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化建设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的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高校要想有效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水平,就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创建良好的信息化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本文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背景,首先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现实情况,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现存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为高校实现现代化管理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高校;行政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信息化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己然成为实现大学教育教学使命的助推器,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已经得到广大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认同。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管理人员对信息建设的作用认识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的理解,使得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整体上还不够高。对此,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信息交流和传输平台,才能进一步提高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现代化行政管理平台。
  1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早在20世纪70年代,相关学者就提出了信息化这一概念。简单来说,信息化管理主要是指使用科学的理论、优秀的管理理念和高超的信息技术综合处理各种信息资源,让管理工作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对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实行信息化,主要是指学校在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时,着重强调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建立起信息化传播平台,进一步提升服务和管理效率。21世纪以来,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形成了信息化浪潮,并被广泛应用。当前,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高校积极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大部分高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己经趋于完善,并搭建起了高效的信息管理平台,有效地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2信息化建设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2.1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
  所谓的教育信息化,主要就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让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加快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更新的步伐。线上教育、智慧教育和泛在教育都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技术教学理念,在新时期教学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领域中,发达国家很早就提出了将信息化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将其纳入国家级战略中,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保障其实施。我国在2010-2020年教学改革发展纲要中,也将教育信息化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其中,可见在当今社会要想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
  2.2信息化是实现大学教育使命的助推力量
  高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当今是信息化时代,要想更好地完成大学教育的使命,就要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只有应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现代化管理、才能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当前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上,信息化己经逐渐成为高校治理理念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实现大学教育使命的助推力量。
  2.3信息化管理是高校實行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
  只有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后,高校的工作才能真正步入现代化管理模式,高效管理水平才能根本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管理的规范化,即借助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地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实现办公的自动化,管理层也能及时地获取有效的信息;二是信息处理的智能化,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改变传统的手工处理模式,通过校园网,自上而下地收集有用的数据和信息,比如财务管理、科研管理等,及时、高效地建立数据库;三是文档资料的标准化,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打破传统的手工和纸张记录模式,防止因字迹潦草和保管不善的问题造成失误现象的发生;四是教学资源的共享,在网络背景下,信息资源的使用变得更加方便,各种信息能够实现无障碍交流,比如学科设置、行政划分等模块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资源的自由传输,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甚至不同学校的学生也能借此选择同一门课程。
  3信息化建设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
  3.1信息化构建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思想的指导
  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信息手段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科学、便捷和准确的服务,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近几年,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为了更好地对教育信息进行汇总,都相应地研发出了合适的信息管理系统,比如教务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极大地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在管理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各系统之间信息集成化程度比较低,信息交换的标准不一致,数据缺乏一致性,使得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传递相对比较缓慢,很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孤岛”由此出现。这无疑会造成管理系统的紊乱,各项工作不能及时完成。
  3.2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智能化水平低
  要想加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首先就要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但当前大部分高校及其下属学院都对信息化管理认识程度不够,并未将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有利“手段”,而将其看作是管理“目的”,将网站创建作为衡量其信息化建设实现的唯一标准,而忽视对其使用效率的评定,因此,很多教师,甚至是管理人员都将信息化建设视为“费用高、作用小”的花瓶,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更将其作为一种负担。在高校网站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部门信息更新速度特别慢,而且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总体使用率不高,很多工作仍然需要借助纸质媒介来完成,并未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本质要求。
  3.3信息化人才极度缺乏
  信息化管理不同于传统的人工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更有效地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建设信息化系统能够增加信息数量,进而使处理对象的数量增加,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换而言之,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量并未改变,但是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比较繁杂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处理,让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时间应用于信息处理和分析上,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由于思想比较陈旧,受传统工作行为的影响,他们还倾向于使用纸质媒介,不能及时了解新的技术手段,使得技术型人才比较缺乏。   4信息化建设视角下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对策
  4.1更新管理理念,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
  要想保障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就要更新管理理念。高校领导者要引导教师树立行政管理新理念。大学行政管理系统并非一个单一的技术系统,它的建设需要对人员、设备、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其归结为一个社会系统。高校信息化建设应该始终坚持“一把手工程”,由校领导牵头,统筹全局,不但要持续关注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进程,还要从整体上对这一计划进行系统设计,局部优化不能代替整体水平,要以发展为主要驱动力,逐步实施和推广信息化建设内容,呼吁全员参与。只有提升全员的关注度,才能将信息化建设工作搞好。此外,学校还应成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小组,并聘请相应的行业专家,建立起信息化建设的综合决策和协调机制。在这一过程中,专家主要起到决策支持作用,对整个工作组的工作内容进行统一协调和规划,做到层次分明、内容清晰、工作合理。同时,各级工作部门还要明确职责,确定第一责任人,将内部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2增加经费支持,为现代化管理准备创造的硬件和软件条件
  高校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之前,一定要进行预算工作,合理安排和使用学校信息化专项资金。通常情况下,因为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购置多为一次性投入,在预算制定的过程中软件和其他辅助设备的费用往往被忽视。但是就当前状况来看,一个系统的总费用中,软件费用往往占到半数以上,有的甚至达到80%,这再一次强调了預算制定的重要性。因此,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来确定阶段性发展计划,按步骤实现软硬件设备的信息化。同时,学校还要对信息化项目实行统筹规划和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的运维服务外包机制,提高资金利用率。另外,高校还要成立资金管理工作小组,加强经费管理工作,尽可能地“少说话、多办事”,对每一笔支出都要严格记录,将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避免做无用功。
  4.3构建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用信息化思想解决问题
  高校在建设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整体解决方案,按照“学校统筹规划、各部门分级实施、逐步完善”的要求有步骤地推进工作。同时还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对学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及时维护,尽可能在平台上,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各个学院之间、职能部门和学院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对于学校公共数据库的建设,还要以实现信息准确、高速传递为主要目的,尽可能地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获取基础性、开放性的信息数据资源,建立起可供全校范围内使用的信息数据库,打破“信息孤岛”,增强信息传递的实效性,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水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要想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第一步就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行政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组建起一支技术水平高的人才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得以提升,才能推动信息服务工作朝着精细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71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