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倡导和谐的班级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班级管理中,班级工作都强调以制度进行调控,于是形形色色的管理制度应运而生,班规公约比比皆是。笔者认为,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班主任的权威受到了动摇,班级实施和谐管理成为可能。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更多地从学生实际出发,确立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宗旨的和谐班级管理理念。
  关键词:和谐;班级管理
  
  班级工作中,强调制度管理,强调科学管理,这是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提高管理效益的一个重要举措,但这不是班级管理的唯一途径,必须从教育实际出发,积极寻求非制度的因素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来,实现和谐发展。
  在管理上做到制度与非制度的辩证统一,关键要善于区分班级每一时期内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主次矛盾的关系入手,确立目标,然后在管理制度层次上加以具体化。既有针对主要矛盾方面的制度管理,又有反映次要矛盾的非制度管理,二者有机结合,确保管理科学与合理。在这方面,要注意避免两个易犯的错误:一是把管理制度与管理目标混为一谈,以管理目标代替管理制度,结果是对学生抽象要求多,具体措施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形成制度不分的局面。这类失误多出现在刚执教或缺乏经验的班主任中间。二是盲目照搬过去经验或别人经验,导致班级管理制度与班内主次矛盾相脱节,从而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须知客观事物是变化的,班内的主次矛盾也在变化,如果不根据新情况,及时确立新的管理目标和管理策略,找出新的关系的结合点,那就可能本末倒置。
  一、“和谐”管理是相对于“制度化”管理的一个概念
  所谓和谐管理,是指班级管理中,制度或非制度不是管理班级的单一途径,其中的任一方式不再占支配、统治地位。从学生实际出发,确立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宗旨,制度与非制度管理并施,形成默契,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班主任的权威受到了动摇,班级实施和谐管理成为可能
  班主任必须借助非制度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班主任的人格、学识常常让学生敬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所接纳的教育信息要远远大于一个老师提供的教育信息,甚至在某些方面,学生接受、处理信息的技能比老师强,班主任再也不是学生发展的中心轴。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共同进步发展和提高,倡导终身学习思想,积极适应新时期学生的身心变化和发展,知识结构亟待更新和优化,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和能力,率先接受终身学习教育,带头投入终身学习,努力适应学生身心的发展。
  (一)实现和谐管理,师生必须遵循班级生活的法则。
  班主任有义务和权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有权利和义务享受学习和提高学习质量。强调师生真正沟通和理解,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以真实、完整的人格面对学生,真诚地与他们交往,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向,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过程中,班主任应起主导作用,关键在于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转变观念,不能用单一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当今社会中,在信息量和信息渠道方面很多学生优于班主任的现实。
  (二)实现和谐管理,班级制度建设必须从教育实际出发,寻求适合班级发展的切入点,推动班级工作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必须关注班级制度管理中投入的资源(时间、精力等)与产出效益(现是班级管理目标)的比例关系,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加强班级规划的合理设计,确保目标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引作用,推动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的工作中去。在班级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班级管理工作在组织、计划和规章制度的管理作用外,以人为中心,重视非制度因素,即情感、意志、心态、形象等非理性因素的管理,挖掘学生的潜能,形成群体价值观和凝聚力。他强调的是学生全体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内部的活力,围绕班级工作目标和发展目标,通过管理程序不断调控、不断调查、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使学生不断进步,因而具有革新性、创造性、变革性的特征。
  (三)实现和谐管理,班主任必须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走向平等的对话主体。
  班主任对学生的一切差异与缺点、对孩子“公正无欺”的信念与德性,是现代班级管理的必然。在当今这个学习化的社会,人人都要学习,都要充当学习者、受教育者的身份,班主任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下,师生关系应该成为人与人之间新型关系的典范。通过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共处,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解放。倡导这种人文关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同时,也为班级管理的新高度拓展了广阔的教育视野。班级管理过程不再是班主任行使自己的权力的法宝,而是师生对话的平台,是班集体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班级管理将成为学生个体的一种个人行为,具有多起点,多层面和多样性,体现着个体的差异性。
  综上所述,班级制度建设必须从教育实际出发,寻求适合班级发展的切入点,推动班级工作的全面发展;班主任还要必须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走向平等的对话主体;师生必须共同遵循班级生活的法则也才能实现班级的和谐发展。当然,作为班主任还需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实事求是,公正威信。从某种意义上,和谐既是学生给的,也是教师自己给的。
  
  参考文献:
  [1]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粹宜.《班级民主管理的理念与实验》.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
  [3]沙春杰.《解放班主任》.班主任,2004,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36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