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际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一个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左 萌 徐 舒

  一、引言
  
  在Romer(1986,1990)开创的内生增长理论中,他将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动力,建立了一个“技术变迁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而技术进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者最优决策的结果。此后,Lueas(1988)指出在开放经济中,技术创新是由“干中学”等因素内生决定的;人力资本的存量对于“干中学”的吸收能力至关重要,并决定了经济的增长率。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解释发达同家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是,Pack(1994)、Grossman和Helpman(1994)对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重新审视表明,内生增长理论无法解释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间OECD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的事实;对于一些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等)在20世纪最后30年经济飞速增长并向发达国家收敛的现象也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此后众多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解释,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Caselli和Coleman(2000)提出的,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不同。经济增长的源泉并非主要来自自主创新的前沿技术,而是来自采用处于发达国家技术前沿后面的技术;也就是说,南于技术创新的成本很高,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研发实现的技术进步非常有限,主要是通过模仿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各种形式的技术扩散来实现技术的提升。因此,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得到的技术扩散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从而向发达国家经济收敛。
  Fagerberg(1994)在梳理和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各国或各地区间经济增长率的巨大差异概括为“技术”,这一“技术”的涵义是广义的,可以具体分解为三个因素:一是来自国外或周边地区的技术扩散,二是自身技术知识的积累,三是利用技术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的增长。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后两个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第一个因素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那么,国际技术扩散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会改变经济增长的路径呢?这是世界范围内所有国家探究本国经济增长潜力、预测未来经济增长走势时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之一。对于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扩散是否会显著地提升本国的技术水平,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最终实现向发达国家的靠拢,无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技术扩散和经济收敛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国外对国际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的研究现状
  
  对国际技术扩散和经济收敛的讨论起源于Krugman(1987),他建立了一个两地区两部门模型,并假定只有高技术部门才能够受益于国际技术扩散引致的生产力进步。研究表明,如果各国的高技术部门具有不同的初始生产力水平,各国的经济增跃路径取决于技术扩散的程度;若技术扩散的程度较低,各国之间的经济趋于发散,随着技术扩散程度的加深,各国之间将出现收敛的趋势。Grossman和Helpman(1991)、Howiu(2000)则进一步将技术扩散分为国际技术扩散和区域性技术扩散,前者加速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收敛,而后者则加剧经济增长的发散。
  Van de Klunder和Smulders(1996)在Krugman(t987)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非对称的两地区两部门的内生技术增长模型,假定“单向的技术扩散”,即只有落后国可以从领先国获取由于国际技术扩散带来的技术进步,但领先国却不能从落后国吸收技术溢出。理论模型的结果显示,专业化分工形成的“锁定效应”是落后国与领先国经济发散的主要原因,如果落后国可以提高本国高技术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就可以实现向发达国家的经济收敛。Goodfriend和McDermotl(1998)同样研究了技术外溢和增长部门市场份额之间的交互作用,再次证实了国际技术外溢的程度对于各国经济收敛与否的重要作用。
  Barro和Sala-1-Martin(1997)构建的理论模型与上述学者不同,他们将国际技术扩散的过程动态化,使技术领先国的遴选由于技术扩散成为一个动态过程。技术落后国通过模仿和学习领先国的先进技术实现经济向领先国的靠拢,但是在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条件下,技术创新的数量减少。模仿的成本增加,造成技术落后国的经济增长减缓,最终实现条件收敛。因此,国际技术扩散对于经济收敛的影响是动态的,收敛是条件性的。将扩散过程动态化处理的还有Detragiache(1998),得到的结论也与Barro和Sala-I-Martin相近,技术落后囿与技术领先国的经济经历了一个先收敛再发散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条件收敛取决于初始时的模仿成本和收益。
  除了国与国之间存在经济增长差异,一同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Giannetti(2002)沿用了Krugman(1987)和Lucas(1988)的假设,在参考Gross―marl和Helpman(1991)、Rivera-Batiz和Romer(1991)以及Young(1991)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国家两部门模型,除了得到与Van de Klunder!和Smulders(1996)以及Good,lend和McDermotl(1998)类似的结论――国际技术扩散加速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收敛――之外,该模型还得到了如下扩展结论:若一国内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换不对称,国际技术扩散将恶化各地区之间经济发散的状况。Acemoglu和Dell(2009)结合了Romer(1990)、Grossman和Helpman(1991)以及Aghion和Howitt(1992)创建的内生技术变化模型,融入Acemoglu(2009)建立的国际技术扩散模型,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他们严格区分了国与国之间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别,并将技术、人力资本、地方性公共产品差异和制度性因素包含在内。理论模型的结论与Gian-nettl(2002)略有不同,他们认为:跨国的专利技术扩散通过改变一国的技术生产效率影响该国与其他国家的收入差距;但一国内各地区间的差异更多地取决于当地公共产品的可获得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等地方政策,而与国际技术扩散的关系不大。
  理论模型的发展推动了实证研究的开展,但由于部分数据的不可获得性、指标构造的困难性以及理论模型的复杂性,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且相对于理论模型而言略有简化。Bloom等人(2002)使用1970年~1990年62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在允许长期各国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tity,简称TFP)稳态水平不同的情况下,由于国际技术扩散,各国以约每年1.8%的速度向其各自的稳态收敛,即技术扩散形成了各国的“条件收敛”。

  Giannetti(2002)、Acemoglu和Dell(2009)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Giannetti(2002)对1980年~1992年10个欧盟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印证了理论模型的上述结论。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发现,一国内专业化传统生产部门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专业化先进生产部门的地区,专业化先进生产部门的地区间存在趋于一致的经济走向,这与模型的扩展结论相吻合。Acemo。glu和Dell(2009)收集了2000年以后11个西方国家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平均对数偏差指数和泰尔指数来衡量发展差距,结果发现无论采用何种指数,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都小于一国内地区间的差距,而国与国之间的差距主要是由国际技术扩散引起的,这一结论也与其模型预测相符。
  
  三、国内对国际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的研究现状
  
  同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出现的,因此研究成果比较有限,研究结论比较统一,都认为国际技术扩散可以显著地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
  林毅夫等人(2004)构建了一个国际技术扩散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允许在长期各国的TFP存在差异。随后,利用41个国家1970年~1992年的跨国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估计,模型采用了五种不同的设定,分别包含技术选择偏离、地理位置和政府质量的不同组合。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设定下,国际技术扩散都能够显著地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且这一影响力度相当稳定。李平和随洪光(2006)设计了一个不同的国际技术扩散下的经济收敛模型。模型中包含最终产品生产、中间品生产和研发三个部门。模型的突出特点在于假定一同兼具技术扩散国和技术吸收国的双重角色,从而引入扩散国和吸收国的互动机制。进一步地,他们将国际技术扩散对于吸收国生产力的作用分解为两个方面:其一,技术扩散直接增加了吸收国的技术存量;其二,技术扩散提高了吸收国的研发生产力。上述两方面都与一国相对于世界的技术存量有关,因此均衡分析的结论有二:第一,在小国经济条件下,若存在完全的技术扩散,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将最终收敛于统一速率;第二,在大国经济条件下,若存在完全的技术扩散,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将向大国的增长速率收敛。
  还有一些学者借鉴了国际技术扩散和经济收敛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技术扩散和区域经济收敛进行了研究。比如,赵自芳(2006)基于Van de Klundert和SmuIders(1996)以及Desmet(2000)的理论分析模型,构造了一个两区域两部门的模型,分析两种技术溢出途径――技术学习和技术引进――在区域经济收敛中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给定一定的传导路径(一般指具有流动性的要素市场)和技术吸收能力(主要指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本及产业的关联性),技术溢出在区域经济收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作者还利用东部地区的数据对上述结论提供了经验支持。再比如,夏万军和纪宏(2007)认为相比地理距离而言,技术溢出与经济结构距离更相关,因此将技术溢出假定为不同经济体问相似度的正函数引入Solow模型,建立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收敛框架。理论模型推导表明,在经济结构和技术相同的前提下,技术扩散会使区域经济走向收敛。实证方面,皮永华(2008)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动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扩散问题,发现上海地区的技术创新对江苏和浙江地区存在明显的扩散效应,并且这种技术扩散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收敛。
  
  四、影响国际技术扩散对经济收敛作用机制的因素
  
  上述学者在建立国际技术扩散和经济收敛的理论模型时,对影响这一作用机制的现实影响因素往往加以抽象和限制,目的是使模型简化易懂,但这样的处理方式降低了模型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因此,另一部分学者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发掘和讨论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上,不断完善理论模型,使之更具解释力。
  (一)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的影响方式和传播途径是显而易见的。Sachs和Warner(1995,1999)的地理位置假说表明,地理位置和气候会作用于交通成本、农业生产率、贸易政策等,对技术扩散直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Gallup等人(1999)也发现,处于内陆的国家,由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交通成本高于沿海国家,或者热带地区国家由于气候恶劣等原因,技术扩散的速度较慢,经济增长也相对迟缓。
  (二)吸收能力
  在探索为何有些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为何有些国家在特定时期会赶超成为新的技术领先国、而为何有些国家始终处于落后的境地时,Abramovitz(1986)提出的“社会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指出人力资本的限制是吸收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Lucas(1993)以及Acemoglu和Zilibotti(1999)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技术领先国创造的技术要求劳动力的熟练程度较高,当技术扩散到技术落后国时,非熟练劳动力可能无法掌握该项技术,因此劳动技巧和技术之间的这种不匹配会导致国际技术扩散无法激发落后国的经济增长,使领先国与落后国经济的越发分散。Borensztein等人(1995)则将这一效应命名为“门槛效应”,意即只有当落后国的人力资源达到并超过某一特定的“门槛值”时,才能吸收国际技术扩散的溢出,实现向领先国的收敛。
  (三)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对于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作用,学术界早已达成了共识:适度的垄断和竞争对国际技术扩散具有积极的作用。Schumpeter(1942)和Arrow(1962)分别从垄断和竞争的角度在理论上分析了市场结构对于国际技术扩散的作用和传导机制,Scherer(1970)和Davies(1979)则从经验研究中证实了理论的预测。随洪光(2009)将这一结论进一步深入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对均衡的分析,他发现若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结构是相同的,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各国在国际技术扩散的进程中将取得技术进步的一致性,最终各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将收敛于统一的速率,而这一均衡增长率取决于市场的垄断竞争程度。
  (四)政府干预和技术选择理论
  在宏观经济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不可忽视。比如Vande Klundert和Smulders(1996)的分析表明,政府的政策即使是临时性的,如暂时的税收变化、补贴变化、关税变化等,都会对技术扩散影响经济收敛产生作用。再比如,Basu和Weil(1998)认为资本存量相对较低是影响技术落后国吸收技术扩散的一个障碍;Rosenstein―Rodan(1943)和Prebiseh(1959)则提出政府采取重工业优先发展、实行进口替代、提高储蓄率等政策,可以加速资本积累进程,提高技术扩散的速度,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然而有些学者提出了不

同的看法,其中以Lin的技术选择假说最具代表性。
  Lin(1994,1999,2003)的技术选择假说建立在Atkinson和Stiglitz(1969)提出的适宜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的基础上。该假说认为一个国家的最优经济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发展战略背离了最优的技术选择,不但这些产业无法自力更生,而且必然会出现造成资源配置扭曲的经济政策,这将影响该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是否向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收敛。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以促进要素禀赋的结构升级为目标,采取遵循比较优势的适当的政府干预,才是向发达国家收敛的最佳途径。林毅夫等人(2004)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上述观点。
  另外,Kaufmann等人(1999)的政府质量假说还认为除了政府干预的措施会影响技术扩散对经济收敛的作用,政府本身的产生、运行和更替、政府政策的执行有效性等因素也不容忽视。
  
  五、简短的分析评述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针对国际技术扩散和经济收敛这一研究领域,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现有文献,从中归纳出如下特点:
  1 虽然研究国际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文章日益彰显,但是学术界对国际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对经济收敛作用机制的探讨却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才兴起的。我国学者的研究更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因此现有文献数量非常有限。
  2 在理论研究文献中,虽然大部分研究都沿袭了Krugman(1987)和Lucas(1988)的假设,但在模型的设定上各有侧重,从更广泛和更深入的视角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得到的结论较为一致:国际技术扩散能够显著影响经济收敛。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部分数据的不可获得性、指标构造的困难性以及理论模型的复杂性都给实证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障碍,造成实证研究形式较为简化,方向较为单一,范式较为类似。因此可以说,在这一研究领域,理论研究远远超前于实证研究。
  3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有所不同。研究范式上,国外学者多从理论模型创新人手,在各自的模型中提出有别于他人的符合现实世界的假设,建立各有侧重的理论模型,再由理论模型推动实证研究的发展;而国内学者则先从借鉴和拓展国外学者已有的理论和实证模型人手进行验证,原创性的理论创新较少。研究方法上,国外学者多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而国内学者以扩展Solow模型的分析方法为主。另外,国内学者对于国际技术扩散和经济收敛影响因素的讨论较少。
  4 学者们在各自的理论框架中提出了国际技术扩散影响经济收敛的可能因素,这些因素侧重点各不相同,涉及经济系统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地理环境、人力资本、市场结构、政府角色、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可以预见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也有所不同,而现有文献并未对这一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在理论模型上有所创新。作为国际技术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国际贸易对中间产品生产的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而中间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可以直接提高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改变经济增长的路径。因此可以在中间产品生产的国际技术扩散机制上有所突破,建立新的理论模型。
  2 在研究方法上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ynamic stochastie general equilibrium,简称DSGE)的分析方法。由于USGE模型将整个经济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系统中各主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并且刻画了系统中各因素的动态演变过程。进一步地,DSGE模型为使用校准方法进行模型参数计算和政策模拟提供了基础。此外,近年来宏观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已经在估计DSGE模型参数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可以使用贝叶斯方法在模型一阶最优条件的基础上估计出模型中的参数。因此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使用DSGE的分析方法系统刻画国际技术扩散对经济收敛的影响。
  3 影响国际技术扩散和经济收敛的凶素众多,除了现有的因素外,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是否还存在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又如何将这些因素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并用现实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或政策模拟,是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4 国际技术扩散有三条渠道:国际贸易、FDI、专利申请和利用,在已有的文献中,对国际技术扩散的讨论主要集中在FDI上,认为FDI是国际技术扩散的最有效途径,但是对国际贸易、专利申请和利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将三种扩散方式对经济收敛的贡献和作用机制分离开来,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9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