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诱思教学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翟羽亮
摘 要: 诱思教学法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创设情境、注重体验、强调思考、重视探索、强化反馈、促进目标达成。用张熊飞教授的话讲:诱,是指教师的循循善诱;思,是指学生独立思考;探即探索,以观察为主要方式;究,即研究,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特征。”我的理解是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诱导为主要手段,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主动的接受知识。学生要在教师的诱导下积极地创设情境,激发、调动自己的情意因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贯穿三个基本要素的前提下,最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关键词: 诱思教学法; 创设情景; 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130-01
进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贵在诱导。我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贯彻诱思教学思想,循循善诱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品德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怎样教,而首先考虑的是学生怎样学,怎样思。不是以教者为中心设计教学进程,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进程,既把学生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使教师为主导成为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保证,最优化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一、正确理解诱思教学法的真正理念
所谓诱思探究教学法,是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的具体化,其内涵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最终的结论是:主导作用的本质是转化,主体作用的本质是发展,以和谐的教学职能,保证教学价值实现。诱思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思为主攻。这四点的核心是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发现知识和索取知识,增加思维活动的总量,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
二、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
应明确:备课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当然,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备课中占主导地位。但学生在备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课前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并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为课堂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师生互相协商制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活动方式方法,评价机制等,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和谐的制度基础;同时通过备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发扬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材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教材的系统性、典型性、普及性,是其他资料所不可比拟的。其次,教材是联系教师、学生、生活的桥梁,是学习的引入、扩大、深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全面正确深刻地把握好教材。创造性地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1.备学生。学生是信息技术学习班的主人,只有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学生的认知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总是用自己已有的想法、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去接受教学中的新知识,理解教师的诱导。因此,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弄清该结构对学生理解新知识会造成什么样的障碍与影响,对有的放矢的安排教学活动极为重要。备学生,既要长期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更要结合具体的课堂进行分析和预测。
2.备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是学生积累、感悟、运用的基本的材料,也是激起学生创新灵感的起点。另外,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运用的能动作用。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课堂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考虑的是教材的内容,学生是否熟悉,在学生的阅读经历和生活经历中是否曾经遇到过,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考虑的是教材的写作手法,谋篇布局等特点学生是否已掌握或熟悉。第三,考虑的是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掌握程度。参照教师对教材把握的三个层次,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也有三个层次:优秀学生可能达到创新层次,而后进生可能只达到基础层次,甚至有些学生基础层次都达不到,只理解个别的片断。当然这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优秀生可能对某些基础知识不理解,有些后进生在某些方面也有创新思维,但不管哪个层次我们都必须分析其达到这个层次的原因和发展的可能性以及解决的方法途径。
3.备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方法。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既注重信息技术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教学目标可分为长期教学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长期教学目标是通过一节节的短期教学目标实现的,而短期教学目标必须体现长期教学目标。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的根据应该是长期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坚持四个“统一”: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相统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相统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可由教师和学生协商确定,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应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三、善用诱思启发式教学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充分调动教学中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四、“浅入深出”,恰当设计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因势诱导地启发
我们经常用到一个成语――深入浅出,它指的是文章或言论的内容很深刻,措词却浅显易懂。用浅显的文字表达深刻的立意,这是表达上的成功。而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提倡“浅入深出”,它遵循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孔子的“温故而知新”,从已知导入未知,就是“浅入深出”。从浅显而逐渐深奥,需要一个启发的过程。启发的关键就在于“浅入深出”地恰当地设计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因势诱导地启发学生。
五、启发式教学方法还可以在导语中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战国末期的《学记》要求教师做到“善喻”。要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教师还要善于打比方,善于创设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得更为自然,而思想也会更为活跃,也更能激发灵感。要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就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其间,设身处地地去理解里面蕴含的内容和丰富意味。
六、巧用多媒体启发想象力
――利用投影观察图画,激发想象情绪,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画面,看看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的翅膀一下子就展开了。
――利用录音文件进行示范讲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得到延伸
――利用视频文件分析问题,使学生在想象中回味,加深理解
――音乐与教学并行,创造轻松环境,想象自由驰骋
我在播放视频文件之余,用音乐播放着优美的乐曲,穿插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全身放松,不易疲劳,给课堂注入一份活力。但要注意音量的控制要适当,不能过大影响到教师讲话和学生回答,要使整堂课听起来象一首配乐诗朗诵。它可以直接把学生领入广褒的想象世界,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接受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5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