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高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可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物理教学中探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何与当今社会的改革气息相合拍等等问题。世界每时每刻在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根本点之一是改变过去学科教学中“偏重于知识的机械识记,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1】。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物理学科内容的授课课时数明显减少。另外大多数同学可能听人说物理是最难学的科目,一上来就对它产生了畏难心理。其实只要学生讲求一定的方法,学好物理是不难的。笔者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希望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实行开放式教学
1思想开放
现在,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出现了重智轻德,重主导轻主体,重考试分数轻创造能力,重整体统一轻个性特长的教学思想【2】。开放性教学的前提是教师的思想要开放,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深刻理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和内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一切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培养有用型人才,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
资源开放
资源开放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和教师资源。
物质资源方面。学校都建立了图书室,实验室,微机房,配备了电视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但利用率不高,教学开放就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应有价值,要适当安排时间开放图书馆,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寻宝;要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求知识的秘密;要开放微机房,让学生学会操作,并在网上从校内走向校外;要根据学科特点,自觉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棠教育效率,开发学生智力。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
教师资源方面。学校教师大都是经过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具有专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各有专长,各具特色。班级授课制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授课面,为了让学校真正成为每个学生成长的摇篮,应该做到教师资源开放,学校内的每一位教师要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询问任何一个教师,不受年级,班级限制,不受学科限制。再者是教师对象开放,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能者为师的原则,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社会上的能人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对某方面知识已会的学生也可以临时成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小先生”,用学生教学生,这种近距离,平等的交往学习,效果将更明显。
二、培养学生实行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物理没有捷径可走,来不得半点含糊。虽然没有捷径,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新课改笔者总结出了六步学习法,即“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质疑→小结”六个步骤。
上课时主动听课。能注意到课堂要点,善于抓课堂的要点,就是指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上课时,应有意识地注意教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在讲课时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应培养学生善于抓住这些。 课后,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应该注意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时可首先不看教材、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之后再钻研教材、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对知识的掌握形成系统。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消灭“学习中的拦路虎”对学习物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另外,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习的最后一个是对所学知识的小结。小结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纲,将当天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这样可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清晰的脉络,对它的理解更为深入,掌握起来更为系统。
三、重视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在高中物理课中,笔者以为应该实行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3】。笔者尝试了探究式验证的实验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探究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节课时,探究和验证过程的教学设计如下:
提出问题:互成角度的两分力跟其合力具有怎样的关系呢?
2、学生分组探讨探究的方法。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选定优秀方案。如验证性实验方案:①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拉A至某点P。在纸上标出P点,记下拉力F的方向和大小。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拉A至同样的位置P,在纸上记下两个力F1、F2的方向和大小。③过P点用统一标度作出F、F1、F2的图示。学生能设计好前三个步骤就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转换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当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之后,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完成步骤③,作完F、F1、F2的图示之后,我们没有按传统步骤,直接告诉学生力的合成遵循的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没有让学生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而是引导学生将力的图示的三个力的末端相连,再观察图,看有何发现。学生此时能发现连接之后得到的图形像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是引导学生探究的关键点所在,我们通过合理的引导,给学生创造条件,学生自己探索出是平行四边形。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享受探究成功的喜悦,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探究过程:④引导学生将力的图示的三个力的末端相连,再观察图,看有何发现。在学生对合力与分力构成平行四边形有感性认识之后,再介绍平行四边性定则。之后进行下一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过程:⑤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比较F′和F,看是否重合。(大小、方向误差多大)
作为高中物理老师,我们必须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全社会呼唤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所有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育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付克.面向21世纪的教育[M].求实出版社,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 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王护梅.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之浅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2,19(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1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