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艾灸配合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智慧 商淑慧

  【摘要】面瘫俗称口眼歪斜,卒口僻。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近年来我科对不能耐受针刺者采用艾灸配合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马钱子;外敷贴穴
  【中图分类号】R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56-01
  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中,病程最短2天,最长半年。年龄最小5岁,最大72岁,瘫侧面肌肌力0~Ⅰ级13例,Ⅱ~Ⅲ级17例;病损神经在茎乳孔及以下者13例,在中鼓索支者9例,在镫骨肌支者8例。
  诊断标准按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第5版)拟定,上述病例均符合以下各项:(1)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贝尔(Bell)氏征阳性;(2)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3)急性起病。
  2 治疗方法
  艾灸取穴:患侧风池、翳风、阳白、下关、颊车,雀啄灸,以灸处皮肤潮红湿润为度。灸后取马钱子粉10g,用适量醋调成稠糊状,放入密闭容器中备用。伤湿止痛膏剪成约1.5cm×1.5cm大小方块,将适量马钱子粉糊置于膏药中央,贴于阳白、太阳、颊车、牵正、下关、翳风、风池、地仓等穴,稍加按压。当日艾灸完毕即贴上,次日艾灸前取下,每日按摩穴位3次,每次5分钟,以促进药物吸收。一般贴药后患者即感面部有牵扯感,感觉越强烈,治疗效果越好。
  以上治疗7天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1天,4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主要根据瘫侧面肌肌力的恢复情况,即患者闭睑及提唇动作作出疗效判定。痊愈:肌力为Ⅳ~Ⅴ,闭睑提唇略减退,接近正常或正常;显效:肌力Ⅲ级,能闭睑但不能对抗阻力,能提唇但不完全;好转:肌力Ⅱ级,有闭睑动作但露睛,能提唇但轻微;无效:肌力0~Ⅰ级,全瘫或有轻微肌肉收缩。
  3.2 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4个疗程治疗后,痊愈8例,显效13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4 典型病例
  张××,女,15岁。右眼睑不能闭合,口角向左歪半月。自诉半月前洗澡后面部吹风受凉后出现上症。曾口服中药牵正散治疗无明显疗效。接诊时查患者面色少华,右眼上睑下垂,睑结膜充血,闭眼时上下眼裂距离约0.6cm,右眼(Bell)氏征阳性。不能做皱额、蹙眉动作,右鼻唇沟消失、右口角下垂向左歪斜,人中沟向左偏离中线约0.3cm,鼓腮漏气,伸舌居中灵活,四肢活动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证属风寒之邪侵袭颜面经络,气血阻滞,气血俱虚。治宜理气活血通络与扶正并举。采用艾灸配合马钱子外敷疗法,每日一次,一周后上睑下垂症状明显好转,四周后症状基本消失。2010年4月随访,未复发。
  5 讨论
  周围性面瘫俗称口眼歪斜,卒口僻。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口风口候记载:“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本病多由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脉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本草从新》言:“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通十二经理气血,……以之灸火能通诸经而除百病”,因之能“运行阳气,祛逐阴邪”。马钱子又名番木鳖,性寒味苦,有毒,有通络散结、消肿定痛之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开通经络,透达关节,远胜于它药也。此处用马钱子粉外敷穴位可使药物直接经皮吸收,恢复面部瘫痪肌肉。醋活血散淤,消食化积,解毒。醋是以米、麦、高粱或酒、酒糟等酿制成的液体调料,含有乙酸、琥珀酸、草酸、高级醇类、维生素、烟酸等。能活血散瘀、消食化积、消肿软坚、解毒。用醋调敷,不仅中和马钱子之寒性,且能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利于药物吸收。灸后施以马钱子外敷,相须而用,以之治疗面瘫,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扶正祛邪之效,对改善或减轻面神经的变性,促使面神经功能恢复确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李时珍.《本草纲目》:“状似马之连钱,故名马钱”。本品“苦寒、有毒,归胃、肝二经”.
  [2] 《医学衷中参西录》.“开通经络,透达关节,远胜于它药也。”
  [3] 《本草从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通十二经理气血,……以之灸火能通诸经而除百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6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