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研究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阳 王燕
金融脱媒又称“金融非中介化”(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是指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资金的供给需求双方绕开金融中介直接进行资金融通的现象。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开始出现金融脱媒,国内外学者对金融脱媒问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脱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关于金融脱媒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度量问题;二是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一、金融脱媒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度量
(一)金融脱媒的定义
金融脱媒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主要是指当时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银行存款资金流向收益更高的证券资产从而产生的银行资金外流现象(Mishkin,2001)。此后许多学者进行了不同的定义,Hester(1969)认为,金融脱媒是交易体系从中间人服务向一个没有金融交易存在或者最终的储蓄者和投资者直接交易的一种转变。Hamilton(1986)则直接将金融脱媒定义为企业不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市场上借款行为。Harmes(2001)认为,金融脱媒是指在投资者或金融工具购买者与生产者绕过中介机构直接进行的交易。
国内方面,唐旭(2006)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对金融脱媒进行了定义:狭义是指在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广义的定义不仅指存款资金流向高息资产,而且指资金使用方不经过金融中介,直接在货币市场发行短期债务工具的行为。李扬(2007)认为,金融脱媒是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现象。
(二)金融脱媒产生原因
关于金融脱媒产生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在肯定金融市场发展、技术进步和金融机构利润驱动等市场因素外,大都认可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是金融脱媒产生的一个重要动因。自美国之后,一些市场经济国家出现的金融脱媒现象通常是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产生的。Roldos(2006)发现,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出现了明显的金融脱媒现象,加拿大银行法案的修订以及全球和加拿大金融市场条件的变化是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驱动力。Tan和Goh(2007)的研究也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马来西亚金融政策向市场主导转变,金融脱媒现象随之不断加深。
国内银行界在2006年的“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研讨会”的综述中指出,政府主导型的金融脱媒是我国经济转轨阶段金融脱媒的一个重要特征。李扬(2007)认为,脱媒现象是中国在确立发展直接融资战略,获得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必须接受的事实。
(三)金融脱媒的度量
由于对金融脱媒的定义不同,不同学者关于金融脱媒的度量也不尽相同。Hester(1969)采用金融部门对非金融部门的要求权来度量金融脱媒。Schmidt等人(1999)定义了资产(负债)中介化比率和证券化比率两套指标体系来考察金融脱媒。Capelle和Cluppey(2006)采用信贷中介比率与市场中介比率之和用于度量日本1979-2004年间的金融脱媒。其中,信贷中介比率为国内金融机构向国内非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与国内非金融机构全部外部融资的比率;市场中介比率为国内金融机构持有的国内非金融部门发行的证券与国内非金融部门外部融资的比率。
国内关于金融脱媒度量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宋旺和钟正生(2010)借鉴Schmidt等人(1999)定义的中介化比率和证券化比率,对我国金融脱媒指标进行了度量,并基于MS-AR模型对我国金融脱媒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金融脱媒的度量研究。
二、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一)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Schmidt等人(1999)认为,金融脱媒并不能说明银行的整体功能减弱了,只是使以下两个方面更具现实意义:一是强调脱媒是银行功能在结构上的一种调整,二是表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市场不断分化中其专业化分工趋势加强了,同时也表明银行的混业经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Nissen(2000)等人的研究发现,金融脱媒的结果并不是金融机构(银行)媒介作用的消失或危机,反而会在促使媒介更好地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使新的中介组织被不断创新出来,形成“脱媒校正”效应,“脱媒校正”是“银行脱媒”的一个正效应结果。
李军(2006)认为,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风险管理、盈利能力等方面将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更加主动有效地管理风险、加强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及为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优化。周小荣(2007)研究发现,金融脱媒对对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造成的冲击较大。
(二)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金融脱媒几乎是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在其金融发展中难免会碰到的问题,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及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对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造成冲击,从而削弱商业银行融资中介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未来的生存和发展。David Powell(1998)认为,金融脱媒使银行不再像以前一样从事传统的资金融入、审核、放贷管理以及收回等业务,而是有很多机构专门从事其中的一项或几项业务,这种做法使银行在分开经营中能够分担责任、提高专业化、降低成本。Kevin Rogers等人(1999)研究发现,在金融脱媒背景下,规模较大的银行倾向于拥有较少的利息收入和相对较少的核心存款,通过大力发展非传统业务降低市场风险同时增加银行的市场价值。Mercer(2000)也认为,银行业在金融市场发展新形势下,要注重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复合化产品与服务,以增强自身竞争能力。
国内学者陈斌(2007)认为,金融脱媒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银行传统中介功能提出的挑战,商业银行可从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及网络银行等业务推动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此外,许文兵(2006)、胡红业和刘博(2010)认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以及资产配置多样化以分散经营风险、提高资产平均收益率。
三、结论与展望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金融脱媒最早出现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国外学者关于金融脱媒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比较充分;在研究内容上从早期关于金融脱媒内涵的界定,逐渐扩展到金融脱媒的度量及影响方面;在研究方法上从简单的定性描述向构建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方面发展,为金融脱媒研究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金融脱媒产生及变动趋势的理论阐释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国内方面,由于金融脱媒出现较晚,有关金融脱媒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脱媒的表现、影响及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等定性描述层面,关于金融脱媒计量研究比较缺乏。因此,在金融脱媒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金融脱媒产生动因、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方面,应认识到金融中介长期存在的现实,关注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分工合作”关系,尝试从金融功能观、金融生态观等新视角对两者的长期共存及合作路径等问题展开探讨。
二是应加大对金融脱媒的量化研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及时调整金融脱媒度量指标,采用科学有效的实证方法研究诸如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及金融政策的影响,以指导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政策调整。
三是应重点关注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从多角度和多层次研究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诸如业务结构、利润结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影响,以更好的指导商业银行利用自身在人才、资本、技术、客户方面的天然优势,积极参与金融市场、服务金融市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Mishkin F S.The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and financial markets[M]. 7th ed.Addison-Wesley,2001.
[2]Roldos J.Disintermediation and monetary transmission in Canada[Z].IMF Working Paper,2006.
[3]Schmidt.R等.Disintermediation and the role of banks in Europe: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1999,(8):36-67.
[4]Capelle B,Cluppey S.The measurement of financial inter mediation in Japan[J].Japan and World Economy,2006(20):40-60.
[5]唐旭.金融脱媒与多层次金融市场[J].新金融,2006.
[6]李扬.脱媒: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挑战[J].新金融,2007 (11).
[7]宋旺,钟正生.中国金融脱媒度量及国际比较[J].当代经济科学,20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6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