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足矫形支具在脑卒中急性期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 琦 王凌毅
【摘要】目的:探讨踝足矫形支具在脑卒中急性期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脑卒中急性期病人30例,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治疗效果,得出结论。结果:在脑卒中急性期良肢位摆放的康复护理中应用踝足矫形支具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踝足的异常模式的形成。
【关键词】踝足矫形支具;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应用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13-01
脑卒中在治疗阶段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三个阶段,脑卒中的康复一般都提倡早期康复,也就是说当生命体征稳定后24小时就可以进行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急性期的良肢位摆放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康复早期介入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急性期的良肢位摆放一般都是在病房内进行,所以康复护士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何在早期护理中正确的使用踝足矫形支具是抑制踝足运动异常模式的关键,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以后脑卒中患者在运动中是否有踝足异常模式的形成,所以此期康复护士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脑卒中异常的踝足模式有足内翻、足外翻、膝反张、画圈步态等,这些异常模式的形成,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早期良肢位摆放没能正确的摆放而留下的异常模式。
1 踝足矫形支具的作用
踝足矫形支具的作用是:①严格的制动,保护病变部位;②有效防止踝关节变形;③防止踝关节病变部位的继续发展;④支持瘫痪的肌肉,稳定关节,以利活动或改善步态;⑤分担重力负荷以减轻关节受力,保护关节便于活动。
2 临床资料
选取3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人。治疗组是在良肢位摆放时使用踝足矫形支具;对照组是正常的应用良肢位摆放。时间为一个月,观察踝足的异常模式,最后通过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
3 护理方法
良肢位的康复护理有三种常用体位的摆放,分别为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
3.1 仰卧位:头部放在枕头上,高度适宜,肩胛骨、肩关节及上肢下枕一合适的长枕,保持肩关节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及腕背伸,前臂旋后,手指伸展平放在枕头上,手掌朝上,拇指外展。下肢在患侧下面及大腿外侧放一合适的长枕,脚底放一硬质东西,抑制脚面,预防足部的异常模式。
3.2 患侧卧位:头部在上,颈略屈曲,避免后伸。在后背垫一合适的枕头,稳固支撑后背关节,保证躯干略向后倾,减轻体重对患侧的压迫,注意保持躯干上下在一个平面上,不得旋转而影响上下对线。从身体的后方推患侧的肩胛骨使肩关节屈曲90°前伸,患肘伸直,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直,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髋关节及膝关节弯曲,在其下方垫一合适的枕头,避免压迫患侧下肢。
3.3 健侧卧位:头放在枕头上,躯干与床面成直角。躯干在一个平面上,不得扭转,躯干前后各放置枕头以利于保持该体位。患侧上肢放在枕头上,上肢充分前伸,肩关节屈曲100°左右,此时注意患侧上肢的枕头要足够高,以避免肩关节内收。肘关节、腕关节及手指伸直,手掌向下。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放在枕头上,枕头的高度要合适,使髋关节既不要外展、内收,也无内、外旋转,为防止出现踝关节内翻,枕头必须足够长,垫至足部以下为宜。
治疗组在上述叙述中踝部加上踝足矫形支具,对照组按上述叙述中的良肢位摆放进行,最后通过统计学中的数据进行说明叙述。
4 统计数据
见表1、表2。
5 结论
康复护理具有维持患者健侧的身体功能并且协助患者患侧的康复训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的实施。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在脑卒中急性期良肢位摆放的康复护理中应用踝足矫形支具可以有效的降低踝足的异常模式的发生,也可以大大提高了康复的质量。在康复过程中,踝足的异常模式常常导致脑卒中康复病人的信心,也阻碍了脑卒中患者下一步的治疗计划。偏瘫患者要想重新获得运动功能,就必须进行运动再学习的训练,要想早期站立及行走,矫形器的使用和运动再学习的训练方法同等重要,以往的观点是不主张偏瘫患者早期使用踝足矫形器,而是先进行运动疗法的康复训练,待无效后在考虑使用踝足矫形器。但事实证明,早期使用踝足矫形器,可以完全或部分矫正卧床时的踝部异常模式和偏瘫步态;但延误使用可形成某种异常步态,再矫正将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1]。综上内容可以不难看出,只有在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中正确的应用踝足矫形器进行良肢位摆放,才能有效地抑制和改善踝足的异常模式,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子明,李惠兰.中国临床与康复[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7.2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81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