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复方大腹皮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小平 杨静 王彬

  【摘要】目的:优选复方大腹皮颗粒中槟榔碱最佳提取工艺 方法:以槟榔碱为主要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其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槟榔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60%乙醇,分2次回流提取,每次1.5小时;结论:其工艺简便易行,稳定性好。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of Compoun pericarpium arecae
   LI Xiao-ping Yang Jing Wang bin
  【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Compoun pericarpium arecaeMethodsThe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was used to optimize extraction process of catechin in cynomorium which was determined by HPLC as observing index. ResultsThe optimum extracting procedure was as follows: the raw powder of cynomorium extracted with 60%
  ethanol, with 10 folds of the solvent volume and ultrasonic extract for 30 min. ConclusionThe optimum extracting process is simple, stable and efficient.
  【Key words】 cynomorium; catechin; extraction process;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中图分类号】TQ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028-02
  大腹皮颗粒剂为复方制剂,由大腹皮、草豆蔻等几位中药经提取加工而成,经药理实验表明具有促进胃动力的作用,主要用于脘腹胀闷、大便不爽等病症。
  大腹皮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果皮。味辛,微温。习称“大腹毛”,主要产于海南。大腹皮主要含有生物碱等化学成分。生物碱类包括槟榔碱(Arecoline)、槟榔次碱(Arecaine)、去甲基槟榔次碱(Guvacine)、去甲基槟榔碱(Guvacoline)、槟榔副碱(Arecolidine)、高槟榔碱(Homoarecoline)。其他还含胡槟榔红色素(Arecared)及鞣质等。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干燥近成熟种子。气香,味辛、微苦,性温。别名草蔻、草果等,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草豆蔻主要含有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包括小豆蔻明(cardamomin)、山姜素(alpinetin)、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等;挥发油中主要含α-草烯(α-humulene)、反-金合欢醇(trans-farnesol)等[2]。
  药理实验初步表明大腹皮、草豆蔻分别以60%乙醇进行提取后混合服用效果较佳,为了确定两者的最佳提取工艺,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我们拟对本品中的大腹皮及草豆蔻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药
  1.1.1 仪器:岛津10-AD型液相色谱仪(岛津LC-10AC泵,SPD-10AVP)紫外检测器,岛津AEG-120G分析天平,超声波清洗器(CQ-10,广州),旋转蒸发仪(一叶-RE52CS,上海),减压干燥箱(876-1型,上海)等。
  1.1.2 试剂:氢溴酸槟榔碱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1684-2004-01);乙腈、甲醇为色谱纯;磷酸、三乙胺为分析纯;超纯水自制;大腹皮药材产地为海南,购自海南寿南山参药业有限公司;草豆蔻产地为广西,购自万寿堂大药房。
  1.2 方法与结果
  1.2.1 正交设计:根据初步药理实验表明大腹皮及草豆蔻的最佳提取溶媒均为60%乙醇,大腹皮的活性成分主要为槟榔碱,草豆蔻的活性成分主要为小豆蔻明和山姜素,为充分提高两者的利用率,分别采用回流提取方法进行提取。本实验以60%乙醇为提取溶媒,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设计,以60%的乙醇溶媒量(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为因素,用3因素3水平进行考察,大腹皮以槟榔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草豆蔻以出膏率量为考察指标,进行提取工艺最佳参数的筛选。提取工艺因素水平设计可见表1。
  表1 因素水平
  1.2.2 提取方法
  1.2.2.1 大腹皮:分别称取大腹皮药材9份,每份150g,以 6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按照表1因素水平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收集提取液,减压浓缩干燥成干膏,称重,粉碎过60目。
  1.2.2.2 草豆蔻:分别称取草豆蔻药材9份,每份100g,以 6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按照表1因素水平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收集提取液,减压浓缩干燥成干膏,称重。
  1.2.3 考察指标的确定
  1.2.3.1 槟榔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其提取率
  色谱条件:采用YMC-ODS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 流动相:0.1%三乙胺(磷酸调pH6.5)-(甲醇-乙腈20-30)99∶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 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
  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氢溴酸槟榔碱对照品溶液(49.08μg/ml)1.0、2.0、2.5、3.0、4.0、5.0ml,分别置于1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使浓度分别为4.908、9.816、12.27、14.724、19.632、24.54μg/ml。分别吸取上述各对照溶液20μl,进样,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实验,测定峰面积值,以峰面积值(A)为纵坐标,进样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A=77535C+149386,r=0.9991(n=6)。结果表明,槟榔碱在4.908~24.5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含量测定:精密称取大腹皮浸膏粉0.05g,置于锥形瓶中,精密加入100ml水,超声提取20min,摇匀,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槟榔碱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每个样平行进样2次,以外标法计算各浸膏样品中的槟榔碱含量(mg/g)。
  含量(mg/g)
  C对:对照液浓度;A样:样品峰面积;
  A对:对照液峰面积W:样品称取量;
  100:稀释倍数
  图1 氢溴酸槟榔碱对照图谱
  图2 供试品图谱
  1.2.3.2 草豆蔻出膏率
  浸膏重量/药材重量×100%
  1.2.4 数据分析及实验结果
  分别按照L9(34)正交表(表2)安排试验,根据2.3中大腹皮槟榔碱提取率及草豆蔻出膏率的计算方法,测得大腹皮中槟榔碱的提取率及草豆蔻的出膏率。并进行数据处理。

  1.2.4.1 大腹皮工艺优选正交试验及结果
  表2 大腹皮正交试验数据分析表
  表3 方差分析
  由从表2正交试验数据分析结果中R值可知,各因素对大腹皮提取工艺的影响大小分别为C>A>B;表3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槟榔碱的提取率均无显著性意义,但影响大小亦为C>A>B;故经两表的比较分析,认为大腹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2,即用10倍60%乙醇,分2次回流提取,每次1.5小时。工艺稳定具体数据还需下一步验证试验进行确认。
  2.4.2 草豆蔻工艺优选正交试验及结果
  表4 草豆蔻正交试验数据分析表
  表5 方差分析
  由从表4正交试验数据分析结果中R值可知,各因素对草豆蔻提取工艺的影响大小分别为A>C>B;表3结果表明,提取溶剂用量及提取次数对草豆蔻的出膏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提取时间无显著性意义,影响大小为A>C>B;因此经两表的比较分析,认为草豆蔻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3,即用12倍60%乙醇,分3次回流提取,每次1小时。工艺稳定具体数据还需下一步验证试验进行确认。
  3 讨论
  3.1 据文献报道及初步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分别以60%乙醇为提取溶媒对大腹皮及草豆蔻两味药材进行提取,混合后服用药效学试验效果最佳,故本文实验围绕60%浓度的乙醇做正交试验设计。
  3.2 大腹皮药材主要含有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其中槟榔碱的含量较高,且生物活性强,槟榔碱易溶于乙醇,参考有关文献认为采用回流提取方法进行提取提取率较高,故本试验采用回流提取方法提取,正交试验设计以槟榔碱提取率为指标进行考察。
  3.3 草豆蔻药材中主要含有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包括小豆蔻明(cardamomin)、山姜素(alpinetin)、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等;,参考有关文献采用加流提取法进行提取,本文正交试验设计以出膏率为指标进行考察,下一步将对其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研究。
  3.4 提取溶媒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产影响中成药生产中中药药效成分浸出的三个重要因素,一般认为溶媒用量越大,提取次数越多,成分提取率越高,但溶媒量的增大及提取次数的增多不但造成生产成本提高,且有可能因浓缩过程的加长对成分会有一定的破坏,而提取时间加长一方面是提取较完全而另一方面则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而故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三个因素进行选择。
  3.5 初步优选实验表明大腹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2,即用10倍60%乙醇,分2次回流提取,每次1.5小时;草豆蔻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3,即用12倍60%乙醇,分3次回流提取,每次1小时。但还需考察其工艺稳定性进行进一步确定。
  参考文献
  [1]Ch P(中国药典) [M]. VolⅠ. 2005
  [2] 中药制药技术及工艺汇编[M].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2002
  [3] 杨兴,吴玉强等.扶正散结片提取工艺.中国中药杂志[J],2007, 32(10):992
  [4] 魏毅,罗杰英.用多指标实验全概率评分方法研究茶多酚颗粒剂制备工艺[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5):279-281
  [5] 宋英,朱兰,谈静.反相高效液相色法测定痛风口服液中槟榔碱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742
  [6] 杨春,苏少忠等.RP-HPLC法测定胃通颗粒中槟榔碱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5):459
  [7] 陈峰.痛清颗粒中芍药苷与葛根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6):48
  [8] 董玉睿.绞股蓝总皂提取工艺研究 [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6):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4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