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雅红
[摘 要] 本文深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与内部控制相关关系,对国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找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国外的差距所在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通过构建内部控制制度解决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探讨,并建立基于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内控体系,对改善我国企业管理、加强内部控制、解决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有所借鉴。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内控体系 构建
一、引言
会计信息失真的严峻现实成为会计界沉重的话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我国会计界在社会上乃至国际会计界的声誉。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将会计信息失真的趋势压下去,并将其逐步消除。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将大大降低国际资本市场资本流动的障碍,成为当前和未来国际资本市场相互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要想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必须尽快得到解决,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我国企业中广泛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会计信息与内部控制关系分析
由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的产生源于企业会计信息准确性的要求,会计信息与内部控制天然就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两个因素。
1.会计信息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根据COSO委员会的整合框架,会计信息能够承载各种控制行为从而成为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一,即信息与沟通要素。因而会计信息的产生与有效传递,能够影响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挥。可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信息及内部审计信息)是使内部控制有机整体有效运转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反过来,内部控制各组成要素对会计信息的整体加工过程都能够起到保证的作用。因此,要解决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现代管理学理论,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来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其基本职能包括计划和控制两大部分。计划是制定经营目标以及目标实现途径的决策行为,会计是实施企业计划管理的主要依据;而控制则是对计划执行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纠偏的行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企业控制的前提和保障。因此,从逻辑关系上看,会计信息是实施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内部控制是实现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管理目标的实现而服务。
2.企业内部控制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内部控制对于防止财务报告舞弊意义重大。另外,由于会计核算本身存在一定的可选择余地,同时会计政策、规范和制度也存在可选择性,即使是以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做出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也可能出现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如果企业的控制活动存在问题,比如控制政策设置不合理或控制程序失效就更容易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了。
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国际经验
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失败和公司舞弊指控的增多,财务报告真实性控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就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外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经验对我国企业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1.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对财务报告真实性进行强制性规定
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内部控制评价提出明确的要求,努力将财务报告错误表述的概率降低到一个最低的水平。而目前,仅有2001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评审工作的通知》中对内部控制评审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即要求证券公司根据“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聘请有证券执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向证券公司提交内部控制评审报告。而在其他规范中,没有对管理层进行财务报告真实性提出强制性规定。
2.努力建立统一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目前我国内部控制评价实务中,管理层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一般是参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进行的,内容主要是以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同时兼顾与会计有关的控制;独立审计师内部控制审核业务则是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进行的。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造成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流于形式,没有和财务报告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明显区分开来。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公认的内部控制标准,使内部控制评价有章可循是必要的。
3.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时间范围。在确定我国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时间范围时,应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针对一段时间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在管理层关于财务报告真实性的申明中明确报告期间的范围,对超过一定期限的内部控制评价结果,还需要取得额外的证据来支持最终的评价结果。
4.设计行动指南为管理层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提供指引。我国可以借鉴KPMG等会计师事务所报告中的做法,在单位内部组建由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专门小组,分步骤有计划地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单位可以聘请年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之外的中介机构或有关专业人员协助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重大控制缺陷或重要控制弱点进行必要改进,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信息失真风险。
四、基于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
公司治理、企业产权组织形式、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备性和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另外,企业领导素质、内部审计制度等也是影响会计信息不可忽视的因素,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内部控制体系主体管理,建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制约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在领导、组织、制度、人治等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切实提高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度与认同感,控制环境是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是有效实施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保障,直接影响着涉及到会计信息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需要加强组织规划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提供组织保障,组织规划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再次,需要建立风险评估制度体系及时监测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对风险的关注度紧密相连,建立风险评估制度体系控制是内部控制措施得以开展的保证,也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措施。
2.建立、健全监督及反馈体系,保障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监督及反馈体系主要包括全面预算控制、信息沟通系统、内部报告控制、内部审计控制四个方面。全面预算控制既服务于企业整体经营目标,同时也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有着天然的联系。信息系统不仅处理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处理与外部的事项、活动及环境等有关的信息。内部报告体系的建立应反映部门经营责任,符合“例外”管理要求,报告形式和内容简明易懂,并要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内部报告要根据管理层次设计报告频率和内容详简,通常的高层管理者报告时间隔时间长,内容从重、从简;反之报告间隔短,内容从全、从详。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3.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制度,从内部尽早发现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需要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制度。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是一项死的制度或机械的规定,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趋于完善。内部控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基于此,会计信息质量管理也是一个动态过程,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审视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漏洞和缺陷,及时加以弥补和纠正,确保会计信息不发生“制度性失真”。企业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制度主要内容包括:(1)关注业务的过程和控制的成效;(2)评估活动由管理部门和职员共同进行;(3)一般评估活动经常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
五、结束语
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步骤。一套高效内部控制制度应紧紧围绕公司经营目标,既有重点,又有合法性、灵活性、全面性,明确财务部门相关岗位职责权限,并辅以合理的奖罚机制,以此减少或避免控制不当或过度控制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郭晓梅 唐予华: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信息[J].上海会计,2002(3)
[2]杨会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价[J].理论界,2005(1)
[3]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 [J].会计研究,2005(2)
[4]宋建波:企业内部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何燎原 吴清华:内部控制之理论框架:业务流程观下的重新审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2)
[6]李荣梅: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4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