绝对值比较大的是总资产周转率X3,反映的是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因此F2可以解释为资产管理能力的主因子。
在主因子F3中,系数绝对值比较大的有净资产收益率X4,总资产增长率X5,股东权益增长率X6,反映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因此F2可以解释为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主因子。
(4)因子得分模型。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得到因子得分矩阵,如表2所示:
F1=0.414流动比率+0.466资产负债率=0.157总资产周转率-0.181净资产收益率+0.010总资产增长率+0.008股东权益增长率
F2=0.009流动比率+0.152资产负债率+0.494总资产周转率-0.031净资产收益率-0.247总资产增长率-0.038股东权益增长率
F3=-0.115流动比率-0.154资产负债率-0.011总资产周转率+0.577净资产收益率+0.499总资产增长率+0.529股东权益增长率
根据3个综合因子方差的贡献率,构造出8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模型:F=0.37558F1+0.28129F2+0.17087F3
4、综合评价
根据上述综合业绩评价模型,得出广西省8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得分,如表3所示:
表3是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分数的高低排列顺序表明其经营业绩的优劣,其得分的高低、正负仅表示该公司与平均水平的位置关系,这是数据标准化的结果。从表3中可以看出,经营业绩综合得分排在前两名的分别是阳光股份和桂东电力。近年来,阳光股份专注于商业地产项目的持有、开发、招商和运营,着力整合各类商业资源,把控所有商业地产运作环节,致力于为投资人实现最大的价值回报,其战略目标是成为中国领先的商业地产集团。桂东电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基本经营理念,走规模生产,节能降耗降成本,扩大主营业务市场占有率,拓展高科技高效益经营领域的发展道路,确保公司利润的最大化和股东回报最大化。这与本文建立的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是相符合的。
五、结论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指标很多,在繁杂的数据中找出企业经营发展情况有一定难度,采用适当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同时,可以得到对企业业绩的恰当评价。本文通过对广西省上市公司的客观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到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可以客观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从评价结果来看,这套评价体系较为客观、公正的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水平,可以为企业经营者、市场监管者、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依据。综合得分越高,表明企业经营业绩越好。用因子分析法可以从错综复杂的众多数据中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结构,找到对上市公司综合业绩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模型的建立跟样本数据的个数也有关系,样本个数越多,模型的评价结果就越符合真实情形。此外,本文模型的建立主要基于企业的财务指标,未考虑到相关非财务指标(如人力资源创新等),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舒晓惠,刘建平.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2006(4).
2、姚文英.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方法之比较[J].经济学研究,2009(4).
3、朱萍.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J].会计师,2008(9).
4、相广萍.因子分析方法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10).
5、陈孝新.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J].科技广场,2009(9).
(作者单位:广西银行学校会计教学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3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