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虞耀君 李华

  【摘要】 现代社会形势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建立此类人才的科学评价体系十分关键。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实际,构建创新创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对各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评价指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我国高校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紧缺。长期以来,尽管各级部门实施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各类高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创新创业型人才,但可以说,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关的众多问题亟待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探索。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评价选拔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对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结合目前社会人才需求实际,其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评价主要从三个指标进行,即知识水平、心智素质和能力结构,其中每一个方面又包括了若干个子指标(图1框架图),且各自所考察的具体要求存在区别。对此框架图中各项指标分别代表的素质能力要求做具体说明。
  图1评价指标框架图
  一、知识水平
  个人经过高校的系统培养,所拥有的知识丰富程度是实现创新创业的充分条件,但并不是必要条件。个人的知识越丰富,知识面越广,知识结构越合理,则其创造力就越大。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知识水平,要包括三个指标:
  1.必须具备自己所学专业培养计划中所要求的专业基础知识。这类知识因不同的专业领域要求而异,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须具备的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与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关的相关知识,诸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应用文写作、国际贸易法律、国际市场营销、报关理论与实务等等众多课程中所要求的知识体系。
  2.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来说,主要是指如法学、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心理学等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必须熟悉和了解市场、社会和企业等内外部环境的法律法规及其运行机制,尤其要熟悉公司法、税法、国际商法,以及诸如国际贸易中所可能遇到的产品相关的如物理、化学等知识。
  3.如何实施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即必须学会如何实施创业管理、如何创建企业等相关的知识,这里知识以《创业学》课程为主导,还辅之以《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商务沟通》等课程中的知识,总之,这类知识考察创新创业人才是否具有正确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
  二、心智素质
  心智素质是个人创新创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辅助性条件,若缺乏这些素质,即使具备再强的能力,也无法获得创业的成功。主要通过四个指标予以评估:
  1.身体素质。其中包括个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创业的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拥有再丰富的知识和创业机遇都难以付诸实践,或至少会影响到创新创业能力的正常发挥。
  2.品德素质。包括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政治素养、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合作意识等。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要求人才除了具备创造财富的专业技能和才华外,还必须具备作为一个企业创办者和管理者所必须拥有的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危机感、正义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等。尽管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应当追求的目标,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再优秀的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也是社会的一份子,必须在国家法律制度框架的约束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商业规则。个人应当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做到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相结合,做到团队中的个人利益实现互补才能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要成功的创新创业,要有主动遵守国家法律规章制度和商业规则的道德意识,主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这样才可能在共赢中实现永续经营、不断成功。
  3.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主要考察人才的基本文化修养以及文化观念等。文化素质更多的是指个人将自己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通过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其一,语言表达能力。这种素质一方面表现为个人口头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另一方面表现为利用书面文字叙述论述观点的能力,体现了创新创业人才对外界事物的认知程度和反映程度,以及其洞察力和逻辑思辨能力。其二,沟通技巧。这是创新创业人才比不可少的素质要求。创新创业人才会面临很多需要独当一面的场合,需要亲自在实践中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与他人共事和相处。尤其是国际贸易人才,还面临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这对创新创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心理人格素质。个人的心理人格一般包括人的各种心理过程、认知能力、行为动机、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态度信仰、道德价值、审美情趣等人格构成要素,这些特征在处理各种问题中的外在体现就表现为心理人格素质。这种素质能反映个人在遇到复杂问题或面对个人利益、他人利益、国家利益,面对公平与公正问题等场景时对问题的处理态度与方式。创新创业人才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若缺乏健全的心理人格素质,是很难做出科学抉择和正确选择的。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锻炼学生健全的心理人格素质是很重要的目标之一。
  三、能力结构
  创新创业人才相比一般的毕业生而言,应当具备更完善的能力结构,所以从能力结构来说,应当赋予其更高的评价标准和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察:
  1.洞察力。洞察力是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敏锐洞察力在寻求商机和科学发现等创新行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创新创业人才的这种能力全靠书本知识是无法形成的,它是一种内在本能,需要经过长期商业实战的磨练,日积月累才能形成。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理论教学学习,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各学科理论知识,并辅之以实践教学,培养自己对宏观微观经济形势以及各种商业环境深刻把握和分析的能力,给自己的商业实践活动奠定理论基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学校提供的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环节;另一方面必须在学校规章允许的范围内自己寻求参与社会实践机会,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真正结合。
  2.决策力。决策能力是管理能力的核心部份,实践证明,创业者决策力的大小会收到决策空间、决策效率、决策理念等多因素的影响。决策空间的大小决定了创业者视野的开阔度、思维的开放度,若决策空间小,思维收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就不可能做出高品质的决策。由于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在决策中即使创业者洞察力再强,思维空间再大,但却因优柔寡断缺乏决策效率,因墨守成规缺乏科学的决策理念,同样无法获得创业发展的最佳时机。对于创业者而言,必须具有收集、处理、分析信息的熟练技能,善于捕捉来自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急,以获得感知,经过科学分析,进而形成理性思维,根据客观情况作出决策,具有高瞻远瞩的能力。这是创新创业人才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
  3.执行力。这一能力考察创新创业人才贯彻企业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这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对于创新创业人才来说,其执行力不仅要求具有积极完成任务的意愿,能做到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还必须具有创造性的完成任务的能力。事实上,也就是个人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创造性的运用于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4.学习力。学习力是指“一个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总和”。表现为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提升自身,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它能动态地衡量创新创业人才综合素质高低与竞争力的强弱。其中,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缺一不可,只有三者都具备了,才能真正符合竞争社会学习的要求,不被社会所淘汰。
  5.领导力。创新创业人才的创业活动要实现持续发展,具备较强的领导才能是成功的关键要素。在创业者树立科学的企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更重要的表现为其在指挥、带领、引导、鼓励自己的团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个人的领导行为和能力必须得到团队成员的敬佩、认同和服从才能获得成功,取得良好绩效。这就要求创新创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正直、公正、恒心、进取等等优秀的人格品质,提高自己的凝聚力,从而扩大其追随者队伍。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还必须具备科学实用的人才观,应当具有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的慧眼与魄力,这是形成核心团队的重中之重。
  6.抗风险力。创业者一般都是第一次开展创业,难免会畏手畏脚,害怕失败。风险往往与收益成正比,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必须具有冒险精神,才能及时抓住获得成功的机会。与此同时,创业中的经营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创业者在面临风险的时候,只有做到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及时总结,科学应对,才不会因害怕风险而错失良机。对于创新创业人才来说,如果不具备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和正确态度,是无法在创业活动中获取收益,所以,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就是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辛涛,黄宁.高校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框架与特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6)
  [2]胡旭微.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4)
  [3]李红光,杨晨.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
  [4]Karl H.Vesper,William B. Gartner.Measuring Progress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7(12):28
  
  注:本文为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2010年)规划项目;江西省2008高校省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编号:JXJG-08-17-1);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10YB336)阶段性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0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