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雅维
摘要:基于湖南省的剩余劳动力的现状、特点,结合2000~2009年的最新数据,从经济与环境因素、制度因素、劳动力自身因素、农业生产条件因素四个方面出发,选取可能影响劳动力转移的13个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找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显著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引言
据统计,2009年,湖南省城镇人口为2980.89万人,农村人口为3919.31万人。劳动力转移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省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期现象,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积蓄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作为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剩余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我省经济发展,加速我省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展的内在要求。
劳动力能否实现顺利转移,是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结果。但是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多以定性为主,定量分析的指标体系不够全面。另外,对于湖南省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仅仅限于在省内转移的情况,而忽略了转移到外省的劳动力的影响因素。据《湖南年鉴》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湖南省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是约一半人数在省内转移,省外的主要迁入地分别是广东、海南、福建。本文在选取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四个省发展的综合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通过量化四大影响因素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将相应指标的关联度计算出来,分析出影响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显著性因素,并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劳动力的转移。
1.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1湖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
根据《湖南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湖南省现有农村劳动力数量为3017.50万人,其中转移劳动力数量为1210.3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的40.11%。
2009年末湖南省农村从业人员为2759.94万人,从行业分布来看,传统的农林牧渔业仍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从业人员1684.13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61.02%;非农行业中,工业的从业人员较多,占从业人员比重的13.25%。
1.2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根据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上提供的资料显示,湖南省农村劳动力呈现以下特点:
(一)转移劳动力的素质有所提高。2009年,“百万培训工程”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人数为61.1万人,加强了对转移劳动力素质的培训。同时,外出就业劳动力中高中及大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数占劳动力外出总人数的比重由2007年7.9%提高到2009年的15.3%,提高7.4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由2007年的62.6%下降到59.4%,下降3.2个百分点,表明了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二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三产业人数逐步上升。2007年至2009年期间,二产业就业的劳动力人数下降28.79万人,占外出就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由63.8%下降为61.0%。三产业就业人数三年间增加17.89万人,占外出就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由35.8%上升到37.7%,正好验证了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出现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
(三)“离土离乡”模式有所改变,省外就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湖南财政一直大力进行农村综合开发财政投资,2009年,共投入11.3亿元。而且各种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购置补贴的投入补贴额为78.56亿元,促使土地增收幅度增大,使得农民更多地选择在省内转移。
2.指标分析与建立模型
影响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众多,由于统计资料限制等原因,本文选取十二个影响指标(2000~2009年的数据),参考卢亚丽(2005)[5]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以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参考数列,选取城乡人均收入比、平均受教育年限等相应指标作为比较数列,分析在众多的影响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其影响程度最为显著的因素。
2.1指标选取
2.2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在经济因素的5个指标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反映的是城镇居民收入对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拉力影响。二三产业产值在GDP所占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化的进程和所能容纳的劳动力的空间大小。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的比值,反映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释放的快慢程度。农村非农行业产值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也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居民固定性生产原值能从一定程度上衡量农村劳动力本身的经济情况。
一直以来,制度因素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很大的阻碍,制度因素指标主要包括户籍因素、劳动就业制度等因素。本文在借鉴陈宗胜(1999)[12]、金玉国(2001)[13]基础上,设定非国有化率,即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总产值,城市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在劳动力自身因素的两个指标中,农村劳动力数量反映了劳动力数量供给的多少,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教育年限是根据刘巍(2003)[14]提出的第一种办法,以学制年数视为受教育系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6,高中文化程度12,初中文化程度9,小学文化程度6,文盲0。从而核算出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在农业生产条件因素的三个指标中,以农用机械总动力来衡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以劳均耕地面积、有效耕地面积来反映农村的基本情况。
据湖南年鉴上的统计资料显示,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省内转移和向省外转移,而转入的省外地主要是广东省、海南省以及福建省。因而在上述提出的量化的指标中,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之和、非国有化率和城镇化率的核算为该四省(包括湖南省)的平均值,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其指标对转移劳动力的影响程度。其中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数据的核算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其余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湖南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海南统计年鉴以及福建统计年鉴。
3.实证分析
将中国统计年鉴等年鉴上的数据通过计算或者直接取得,将其数据标准化,利用Excel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多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如下:
3.1四类影响因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灰色关联次序
在四大类因素中,农业生产条件因素(0.6992)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经济因素(0.6787),制度因素(0.6441)排在第三位,排在最后的是劳动力自身因素(0.5947)。这样的分析结果是合理的,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省,近年来,湖南省财政支出大力支持农村的发展,包括新农村建设,使得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尤其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促使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促进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其次是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要求的提高促使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来提高收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已经下降到第三位,这与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的自由度不断扩大、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宽松的发展政策是息息相关的,也反映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国情。排在最后的是劳动力自身因素,在前三的都是影响劳动力的外生因素,由此可见,对劳动力转移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外生因素,而非内生因素。
3.2各类影响因素内部指标的灰色关联次序
在农业生产条件因素中,其内部指标的灰色关联次序依次是:农用机械总动力(0.8296)、劳均耕地面积(0.6592)、有效灌溉面积(0.6119),说明在农业生产条件因素中,农用机械总动力是该影响因素中的优势因素,也是整个指标体系中的优势因素。这反映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机械化水平的推广和普及减轻了劳动力负担,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极大地促进劳动力的转移。
在经济因素中,其灰色关联度最高的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0.7858),说明在经济因素中,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最大,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越高,释放的劳动力数量就越多,释放的速度也越快,加速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的关联度也很高,城乡收入差距拉动劳动力转向非农业,正好验证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在制度因素中,城市化率(0.6596)比非国有化率(0.6286)的影响程度要大,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环境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农村劳动力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在劳动力自身因素中,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农村劳动力数量(0.5696)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供大于求的现象,湖南人口数量众多的情况下,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0.6198),反映了劳动力的一般人力资本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但相对于外生因素而言,劳动力的内生因素的影响并不如外生因素带来的效果强。
4.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各指标对劳动力转移作用方式以及影响的关联程度的大小,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在此提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性建议。
1. 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在农业生产技术上的支出,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水平,使得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释放富余劳动力,促进劳动力转移的进程。
2.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容量。特别是湖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具有竞争优势,一方面可以吸引农村低成本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专业,优化产业结构。
3.积极发展民营经济
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吸纳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和主要载体,使之有效地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推动非国有化的过程,特别是发展本省的民营经济,促使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从而减少转移成本,促进城市化过程。
4.消除制度障碍,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从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制度因素在影响劳动力转移的过程正在淡化,历史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度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制度创新成为了必然。应该进行农村产权制度的创新,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保障,可以依法进行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会促使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障碍减少,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得城市化率提高。
5.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教育支出力度
劳动力素质低下,一直是阻碍劳动力流向高收益部门的限制因素。通过加大教育经费的支出力度,强化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可以增加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但是,政府应该针对相应的市场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进行针对性地培训,使劳动力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转移。
参考文献:
[1]卢亚丽.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2005.
[2]陈宗胜.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1,(2):24-28.
[4]刘巍.“人均受教育年限”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J].北京统计,2003,(6):19-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0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