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季鸣 王林
[摘 要]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短缺和低效率,是制约和影响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公共选择理论的演变过程和最新研究动态,分析公共决策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公共选择理提供的新视角与新思路,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品供给 研究
基金项目:此项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7&ZD009) 资助。此项研究也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南京大学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中心” 子课题“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研究” 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定义不尽一致,J・M・Buchana从方法论的角度,认为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是将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研究。丹尼斯・缪勒从研究主题的角度,认为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其研究主题与政治科学的主题是一样的: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学,官员政治等等。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在他们合著的流行教科书《经济学》中从研究公共决策的角度,认为该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决策方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尽管角度不同,但这些定义揭示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二个特点,一是将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集体决策研究,二是研究个人选择与集体选择之间的关系。该理论在涉及到公共决策的领域应用范围较广。
一、公共选择理论及其方法论评析
西方主流经济学秉承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假设,研究市场上的供求行为及其相应的经济决策,把政府行为视作经济决策的外生因素或既定因素,认为在市场上,个人受利己心支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政府干预的动机和目标是利他主义的,超个人利益的,是解决现实中因外部性或公共物品的存在而产生的“市场失败”的重要手段。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行为是由决策者的态度决定的,决策者和市场上的经济人一样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政治市场中的公共选择行为可以与市场中的个人选择行为一样可以纳入经济人分析模式,从而修正凯恩斯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并进而得出可以用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政治上的非市场决策行为的结论。
公共选择理论继承和应用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坚持以个人为中心的分析视角,认为集体行动不过是个体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集体决策过程就是经济人之间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上的交易的过程。经济人假设、方法论个人主义、交易规范被公共选择代表人物布坎南归纳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公共选择理论正是在从这些假设出发通过引入投票、寻租、利益集团等政治变量,大量运用经济学演绎方法和数学模型推理方法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理论引入政治行为的分析,给政治学的研究与经济学中涉及公共部门的分析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对拓宽经济学研究范畴、对促进集体决策代表个人利益,对防范政府失败现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公共选择理论应用较为广泛,成为分析解释与公共决策有关的公共品供给与需求、政府效率、政府项目投资等问题的有力工具之一。
对公共选择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存在缺陷。对经济人假设的批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忽略了人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利他精神,忽视了人的情感和道德操守等因素。但在公共选择理论家看来这种多面性并不会影响他们关于“经济人”假设及由此假设所推出结果的合理性,原因在于这种假设反映了人们的基本行为特点,是社会中所有个体(无论是经济个体还是政治个体)行为特点的统计表现,只要在集体选择活动中的所有个人行为中有一部分实际上是受效用最大化动机驱使,则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非市场选择模型应该是有一些积极价值的。二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公共选择学派认为集体利益通过经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易来实现,对私人偏好的满足是集体活动存在的首要目标。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就得到了满足。而反对者认为,集体利益、党派利益或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后者只有通过前者来实现,单纯追求个人利益只会导致集体利益、党派利益或国家利益受到破坏,从而最终会损害个人利益。三是对公共选择方法的经验证据提出怀疑。在公共选择学家运用公共选择理论解释现实的事例,印证其方法论和理论的同时,批评者们也在运用大量的证据进行反证。例如批评者们通过抽样调查举证多数投票人去投票的原因不是出于自利动机的驱使,而是为了意识形态、自我实现、家庭和党派归属感,以及为了种族、宗教、爱国主义情操等等,进而对公共选择理论提出批评。
二、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农村经济在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产量稳步增加,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然而在农村经济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差距确明显拉大,尤其在公共事业建设领域差距更为明显。这种差距突出地表现为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方面享受的公共服务显著低于城市。
如表1所示2006年中国城市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145.2元,农村为442.4元,城市为农村的2.59倍,占全国70%的农村人口只享受政府卫生投入的40%,农村居民消费的交通、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更是只有城市居民的25%左右。因次,虽然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医保改革等多项改善民生的措施,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就学、就医等问题,但远没有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三、公共选择理论在完善我国公共品供给体系中的应用
以上分析说明,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政策的实行,公共品供给已成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但公共品供给的总量不足、城乡差距加大以及公共品供给的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从西方公共选择理论中,可以得到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启示:
(一)建立完善的公共品的提供的公民参与机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共选择理论为公民参与公共品供给的动机提供了理论基础,将个人利益的关注和满足放到非市场决策的十分重要地位,以满足广大人民切身利益为价值取向,揭示了通过显示个人偏好的公民参与机制在公共品供给决策中的重要性。该理论也同时指出,尽管个人都是自我效用最大化者,但他们却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无法获取和理解足够的相关信息以实现这种最大化,这就是西蒙(Simon)所称的“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在制度设计中,有效的政府应让所有参与集体选择的个体都得到充分的激励,说出他对某一公共物品的真实需求状况,从而使公共品供给的数量与质量,最大限度地接近投票者的实际偏好结构。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理论为这种制度设计提供了思路。根据这一理论,供给层次越高,搭便车行为越普遍,公共品的供给重心下沉才能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以优化公共品的供给,提高供给效率。因此,应对目前我国公共品的供给自上而下的体制进行改革,对规模较小的社区性公共品应该强化其自主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在公共品的供给中的作用。
(二)采取措施限制公共品供给机制中的政府失败行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政府决策人与选民一样都是经济人,政府在干预市场时也存在政府失败,出现决策失误、追求政府规模的最大化、寻租、利益集团的扩张和行政效率低下等现象。这一理论提醒我们在强调公共品政府供给时,一定要注意和防范政府失败。一方面严格控制政府公共品的供给,能交给市场的尽量交给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政府行为的限制。在我国,公式品供给政府失败表现为在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上,重经济建设支出,轻公共品支出;在公共品供给结构上,与政绩挂钩、易见效果的公共品供给过剩,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屡见不鲜,而民众真正急需的公共品如社会保障体系、科技信息等供给不足;在城乡公共品均衡问题上,城市利益集团与农村利益集团也处于一个极不平等的地位,财政支出长期向城市倾斜。公共品支出转移支付中的不规范行为也似乎佐证了政府失败中的寻租理论。
在公共选择理论家们看来,要克服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及避免政府失败,最关键的是要在宪制上做文章(布坎南,1989)。改革我国公共品供给机制必须实现决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以法律和规章将决策规则和程序固定下来,不单纯以领导人的意志而改变,要让决策过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行为的任意性和随意性。适当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品供给机制中,通过竞争使权力分散化,打破政府独家生产或提供公共品或公共服务的低效率垄断。同时,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约束,防止权力寻租和不公正。
(三)加强公共品供给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透明度
从公共选择理论可以看出,信息在个人投票、集体选择及政府失败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经济人成本与利益分析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与最终的选择取舍密切相关。因此,改革和完善我国公共品供给制度一定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信息管理中的客观公正,从而为经济人的选择和博弈带来有效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布坎南著. 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 王艳萍著. 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阿马蒂亚.森的经济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 吴庆. 公共选择还是利益分析――两种公共管理研究途径的比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5
[4] 康宇航. 政府规模优化的经济学分析. 商业研究, 2004;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2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