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培训类建筑的新思维与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日益壮大的企业意识到打造团队的重要性,开展培训成为主要的手段。过去相关的建筑类型主要为中小学校,高等学校等教育建筑。从企业需求上考虑,这类建筑在功能并未完全满足企业培训的目的。纵观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有专门针对自身团队培训的场所,国内不少有实力的企业也逐步建立起拥有自身特色的培训院校或企业大学。本文从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分析入手,浅析企业培训类建筑的设计特点。
  【关键词】培训建筑 多元互动 仪式空间 建筑形象
  1.引言
  过去,在进行培训建筑设计时,难以找到专门的设计资料和建筑规范,一般都是参考学校类建筑设计资料。传统的培训更多的偏重理论教育,在建筑功能布局上往往存在两点一线,建筑室内课室划一整齐的行列布置。这些都不可能满足企业进行精英教育,也不可能对每个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2.培训与教育建筑功能上的区别
  从两者的关系来说,教育和培训本身在定义上并没有很严格的区分,但是两者又是不尽相同的,表现在
  (1)时效性:教育为长期行为,而培训为短期行为。
  (2)考试是衡量教育水平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培训的特征是训练,它是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的。
  (3)教育的内容侧重于知识,而培训的内容侧重于技巧;
  (4)教育活动的主角是教师(培训者),而培训讲究培训者和学员的互动,其重点角色既是培训者又是学员;
  (5)从过程来说,教育的过程主要是演示,而培训除了演示之外还有教习和指导。
  3.国外培训建筑的案例浅析
  3.1日本“JR东日本”综合研修中心
  3.1.1性质:
  ●主要是培训日本“新干线”和电车的调度人员。
  3.1.2位置及规模:
  ●位于日本福岛县白河市,占地50万m2,其中建筑物面积达6万m2,现有职工200名,其中专职教师100名。
  3.1.3特点:结合企业特点,在功能上设置各类仿真平台,具有完善的现场和事故处理培训场所
  3.1.4启发
  ●建筑和自然融为一体,中心环境优美。
  ●为学员设计出了一条合理明快的活动计划线。
  ●各个可能的场所设计安排了尽可能多的相互接触与交流场所
  ●设立事故展示馆,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
  3.2平安金融学院
  3.2.1性质:
  ●集团下属银行、金融,保险业务的低、中层员工培训。
  3.2.2位置及规模:
  ●位于深圳市观澜镇,占地20万m2,建筑面积7.8万m2,有多间独具特色的学习教室、研讨教室和会议厅,可同时接待学员900人左右。
  3.2.3特点:
  ●以大学校园为规划蓝本,注重室内外空间渗透、互融。
  ●紧邻理论教室设置模拟培训室,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入口大堂设立企业文化形象馆
  3.2.4启发:
  ●通过规划,打破常规枯燥的培训模式,注重在优美的环境中营造学术气氛,对学员打造度假式的培训体现,在建筑空间处理上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建筑设计要点:
  ●合理布局培训行为的功能关系
  ●创造适应企业培训流程的场所空间
  ●从精神层面上塑造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化
  ●适当考虑开展社会公益性活动的可能,企业科普知识的公众普及
  5.主要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
  5.1.培训教学区
  5.1.1.专用教室,其中可以按使用性质分为理论学习教室及模拟实操训练教室。
  理论学习教室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设计,其中有行列式布置,类似于学校教室,适用于常规函授课程,也有圆桌式布置方式,导师与学员不分主次,形成开放的教学,通过小组形式的讨论交流,获取理论知识。
  实操训练教室,用于模拟企业业务操作用房。包括场景模拟、设备实操、现场考核等,让学员从练习、分享、讨论、活动中,更容易掌握实际的业务技能。
  5.1.2.企业发展教育馆,让员工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了解行业发展历史,提高员工企业归属感。
  5.1.3.仪式空间。在员工的晋级考核中,相对应会进行一系列的培训。从开始到结束,一个类似毕业典礼的仪式空间,能够给予员工对培训有一个完整的回顾与总结,增强培训的效果。
  6.选址及功能布局:
  前述提到,培训与教育的区别之一是教育为长期行为,而培训为短期行为,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某种目的的,因此在培训建筑的选址上,有条件可尽量选择远离市区或工作场所,且环境清静的封闭场地,让学员从日常工作的角色中脱离出来,全心进行封闭式的培训。
  7.功能分区、交通组织和建筑布局
  7.1.布局方式:
  企业培训对象基本可分为按部门、工种、职能等进行划分。而不同对象又涵盖所有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的理论培训及实操培训。这就相应产生不同的功能组合。如按培训性质划分,将所有理论教室做集中布置,形成理论教学区,将所有实操教室集中形成实操训练区,在各分区中根据不同使用对象再划分单元,两大功能区通过交通空间及辅助空间连接,这种布置方式分区明确及实用率较高,适合企业构架以职能和行政划分的企业;
  另一种布置方式,则以使用对象为单元,单元内安排对应的理论教学及实操教学用房,各单元利用交通空间及辅助用房连接。这种布置方式适合企业构架以工种或专业技能等划分的企业。
  7.2.多元互动、交流的培训空间
  在常规的功能空间之外,应该尽可能引入交流空间,过去这部分功能被认为可有可无,或干脆在不显眼的地方摆布几张桌椅,名为交流空间,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原因是没有理解学员或导师之间的交流在培训中的作用。培训的讲师有很多是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必须全部参与。他们与下级员工在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交流中,能够打破传统的纵向层级界限,能够拉近双方的距离,更利于换位思考。再者,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在一起交流学习,打破了职能部门的阻隔,有利于打破横向界限。同时,不同地位不同部门的员工在这里也能正确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员工还能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融洽的氛围,协作得以增强。因此,适当的结合互动,交流空间,有助于巩固培训效果。结合前述案例分析,可从以下三方面融入互动的交流空间:
  (1)互动的教学空间。培训讲究培训者和学员的互动,其重点角色既是培训者又是学员。因此在教室的布置上,可移动的桌椅布置、采用小组式的排列方式,或采用圆桌布局等方式,提高学员的参与与体验,都是提高培训效果的有效方法。
  (2.)外走廊扩展平台。通常,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往往一些有争论的观点随着课时的结束,也迫于被休止,学员在离开课室后,也不时在走廊上延续讨论的话题。不妨在走廊的端部或楼梯等交通部分扩展出一些平台空间。
  (3)合院式宿舍布局。
  7.3.加入中心仪式空间,塑造多层次的人性化公共空间
  每期培训之后,很多学员只在脑海中留下一个感觉,"好"、"还行"或"不好",对待培训的态度跟看电影差不多。如何加强学员课后对培训技能的掌握?通过研究了相关案例:如日本JR轨道研修学校和深圳平安金融学校,总结其建筑空间方面的特点:都设置了明确的中心仪式空间,可以容纳小型茶会、交流会、毕业典礼之类的活动,并结合交通安排了多层次、人性化的交流、休憩空间,在课余给学员带来更多交流和总结的机会。而每一期培训完毕后,一个较为正式的毕业典礼,能够给学员从精神上增加对培训的认同,带来更大的收获感。
  7.4.建筑形象
  一个企业,真正懂得培训带来的信息,真正懂得欣赏培训的给学员带来的头脑的改变,与企业自身的核心理念和精神是息息相关的。建筑同样传达这样的信息。在培训建筑的设计中应该关注表达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也是区别于不同建筑的手段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2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