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课程性质做了这样的阐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就初中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优化的学习空间,渲染一种优美的、真实的、形象的感知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谐地进入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只要新课的导入方法得当、合理、科学,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推进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能启迪思维的情境,才能具有大的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
  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所要达到的归宿。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是衡量一堂课成败的首要标准,教师每上一堂课,自始至终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所以,首先必须遵循教学目标的原则。教师在开讲时,要启发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样就为上好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是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对象不同,导入新课的形式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一定的顺序性,又有一定的阶段性。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既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还要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其三是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驱力。因此,导入新课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这样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而又愉快地迎接新知识、探求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设计的导语是:童年就像珍藏在我们记忆深处的桃花源,有青山、绿水、白云、蓝天、晚归的牛羊、牧童的短笛,更有母亲那一声声悠长的呼唤。童年是浓缩的一段历史,沉淀了一个童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鲁迅先生的童年故事吧。这样的导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的意境,他们自然的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打破课文顺序性的讲授法,提倡学生自由选择语段学习
  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沿袭着课文从前到后的顺序性讲授,这种传统的讲授法的弊病是把学生局限在自己事先画好的一个圈子内,无形中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受到束缚。这恰好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法背道而行。所以在有些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课文的先后顺序,真正使他们拓展思维。如《孔乙己》一文开头便对咸亨酒店大写特写,对于那个社会那个酒店学生是空中楼阁,朦朦胧胧。倘若硬让学生先从乏味的、自己不理解的开头去学,那只能变成“强扭的瓜”了。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语段开始,结果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断腿后的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的情节,即整个文章的高潮部分。学生能把全文最精彩的语段找出来,我认为学生会很认真的自己去探究,也就很轻松的将其它各情节贯穿起来。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
  学生的自主探究需要教师的导航,否则很容易偏离学习重点和难点的航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导航:1、意见分歧处点拨,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对有些问题产生分歧,我们不要简单的充当裁判的角色直接判定谁是谁非,而要从课文的内容、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点拨,使学生自己悟出结论。2、我们提倡阅读过程中的多元化理解,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而置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于不顾,这样不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必然会削弱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多元化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正确的价值取向上进行理解。3、朗读课文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学生的朗读不能很好的表情达意时,教师可进行适时的范读以帮助学生正确体会把握文章的情感,以推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四、师生共同提问,共同解答来完成课堂教学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一项课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它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的锻炼能力,从而掌握知识。换而言之,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
  总之,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新课标刚刚启动,作为青年教师首先应适应课改,敢于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47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