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玉霞
【摘要】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过程,这就决定了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掌握知识、探索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研究教法必须与学法紧密相连,二者必须同步发展。选择教法、改革教法都要以此为目的,这才能体现以“教法”为主导,“学法”为主体的相依关系,它们辩证地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法;学法;创造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 更重要的是还要研究“学法”,对学法进行指导,正确处理好学法与教法、非智力因素、学生能力培养等各种关系,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创新能力得以形成。
1 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过程,这就决定了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掌握知识、探索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研究教法必须与学法紧密相连,二者必须同步发展。选择教法、改革教法都要以此为目的,这才能体现以“教法”为主导,“学法”为主体的相依关系,它们辩证地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
例如:学生在学习几何时常遇到的就是几何的定义、定理、性质等知识,这就需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学习几何知识的方法。如学习“定义”, 先要求会完整叙述, 能举出例子, 再要求深入推敲,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 然后进一步要求比较相似概念或容易混淆的概念, 弄清联系和区别。又如学习“定理”,先要求分清条件和结论, 知道定理的初步运用,然后要求能自行证明和分析证题思路,再进一步要求联系有关定理,总结定理各方面的运用。学习“公式”先要求能用语言和字母正确表达,再要求弄懂公式的推导由来、公式的应用及应用的条件、公式的特点与记忆方法以及类似公式的相互比较。因此, 随着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材产生教法变化,学生的学法也必须做相应的改变, 只有二者协调进行,教学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2 处理好学法指导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状态如何,比智力高低更能预测他们的发展, 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学习心理状态趋势影响学习效果,它是一切活动和智力活动的激发剂和催化剂,是促进学生有成效地学习的重要保证。布鲁纳在《教育过程》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慧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 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代替不了的。”并提出“动机原则”、“强化原则”等教学原则来保证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充分调动和发挥。因此,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必须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密切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之前,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点燃学生的热情, 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于上进,变被动为主动。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每点成绩都要给予充分肯定,看到进步和闪光点要予以表扬,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向上的力量,由此达到“愿学”、“想学”、“主动学”的目的。在此情况之下, 一种好的学法才会让学生愉快接受,并发挥它的功能, 才能让学生主动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3 处理好学法指导与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关系
学习能力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率,使学习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它影响和制约着学习方法。因此,学法指导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了学习能力,就有了从事学习活动的基本功。一个人如果只具有很强的能力,没有一定的好方法,那么实现一定目标,难免不走弯路。同样,一个人只注意学习方法的掌握, 而不注意能力的培养,则任何一种优秀的方法也不会帮助其达到理想的彼岸。
能力与方法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能力是方法的基础,方法的掌握又会促进能力的提高。因此,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应与能力的培养同步进行, 密切结合。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总是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一些方法,力求做到细致、全面,能够发现事物的差异,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发展变化情况及趋势等,在这一系列的训练活动中,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4 处理好学法指导与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关系
布卢姆认为, 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课题前的准备机制,比教师的讲授更重要。他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前自学和准备,这一思想是学法指导的目标――教会学生自学, 让学生能够独立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不仅是学生眼前学习的需要,更是他们未来学习的需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获取知识不仅要靠课堂,而且要靠自己课外自学。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指导学生阅读的重点应放在概念、定理、公式、例题上, 钻研教科书,反复消化,进一步巩固、扩展和深化所学知识, 形成学生主动自学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也是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内容。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学习就有了主动性、积极性,并努力追求好的学习方法,尽力采用最优化的学习方式去从事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的学法指导也就能落到实处。教师可以做到精讲,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讨论、练习, 教师辅导答疑,这样传授的知识易被学生接受、掌握和应用,教学任务和目标也就能够顺利完成。
5 处理好学法指导与创造教育的关系
学法指导中,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还得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法解题指导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求异、推理的能力。求异、推理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提高创新能力大有好处。在学法指导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题多变”,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将问题所给的条件去掉一点、模糊一点或采用引申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解决问题;“一题多解”,教师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 尽可能用不同的方法去求解,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在一题多解中, 把“求佳”、“求优”与“求异”、“求新”相结合,更能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发散思维是创造教育的形式之一,它表现在“对问题不急于归一”, 而是提出多方面的设想或各种解决方法,然后筛选, 从而找到比较合理妥善的解法。
收稿日期:2008-3-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