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102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俊娣
【摘要】糖尿病健康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不仅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同时也是糖尿病管理中实现良好代谢控制的重要组织部分。糖尿病教育后患者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并且患者对治疗依存性显著提高。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51-02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三千万,居世界第二位[1-2]。糖尿病可引起系统损害,导致功能缺陷及衰竭,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疗效观察,发现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确诊糖尿病而近三个月来单纯药物治疗空腹血糖仍在9mmol/L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5%的患者102例,男性58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8.5岁。
1.2健康教育方法:开展糖尿病的健康讲座,每月一次,发放糖尿病宣传手册,入户巡防,每月一次,旨在了解患者血糖监测,用药情况,饮食控制及活动疗法的坚持情况;或电话了解治疗情况,每周一次。
2健康教育内容
2.1开展心里疏导:首先消除患者本人及其它属的恐惧心里,稳定患者情绪,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患者树立坚强的自信心,主动、积极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自我放松,乐观向上。
2.2糖尿病相关知识指导:向患者详细讲解糖尿病的定义、分型、常见并发症和并发症与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及常用药物的分类,以通俗的语言介绍常用药物的基本作用原理及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等相关知识,说明糖尿病是慢性终身疾病,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治疗,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控制病性发展,才能有效或推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2.3科学合理饮食:饮食的控制对糖尿病的病人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减少降糖药物剂量.告知病人及家属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帮助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治疗计划.糖类约占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粮面和一定量杂粮,多食用苦瓜或苦瓜茶,苦瓜降糖更安全,无任何副作用。忌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5%,控制胆固醇摄入,忌吃油炸、油煎品、少盐。定时进餐,避免长时间和加大运动量,以防低血糖反应。
2.4合理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告知患者及家属“运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降低血糖、血脂,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2型糖尿病病人。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病情、体力、爱好及有关并发症等指导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进行循序浙进,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最好做有氧动动。
2.5自我监测习惯的建立和方法指导,血糖的自我监测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血糖监测仪监测血糖,告知患者每次测量均应准确记录,以便复诊时供医生参考。
2.6用约指导,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在家治疗,必须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口服降糖药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教会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胰岛素放在2-8℃冰箱中保存,已经开启使用的胰岛素一般保质期为6周,记录每次注射剂量,定期请医生分析调整用药量。
2.7并发症知识:了解各种并发症症状、危害及防治。注意足部护理,每日检查足部,穿柔软舒适的鞋、袜,如有外伤、水泡、鸡眼等应及时就诊,不要私自处理。
2.8定期复查复诊:定期陪同患者到指定门诊复查眼底、尿徽量、白蛋白、血脂四项、肝肾功能及心血管、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等,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每年两次全身体格检查,尽早防治慢性并发症和其它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医务人员随时陪同患者到医院做进一步的处理。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根治方法,但是可以预防和控制[3]。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综合治疗糖尿病5项基本措施即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4]。说明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综合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过对糖尿病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同以加强患者的科学意识,使其掌握正确的糖尿病概念和知识,提高保健意识及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郭立新,李丽慧,李慧,等.强化生活方式干预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9):599-601
[2]刘尊永,沈蔷,楚亚琴.300例糖尿患者社区强化管理和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148-151
[3]魏玉玲.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强化教育的效果评价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53
[4]傅祖民.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0,16(6):3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7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