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改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兆刚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编号:[2008]-JKGHAGH-651);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编号:B457);国家航空基金项目(编号:2009ZG55021);郑州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编号:7-1)
[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可以通过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构建四化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机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利用实践教学评价新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背景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人力资源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包括未来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人力资源管理规则,重视顾客价值,信息革命对市场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等。
未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当以深邃的目光、敏感的洞察力、严密而又富有逻辑性的推理,构画出21世纪市场人力资源管理的崭新蓝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应当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培养基本要求为新增加的要求,也是基本要求,最具时代性的显著特征之一,它强要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学生要养成以下素质:(1)求实精神: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追求实践的勇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2)创新意识:通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家的成长经历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创新欲望,以及向旧观念挑战的精神;(3)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认识人力资源管理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谐理念处理人际关系,使学生学会用艺术的观点欣赏和发掘管理中的内在规律,增强认识和掌握缈管理规律的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工作的院校,大多数良性机制还不够健全,有的学校课程开发缺少规划论证,脱离学校实际和学生生活,盲目照搬外校做法,绝大部分研究只局限在研究者所教的某一门课程中,很多院校还没有将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更多的还缺乏创造的试验场地,没有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等向,存在抑制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创造习惯的养成和创造个性的发展等等。因此,如何大力倡导并实践创新教育,从而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思想、呵护创新行为的校园创新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已成为现实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推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严峻就业环境下,如何培养出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利于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将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实践能力分解到不同课程,不同教学环节,对相关课程的教学课时、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以满足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设计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0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重视,越来越多的青年纷纷涌向高校,也使各级各类高校在短短十几年甚至几年之间得到迅猛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但由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相对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是有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目前高校的发展主要是以在本科教学评估、大学排名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综合实力为发展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才培养质量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问题。这种现象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21世纪初,教育的滞后性带来的严重影响越来越明显的被体现出来,这引起了整个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全国上下从幼儿教育到高校教育掀起了素质教育的热潮。一时间,数以万计的教育者投身于素质教育的改革浪潮,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做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尝试。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在中学很多系统性研究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绝大部分高等院校,虽然已开始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但具体的激励机制很不健全,相关研究成果较少,目前还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可以直接借鉴。因此,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心里特征和创新思维活动心理过程,从引起兴趣、激起思考、产生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等方面出发,设计出一种更适合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为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实现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效途径,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
有些教育者在比较了国内外各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后,认为我们国家不能采取西方一些国家所采用的创新培养模式的根本原因,是高考之类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制约,人才培养方式不改革,素质教育或创新能力培养就无法落到实处。但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经过长期发展建立起较稳定的人际信誉的基础上形成的,我国现有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国家的人才培养方式,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还没有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这样的大环境,需要教育工作者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共同完成。如何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探寻解决我国人才培养方式和素质教育之间矛盾的突破口,关键是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克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本文希望通过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对解决以上问题做一尝试。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的环境,其思维习惯、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等无不打上时代烙印,如何在创新教学活动中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其内部动机的同时充分发挥外部动机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同样受到内外动机的影响。由于从事科研更有利于自身发展,在教学和科研要付出同样劳动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的教师会选择从事科研工作。因此,任何教育机关如果真正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从各项政策上采取措施,以鼓励广大教师从事创新教育活动,这是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力保障,也是高校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改革需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构建四化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化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学生自主创新、自主选题、设计、实施、分析、自主管理,教师启发、引导、点拨、评估相结合;个性化实践教学根据学生兴趣和社会需求,定制化实验场景、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和技术路线,强调探索性,允许失败并从中吸取教益,差别化培养学生能力、岗位胜任能力,尊重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评价;场景化实践教学将实验室内容模拟场景与实验室外不确定、动态的现实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应变与协调能力;体验化实践教学把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强调学生切身体验、感知、感受社会生活和管理实践,重构知识经验。
构建实践教学新机制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师生两个方面进行,即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从教室的角度就是通才教育模式与专才教育模式或者通才教育与专才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原则,从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将学业成就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三条路径阐述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研,通过研究假设与范围限制,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树立创新信心,激发创造热情,学好理论知识,奠定创新基础,加强创新思维训练,促进创新能力发展;进行创新技法训练,提高创新活动能力。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实践中,优化与专业课程配套的方针模拟实验,单项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综合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并将突破课堂限制,通过实习软件模拟参与控制管理活动、浓缩管理业务、模仿人事管理实践、系统演练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使学生进行课外资助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整合、清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部实训环节的实习目的、内容、要求、方案等,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甄选、绩效、薪酬、培训、职业生涯等内容,面向社会需求,重新设计、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仿真实验模块,沙盘模拟模块,招聘模块,员工素质模块等内容。
利用实践教学评价新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中相关知识以及日常人力资源管理现象为载体,在教学中,运用实验、调查、测量、观察和谈话等方法,对创新教学活动过程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教学实验。整个实验,根据所教班级实际情况,针对创新教学策略、创新技法、学生考核方式等因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进行了验证,考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状况,利用教学案例检验实验结果;开设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智能和创新方法,营造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社会各界应给于大力支持。
四、结语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改革在近几年来受到了各个高校的普遍重视,取得了一定得成果。课程设计与社会实习型相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相对较差,企业因为工资信息,企业人员规划数量等信息的保密,一般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接受了也是走马观花,只让学生接触非专业环节,因此,难以达到实习效果。建立实习基地,校企共同培养型教学实践体系,实习基地所提供的只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最基本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创新型、应用型、研究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难以实现。因此,可以构建分层次、多模块、立体化得动态实验教学体系,综合设计实验层次,以通用能力训练为主题,高效的集成了经管类教学资源,为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实验提供共性的软硬件平台资源,以及共性的基础性实验课程,促进交流和合作,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合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有教学实践体系,解决相关课程内容重复、交叉、课程目标设置不明确的问题与现象,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设和实习收效过低,实践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提高现有实验平台的理由效率和教学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盛群力: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尚风祥: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张跃勤: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生命[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P68-69
[4]布鲁纳:教育过程[M].文化教育出版社,1992
[5]杨汉洲: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学习月刊2007.10. P95-96
[6]闻亮: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02 P101-103
[7]蔺洪杰:加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现代企业教育,2007.01. P70-71
[8]卢珍菊:对完善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02 P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0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