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益创业类社团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亚阳 卢紫捷 何飘文 闫森森

  【摘 要】 在社会问题焦距,竞争激烈,资源减少的情况下,公益创业营运而生,倡导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发展,大学生敏锐的洞察到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一批批公益创业类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社团应该以文化建设来统领全局,以科学管理来良性运作,以理论丰富知识,以实践提高能力,从理论系统,实践系统,管理系统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建立公益创业人才培养的“3+1”体系。
  【关键词】 公益创业;社团;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一、公益创业类社团人才培养的研究背景
   1.公益创业的兴起。“市场失灵”导致人们对非营利性组织提供的社会服务需求不断增强,伴随的是非营利性组织的急剧膨胀,传统资源不断加少,获取资源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剧,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急需提高运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导致社会财富不断集中在私营组织中,公共的社会问题去不断加剧,社会迫切要求企业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SE)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应运而生,它代表了一种新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机制,并且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的发展之道。公益创业活动已经成为世界趋势,它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公益创业活动的不断兴起,使得市场对公益创业的人才需求激增,全球范围内各种形式的公益创业教育和培训计划相继出现在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和公益创业基金会以及商学院,这些教育和培训实践的成功,促使学生、教师,和有关行政管理人员积极涉足这一新领域。
   2.社团发展的背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校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复苏和崛起,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以其鲜明的自发,开放,多样等特点,成为大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团以其特有的形式,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并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校园文化的“晴雨表”,高校学生社团对社会发展趋势,社会潮流,社会热点的把握非常敏锐,在公益创业大势所趋的形式下,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一批批公益创业类社团也先后兴起,他们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培养出了众多的公益创业者。
  二、公益创业类社团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观念对人才培养的精神上的严重制约。
  “有钱人才能做公益。”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表面上是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实际上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消极应对、甚至是无意识的逃避。
  “公益只能是非盈利性。”资源减少和竞争激烈要求慈善组织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来发展,社会问题不断加剧,要求企业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公益创业应运而生,是寻找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平衡发展的道路。尤努斯创造穷人银行,不仅改善了贫苦人民的生活条件也实现了经济效益,而且利润的实现正是格莱珉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不能因为怀疑存在以公益为幌子盈利的自私行为,就因噎废食,不支持公益创业这种新理念的发展。
  “读书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在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这种思想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创新能力的缺乏,生活态度的被动使大学生缺少竞争力,这些都是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对人才培养的消极导向造成的。
  2.学校对公益创业社团人才培养给予的引导和支持不够。公益创业类社团属于新型社团,它们的发展还处在摸索阶段,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机理和形式理解并不充分,参与公益,创业类活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公益创业类社团直面社会问题,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大学生人生目标尚未明确,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广泛参与社团活动,可能造成难以静下心来关注个人修养,参与理论学习,具有一定的浮躁性。针对这些现状,学校需要在价值观和生涯规划上给予大学生适当的引导,避免大学生素质发展不平衡。同时加强社团指导老师的配备,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指导,心智发展给予指引,降低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类活动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3.社团自身原因导致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公益创业类社团发展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会员,同大多数学生社团一样,欠缺人才培养的机制且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1)思想上重视不够,没有人才培养的意识。公益创业类社团追求更多的是参与社会实践,解决社会问题,导致社团在人才上经常出现断层,限制了社团的持久发展。缺乏人才培养意识的社团,往往不能形成鲜明的社团文化,会员素质难以提高;(2)人员更替快,人才培养难见效果。由于社团人员更替迅速,社团成员多为低年级的学生,经验不足,眼界不高,知识水平不够,导致会员的成长有限,社团的发展也难以摆脱周期性的困境;(3)理论水平不够,人才培养缺乏方法。由于社团管理者的经验和知识有限,很难建立规范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法,不能为社团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公益创业类社团需要致力于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使人才培养能够科学,高效,有序的进行。
  三、公益创业类社团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原则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学者王仕鑫,廖云贵诠释了美国学者迪(Dee)对公益创业者的定义,认为公益创业者具有以下基本内涵:(1)肩负社会使命,以创造和维和社会价值(而非个人利益)为驱动因素;(2)识别和不懈追求能够服务于自身社会使命的机会;(3)进行持续创新,不断适应和学习;(4)行为不受当前所掌握资源的限制;(5)体现对所服务人群或社区以及资源提供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查尔斯・里德比特在《社会企业家的崛起》一书中指出,一个成功的社会创业者通常还需要具备这几项技能:有领导力、善于讲故事、深谙认识管理、有远见、能把握机会、善于建立同盟。由此,总结出公益创业类社团培养人才的几个重要原则和方向:
  培养学习性人才:公益创业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学术界没有对公益创业给出一个标准的定义,也没有形成成熟的教育体系。公益创业是一种实践性相当强的事业,只要关注社会问题,有解决问题的理想,就能够找到学习,实践的机会。大学生正是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培养好的学习态度,探索好的学习方法,是自我提升的要求,也是推动公益创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培养社会性人才:所谓社会性,就是亲历社会问题,进行创业实践,学以致用,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公益创业者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我约束能力,他们希望通过长期努力最终解决社会问题并创造社会福利,在实现愿景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培养创新性人才:创新是一种敢于突破,敢为人先的精神,是一种改善现状,用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睿智。公益创业者们很少把自己看成是环境的受害者,而是努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发明新的方法迎接不同的挑战。新时代需要的就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才,公益创业类社团更需要培养成员的创新能力来创造性的解决社会问题。
  四、公益创业类社团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1.公益创业人才培养理论系统的建立。随着学生参与的不断增加和特色活动的逐渐丰富,加之公益创业的理论发展并不完善,社团有限的理论学习资源面临着严重缺乏和日益陈旧的局面,社团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会员的理论培养,导致会员理论水平整体不高。理论学习的缺乏制约了社团人才的发展,理论学习方面主要由网站,书籍和学术研究构成,当今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将公益创业类社团发展的社会政策,理论知识,视频教案,学习资源等动态的集中于一个网络平台,够提高会员理论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扩大公益创业的影响力。通过编写教材,翻译外文书籍,总结国内思想智慧,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是完善公益创业理论系统,理论指导实践的基础。在这些理论资料学习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公益创业者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是必不可少的良方。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通过学术研究,总结学习成果,提出理论观点,既是对公益创业理论系统的不断完善,也是培养人才学习性,创新性的重要途径。

  2.公益创业人才培养实践系统的建立。公益创业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社会问题,离开社会实践谈公益创业者人才培养是不现实的。公益创业类社团的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宣传,形式”,轻“内容,效果”;重“传统项目”,轻“创新项目”的弊端,而且多局限在低年级,同校同校区的范围内,这样的实践活动难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实践能力培养系统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社会活动、竞赛和交流培训。公益创业类社团开展的活动往往都是直接关注社会问题的活动。随着公益创业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政府和高校纷纷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公益创业挑战赛,如Google的“益暖中华”公益创意赛,联想的公益创投大赛,全国高校共同参与的“挑战杯”等,鼓励大学生们说出理想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通过对优秀可行的方案给予支持和指导,调动大学生更广泛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如果只是一味的活动而没有交流就容易陷入瓶颈,导致盲目,交流培训是必要的,使公益创业者在培训中交流,在交流中培训。通过实践系统的建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和网络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人才培养管理系统的建立。目前,公益创业类社团发展缺乏长效的机制,社团章程、机构设置、人事安排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社团发展更多地受社团负责人的个人理念和思想左右,社团的兴亡取决于会长的能力和责任心。管理系统的建立,由部门制和项目制相结合,同时建立明确的考核制度。部门制是社团的基本组织结构,各部门分工明确,建立详细的部门制度,这些职能部门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是提高执行力的基本保障。项目制是组建以项目单位的小组,他们为完成某一个项目而成立。项目小组实行自己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完成活动,项目制打破了职能部门和上下级的限制。部门制与项目制相结合的优势在于,既易于操作,又能够提高效率;既能保障日常规范的运行,又能打破限制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能力。学生社团的管理者还没有很高的理论和知识水平,简单易行且高效的管理制度,是人才发展的前提。
  参与公益创业活动的学生都是具有较高的自觉性,也需要好的考核机制,进行合理的激励和监督。组织行为学中提出绩效=f(能力×激励),激励能够提高成员的信心,激发成员的潜力,适当的监督能够使成员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加有计划的提高自身素质。社团发展的“人治”现象源于社团机制的不完善,这样的社团很难持久兴盛,不能给会员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才是公益创业类社团人才培养的长久之计。
  在公益创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促进大学生更好更快更高效的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将是公益创业类社团发展的重要功能之一。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的黄金期和人格成熟,心智成熟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这些人才,使他们成为优秀的公益创业者,是公益创业类社团肩负的重任。希望公益创业类社团能够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系统,培养更多的公益创业者,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
  
  注:本文系湖南大学国家级SIT项目《公益创业类社团营销运作研究与实践》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1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