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会信任对中小企业正规融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社会信任这一社会因素已日益成为影响中小企业正规融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的社会信任变量,并采用了广西区内95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对社会信任与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结果表明,特殊信任、普遍信任与结构信任等社会信任分量指标对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社会信任; 中小企业; 正规融资;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0-0075-04
  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二元金融格局,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正规融资,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瓶颈。而在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尽管企业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却同样面临融资难题。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一种顽疾,甚至难以用传统的融资理论予以解释。事实上,融资本身是以一定数量的货币与未来还本付息的承诺相交易的一种行为。这种交易行为不仅取决于金融合同,还取决于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中小企业融资不仅受政策、经济及法律环境的影响,还受到社会信任等社会因素的制约。
  本文采用了2013年4月至9月期间对广西区内南宁、崇左、桂林、百色、贺州、贵港城市的95家中小企业有关社会信任方面的调查数据,运用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社会信任与中小企业正规融资的可获得性进行了系统性实证研究,得出了社会信任这一社会因素对中小企业正规融资影响变量及影响程度。
  一、影响中小企业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社会信任因子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多数是由个人创建或家族组建的,企业主尤其是创业者的个人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行为活动,成为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主不仅要凭借自身的经验和胆识应对各种困境,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还要凭个人的品质和魅力建立起一张以社会信任为基础、以诚信经营为核心的人际关系网。这种关系网不仅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获取外源性融资的桥梁和纽带。因此,中小企业主的社会信任构成要素是影响其正规融资可获得性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信任分量指标的选取
  社会信任产生于某一社会群体内共识和共享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反映了人际交往过程中受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影响的一种社会现象。这既是实现社会群体内和社会群体间合作互惠基本的公共道德,也是市场交易发生和持续的前提条件。企业主对社会关系人的信任直接影响企业主的融资决策,信任度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主融资渠道选择、融资难易程度和交易成本水平。
  为全面了解企业主的社会信任情况,有必要对与企业主有交往的人群进行分类调研。一般而言,企业主的亲属、朋友、业务往来企业以及潜在利益攸关者是反映企业主社会信任的重要衡量因子。其中,亲属分为父母和有密切往来的直系或旁系亲属,朋友分为亲密朋友和普通朋友。通过选取与企业主有交往的人群所持的信任程度、企业主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大小、交往群体的紧密程度、企业主参与的社会活动以及对信贷的认知等24个指标,对企业主社会信任程度和其社会关系网络进行系统性测量。在问卷调研中,企业主的社会信任通过其对交往人群的信任程度进行量化计分,评价采用六级评分制,用1―6进行赋值(表略)。
  (二)数据分析与结论
  1.指标相关性检验
  将95份调查问卷数据导入测量表中,进行KMO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通过KMO测度值大小判断变量间的相关性。一般而言,KMO越接近1,越适合作公共因子分析。通过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可以得到自变量样本数据的KMO测度值为0.712>0.7,Bartlett球体检验概率Sig.为0.000,小于0.05(见表1)。说明问卷中数据指标间有较强的相关性,样本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公共因子的萃取
  在方差分解表(表略)中,特征值大于1且方差贡献率大于5%的因子有7项,且7个因子累计的方差贡献率达到72.87%。这说明此7个因子能够解释所有原设计自变量72.87%的信息,涵盖了大部分的数据信息。
  3.因子含义及命名
  采用社会关系网络及社会信任等因子负载矩阵旋转以解释因子含义,并利用公共因子对全体指标变量进行分类。旋转后的输出结果见表2。因子负载的绝对值决定了因子对所代表的原始指标变量的解释效果,因子负载的绝对值越大,变量被解释的部分越多,则该因子在解释时解释效果越好且越重要。通常认为,负载绝对值大于0.63时,所选择的因子很好,变量的方差能被该因子解释的部分至少为40%。因此本文选用0.660作为解释因子的分割点,并对7个因子进行命名。
  从旋转后的负载值表(表2)可知,因子1上有显著载荷的变量集中表现在企业主对亲朋好友的信任及互助关系上,该因子可以命名为特殊信任,属于来自于“自己人”的信任。因子2上有显著载荷的变量是对普通朋友及生人的信任、社会公益活动三个项目,主要反映企业主对普通朋友、陌生人及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可命名为普遍信任。因子3上有显著载荷的变量是密切亲属的财富状况、与业务往来企业主关系两个项目,主要显示了企业主关系网络内密切亲属拥有财富多寡以及与经济业务交易对象的关系程度。这些关系是企业主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主要经济利益所在,可以命名为网顶,即网络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因子4上有显著载荷的变量是父亲职业、母亲职业两个项目,显示企业主的先赋性社会资本,可以命名为强关系。因子5上有显著载荷的变量是与密切亲属及朋友关系两个项目,主要显示企业主对与自己密切关系的亲朋的信任,可以命名为网络密度。因子6上有显著载荷的变量是密切亲属与密切朋友的最高行政级别两个项目,主要显示了企业主关系网络内亲朋好友所拥有的权力大小、政治地位的高低,反映企业主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的丰富程度,因而命名为结构信任。因子7上有显著载荷的变量是密切亲属数量,主要反映企业主关系资本的多寡,可以命名为网络规模。   (三)变量选择
  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实证社会信任指数对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设模型中的自变量为社会信任及其关系网络,以符号F表示;因变量为是否获得正规融资,以符号Y表示。如果Y=0,表示没有获得正规融资,Y=1表示获得正规融资,该变量为0/1二分类变量。在自变量中,自变量F1、F2分别为特殊信任、普遍信任的因子得分。一般而言,信任度越高,获取融资的能力越强。自变量F3为网顶的因子得分,网顶是先赋性关系及业务交易产生的资本,是网络中最有价值的资源。自变量F4为强关系资本的因子得分,强关系联结着不同的资源,对企业主的融资具有一定作用。自变量F5为网络密度的因子得分,该因子可以反映企业主与交往对象相互了解和信息对称程度。一般而言,与亲朋关系越好,在信任关系网络中相互的信息越对称,获取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也就越强。自变量F6为结构信任的因子得分,用于说明企业主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的丰富程度。自变量F7为网络规模的因子得分,反映企业主关系资本的多寡,影响到企业主关系网络的大小。这7个因子对中小企业正规融资可获得性可能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二、社会信任影响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结论及评价
  社会信任作为企业获取资金的关系资源平台,发挥着资金融通方面的潜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的正规融资可获得性。为进一步分析企业主社会信任对中小企业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利用SPSS工具,采用针对二分类变量的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采用Backward-Conditional进行变量筛选,剔除小于规定剔除标准的变量,最终运行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在最终的回归模型中,剔除不符合规定标准的F4、F5、F7变量,将符合标准的、显著的变量保留在模型中。由此可见,这些具有显著性变量所组成的模型在整体上是显著的(?琢=0.05)。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为:
  Logitp=2.748+1.425F1-1.82F2+1.972F3-1.001F6
  根据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可知,特殊信任、普通信任、网顶和结构信任四个自变量在5%的水平上显著。其中,特殊信任与网顶的系数分别为1.425、1.972,系数符号为正值,预期的假设得到印证。普遍信任、结构信任这两个自变量在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它们的系数分别为-1.82、-1.001,系数符号为负值,预期的假设没有得到印证。
  上述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主的社会信任对中小企业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得到了检验。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特殊信任、网顶、普遍信任与结构信任是影响正规融资可获得性最显著的四个变量
  在影响正规融资可获得性最显著的四个变量中,特殊信任与网顶和正规融资可获得性是正向关系,而普遍信任、结构信任的影响是负向关系。其原因有:
  一是企业主利用亲友的财富资源能提高信贷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保障程度,而与业务往来的企业主关系等形成的企业间的信任恰恰是中小企业内生性互助联保、中小企业信用共同体、中小企业信用互助等融资互助模式的基础。因此,特殊信任与网顶两个变量指数对正规融资可获得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是普遍信任是一种“制度化信任”。一般而言,企业主的信任水平越接近制度化信任,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就越高,但实证分析结果却是负向关系。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尚未形成普遍的制度型信任,尤其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程度不高,中小企业征信系统不够完善,在没有相应的强制性制度约束以及信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为避免风险,会降低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三是结构信任反映了企业主的社会关系及其强度。一般看来,企业主密切性亲朋好友的行政级别越高,可利用亲朋好友的权力越大、资源越多,企业主获得信贷的可能性越大。但实证分析结果却是结构信任与预期的影响方向不一致,其原因是正规金融受国家信贷政策的约束,而中小企业的制度化建设不完善。因此,传统的信任水平越高,受到传统规范约束越强,获取信贷的可能性反而越低。
  (二)强关系、网络密度、网络规模等变量对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反映父母职业的强关系、反映亲友关系的网络密度、密切亲友数量等指数属于企业主的特殊关系网络所产生的信任。从理论上来说,这三个变量对正规融资可获得性应该是正向关系,回归分析结果是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正规金融组织受到正式制度约束力较强,在选择信贷对象时更注重政府的信贷政策、贷款人的信用水平、制度建设等制度性因素。而企业主特殊关系网络相关的分量指数对于企业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印证了企业主的个人关系信任结构与非正规融资、现代社会信任结构与正规融资相对应的关系。
  (三)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的因素说明
  中小企业的融资受到政策、经济、法律和社会诸多因素影响,社会信任因素成为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社会因素。社会信任的构成包括许多因子,由于本文选择负载绝对值为0.660作为解释因子的分割点,因此负载绝对值低于分割点的因子都被排除在回归分析模型之外,未能进入分析模型,包括银企关系、密切朋友数量、密切朋友的财富状况和对信贷认知等。这些因子理论上对融资可获得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调查数据方面的原因,这些因子未能作为主因子对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因此,相对于其他因子而言,这些因子对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不显著。
  三、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建议
  (一)实现中小企业从个人信任向社会信任的转型
  中小企业融资行为伴随企业的成长,其实质是企业的个人信任向社会信任逐步转移的过程。在企业创业及发展初期,企业主的个人信任盛行,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与中小企业成长所依托的宏观政策、法律体系、社会文化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在产权等法律制度尚未健全,以家族、泛家族文化较为盛行的中小企业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基于信任出现的私人借贷、企业间的相互拆借都会增加企业间的交易与合作,而信任无须担保或降低了担保要求,简化了借款的程序与手续,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融资的实现,企业主的个人信任为企业的迅速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由于企业主的个人信任与非正规融资是相对应的,一旦交易或非正规融资范围过大,超出个人信任的作用边界,信任就会失效。因此,在中小企业的正规融资中,制度化信任突破熟人社会的局限性,才有利于更广泛的交易和合作形成。实现从个人信任向社会信任的企业资本转型,是中小企业提升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重要途径。   (二)完善中小企业及企业主的现代社会信任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既有外部障碍,也有内生于企业内部的障碍,其中内部障碍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小企业要提高融资可获得性,必须从自身做起,提升企业主及企业自身的信用和信誉水平。一是要树立信誉经济观念,在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始终恪守职业道德,讲求信用。二是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打造企业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向社会传递企业主及企业的正信息。企业主不仅要积极加入行业协会组织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同时还应主动利用媒体手段向社会传递有利于企业发展及融资的正面信息。
  (三)积极推进金融制度创新
  从创新主体看,我国现行金融制度依托政府的信誉以弥补社会信任不足,正规金融机构因有国家资本的参入而取得了社会信任。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可以采取集权形式,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手段自上而下组织实施创新。随着社会信用体制的建立与健全,社会普遍信任的加强,微观经济主体拥有清晰的产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能力信任和履行社会责任能力不断增强,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承担金融制度创新的成本和风险,为金融制度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诱导型变迁提供可能。从创新内容来看,金融制度改革应立足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征,创新信贷产品和担保方式,采取还款激励机制等措施,建立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应规范发展与不断完善多种形式的、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和需要的、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服务的制度创新性金融机构和企业。
  【参考文献】
  [1] 吴建刚,梁辰希.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3(1):63-67.
  [2] 张敦力,李四海.社会信任、政治关系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会计研究,2012(8):17-24.
  [3] 罗正英,周中胜,詹乾隆.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可获性:企业家异质性特征与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影响[J].会计研究,2010(6):44-50.
  [4] 林丽琼,张文棋,郑境辉.社会资本影响农村中小企业正规信贷可得性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09(9):95-99.
  [5] 陈昆.基于信息的信任――制度的生发机制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7(5):72-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9319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