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室”的课岗融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我们必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际会计工作岗位中,财务资料的保密性、人员的相对稳定性强、人才需求的有限性使得会计实践岗位与学生实践人数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无法解决跟岗顶岗问题,仿岗已经成为会计专业的主要实践方式。
基于“工作室”的课岗融通教学模式改革,是在出纳实务等实训课程中,通过划分实训小组,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虚拟财务工作室,在工作室内部基于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设置实训岗位,明确学生的岗位角色,通过真实工作任务在各岗位的分解实施来实现专业课程和工作岗位的深度融合。对学生组建的财务工作室,分阶段进行多维度评价。
关键词:财务工作室;课岗融通;教学模式
中职会计专业教育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职业道德好、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实用性会计人才为目标,一般开设出纳实务等实训课程。实训中,由于缺乏会计角色的引导,忽略了对业务流程的强化,学生普遍就实训而实训,没有会计分工意识,没有形成会计工作岗位意识,导致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与会计岗位要求相脱节,影响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
为了有效解决现有问题,我校对会计专业实训课程实行了基于“工作室”的课岗融通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实训课程中,由学生组建虚拟的财务工作室,仿真企业情境,按照实际会计工作需求设置实践岗位,实施中动态调整,以满足学生就业的多岗位需求。近三年我校通过在出纳实务、存货实务、会计技能、会计综合实训等实训课程中的改革实践,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模拟企业会计岗位进行高仿真实训,使学生明确岗位职责,熟练掌握岗位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工作室”形式组建实训团队,并采用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岗位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加强实践教学,营造职业环境,使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职业素养。
基于“工作室”的课岗融通教学模式在实训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一、明确“财务工作室”架构
教师为单位负责人,凌驾于各工作室之上。各财务工作室均设置会计主管(兼工作室负责人)、出纳员、制单员、记账员四个岗位,每组工作任务相对较少的一名同学同时兼任交易或事项的经办人。按会计工作流程及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确定各岗位任务。
二、组建虚拟财务工作室
虚拟财务工作室一般在实训课程所在学期初进行组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指导老师按每名同学的课业水平总体把控,学生有限度的自由组合。各工作室自行商定名称及人员的岗位分工。
学生们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从工作室的命名到选出财务负责人再到人员分工,学生们都饶有兴趣、跃跃欲试,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为了给每个学生全面的实训机会,参照企业岗位轮换情况,按月轮岗。
三、基于工作过程开展实训
指导教师选取校外实训基地的真实经济业务,根据本学期实训任务进行适当缩放,形成仿岗会计核算业务,作为具体的工作任务,由工作室在各岗位间分配任务,按流程操作。具体实施步骤:
1.下发经济业务,各工作室明确任务;
2.工作室内部讨论交流,确定该业务处理流程及各自工作任务;
3.情境展示,按流程操作;
4.总结交流。
如“签发转账支票支付前欠货款”业务处理流程:
第一步,会计主管下达工作任务;
第二步,出纳员填写转账支票;
第三步,會计主管审核转账支票;
第四步,(指导教师参与角色扮演)加盖单位公章及法定代表人签字;
第五步,出纳员持支票联办理转账业务;
第六步,出纳员将支票存根联交制单员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第七步,会计主管审核记账凭证;
第八步,出纳员和记账员分别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应付账款明细账。
工作任务完成后,各工作室内部进行工作流程总结,分析交流处理过程,并特别注意在相关凭证上签名后会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核算中体现牵制,在处理中进行监督。
在按流程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会计工作的分岗核算,熟悉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求,掌握会计核算流程,并在角色扮演和定期轮岗中,熟练掌握各岗位技能。
四、评价考核
评价考核采取阶段评价和结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阶段评价的周期为一个月,与学生进行轮岗实训的周期相吻合,学生完成一个岗位的实训,即对其在该岗位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包括个人自评、小组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每个学生当期在某一会计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也涉及到对工作室各成员的综合素养的评价,在严谨认真、脚踏实地、学习态度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考核。将以往实训课的学期末评价分解到各月,能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各会计工作岗位的工作业绩,在短期内看到学习的成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和所在团队的学习积极性。
结业评价是对学生在学期内实践的全部岗位的综合评价,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总结学生各个实践岗位的职业能力。为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我校在结业评价时,引入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专家,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
在评价中还实行“以证代考”制度,以学生参加市、省、国家各级技能比赛的获奖证书抵顶或增加相关实训课成绩,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会计专业通过基于“工作室”的课岗融通教学模式改革,解决了实训课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中,仿真企业情境,上课就是上岗,作业就是项目,项目的完成情况就是作业的成绩。通过组建虚拟“财务工作室”,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操能力,毕业生在企业就业过程中表现良好,成为“送得出、用得上、留得住”的技术骨干,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好评。 为了深化会计专业内涵建设,学校以本校专业教师为基础,以外聘企业兼职教师为助推,成立会计咨询服务中心。会计专业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为学校创业园有限公司提供会计核算。经过模拟企业项目的综合实训,教师的岗位能力由软变硬,专业技能显著提高,自信心也日益增强,成就感和满足感又激起浓厚的教、科、研兴趣,以前写论文语言空泛,现在不仅言之有物,而且有切实的体验,教研成果丰硕。
会计专业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師专业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的同时,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面向社会,积极对接行业、企业、学校、事业单位和社会需求人群,开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培训服务,不断拓展培训功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基于“工作室”的课岗融通教学模式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实战”水平,技能大赛屡获佳绩,在国家、省、市会计技能大赛、税务技能大赛、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在“实战”中检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
五、结语
基于“工作室”的课岗融通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善于组织实践性教学。教师不仅要做理论上的双师,更要做实践中的双师,有必要走到第一线的工作岗位上进行锻炼,把实践经验和用工信息带到学校,真正实现校企融合。
学校应建立与企业的联系与交流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地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跟岗实践,让教师在企业实际工作中掌握本专业较新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满足实训课程的要求。
会计专业实训课程基于“工作室”的课岗融通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有充足的实训项目作为教学的基本保障,这些项目应尽量采用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而不是凭专业教师个人喜好自行虚拟的项目。只有通过真实项目的分析、操作,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会计业务实际流程,真正了解和熟悉企业的工作情境,真正地实现“零距离”就业。这就需要进一步扩大专业影响,将校企合作真正做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耿金岭.企业财务会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2]朱盛萍.基于“岗课证赛”四融通的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3 (6).
[3]马谦.高职财会类专业“岗证融合”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纳税,2018.19.
[4]高丹.高职会计专业“岗课证赛融合”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以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6 (17): 4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89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