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财务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行业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去适应新环境、新技术,会计行业也不例外。目前在智能财务的大趋势下会计岗位要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陆续出现在财务工作中,向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挑战。本文对现阶段高职会计的培养现状做了总结,并对新时期智能财务对人才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智能财务;会计专业;改革;创新
2016年,从AlphaGo“人机战争”开始,人工智能成为热门话题,逐渐渗透到金融领域。2017年,德勤开发并应用金融机器人“小秦人”,其次是金蝶金融机器人“小K”。财务工作较之以往传统方式效率和精度都高得令人惊讶。近几年,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财务领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财务已成为财务领域的主流趋势。面对金融机器人等新生事物,作为中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搖篮,我们高校必须正视这一挑战,积极转变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把被动变为主动。
一、新时代智能财务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一)智能财务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智能财务的特点是对财务管理理论进行建模,将数据导入数据仓库或通过智能匹配分析数据仓库中的现有数据。快速获取业务管理诊断报告并形成业务决策提议。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智能金融的理论和实践刚刚起步,但它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助于企业决策。
智能财务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它的智能流程贯穿在财务流程中,包括三个层面:首先,它的基础是建立于一个智能化的共享平台,以实现商业和财务一体化。其次,它的核心是一个智能管理会计平台,促进商业智能化。第三,它的发展趋势是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
(二)智能财务对未来会计行业的影响
1.智能财务将会大大减少会计职位的数量
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刘勤介绍,智能金融财务正在追踪金融财务计算机化和金融财务信息化。信息技术是财务金融领域的一个新阶段,是未来会计行业的重要研发方向。与前两个阶段不同,金融财务智能更多地是关于智能知识的处理,即关注知识的管理和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智能财务,通过人与机器的有机合作,组织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扩大,扩展和部分取代财务人员的专业活动。
事实上,中兴通讯已成功将“中兴云”发展成为全球共享服务中心,负责全球80多个国家的会计业务。这些只需要300名财务人员,与原来相比,财务人员减少了数倍。然后海尔建立云共享中心,逐步将基本财务人员的数量下降了80%左右。华为在全球建立了7个区域账户共享中心。先后,平安,金蝶,万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国内外知名公司建立了共享服务中心。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和财务共享将大大减少传统会计职位的数量。
2.“核算型”会计不得不转型为“管理型”会计
中石油CFO张少峰认为,5G的到来将进一步支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未来的重复机械工作可以通过机器人完成,例如共享财务,资金管理,会计报告等,但预算和分析,管理报告和预测决策不容易被替换。未来财务将进入“人机交互”的新境界。
在新技术时代的背景下,为了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越来越重视内部成本控制,绩效管理,投资和融资决策,企业并购和价值管理。公司的战略规划与价值管理越来越依赖于运营中的财税数据,依靠财务人员在整个流程中参与公司管理。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会计行业正朝着跨界和整合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未来会计人员必须从传统的“核算”会计转变为创造价值的“管理”会计。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不足
(一)人才培养目标已经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过于陈旧,虽然有的学校也在每年修订方案,但培养目标基本都是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知识要求重专业理论,能力要求重专业操作,素质突出专业技能。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际就是培养核算型会计人才,显然落后于当前新经济新时代飞速发展的要求。
根据过去三年的就业数据,会计学生的就业率呈下降趋势。虽然很多学校表明专业就业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就业方向可能是销售或其他,真正在会计相关岗位上就业的比例能达到60%就已经算是很理想了。从目前的国内环境来看,就业压力普遍较大,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熟悉基础会计技能,它还需要了解投资和财务管理以及业务处理,整合财务资源的能力正变得越来越突出。
(二)课程体系设计不完善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文化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拓展课。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核心课程比例过高,通识能力与职业道德素质课程不足;2.实践课程强调专业技能,忽视其他技能;3.过于重视“课证融通”,单方面追求考证合格率;4.课程过于稳定,不符合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所有这一切都过于局限在专业技能领域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技能与综合素质的训练,一旦在非会计岗位就业或某些工作中出现突发状况或超出专业范围的业务,往往不知所措或者无法应对。
(三)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法较少
现阶段各大高校中还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按照书本上现有的知识来教课,学生也只是学习有限的书本知识。教学课程比较单一、教学方式流于形式比较程式化,信息化技术运用较少。课堂上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缺少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尝试,微课和MOOC为主。因为制作微课和MOOC都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更不用说前沿的云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老师们大多不愿意创新教学方法。在会计教学中,除了教师较少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外,对应的信息化会计教材也严重不足。 (四)校企合作難以有效落实到位
由于缺乏政府支持、缺乏有合作动力的企业、加之学校满足企业需求能力薄弱,目前,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难以有效落实到位。企业虽然也承认与学校合作可以更好满足人才储备的需要,但因为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直接效益,所以合作的意愿始终不够强烈。就算部分有合作意愿与实际行动的,合作的范围也非常有限。大部分合作单位来自于教师或领导的亲戚朋友关系,以停留在形式上的合作协议为主,徒有合作表象少有实质性合作内容,更不用说长期稳定有效的合作了。
三、基于智能财务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一)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对“价值创造”金融财务一体化工作人员的需求,高职会计人员的培养目标要重新定位。会计专业应培养适应当地中小企业,财务税务中介服务和金融服务需求的管理会计人才。“价值创造”的能力建设应包括学生的系统思维,广泛的商业洞察力,企业管理经验的积累和决策能力以及成本管理财务分析能力。
为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高职会计教育需要重建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体系与教学手段方法等。
(二)重视业务与财务融合,重新设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高校课程设置脱离实际应用,课本理论知识比较僵硬。缺少贴近现实的实际动手的课程,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会计岗位的真实工作,比如;怎样去记账、怎样去报税、准确及时的了解国家各项税务的要求等现实工作内容、亲自去动手编制会计报表。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总会遇到书本上所没有的困难。学校要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增加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加强人工智能的涉及、增加国家税务基本的法律法规学习、更加深刻的了解统计学的课程。课程设置要紧跟社会发展潮流,要不断更新教材增加实践课程。不能死学课本上现有的知识点,要密接结合新时期教学工具的更新。及时更新教学知识把最新最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学生,要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新设计会计课程体系,要做到四点:1.缩减专业核心课程比例,增加通识能力与职业道德素质课程;2.实践课程强调专业技能的同时,不忽视其他技能的培养;3.重视考证课程,但要避免片面追求考证合格率;4.课程要与经济和技术发展同步,不要过于追求形式上的稳定,适时增加计算机与信息化课程以及财务业务协同处理课程。
(三)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广泛运用信息化技术
积极引入双课堂,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广泛运用信息化技术。双课堂是指外部课堂与内部课堂,内部课堂要求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会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邀请社会上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传道解惑,以专家自身经验来真实的传授学生知识。要做到实践教学双进行,辅助和体验课程共同实施。校内教室和校外教室共同培养的方式,加大学生的实际工作体验和模拟教学。专业导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智能时代学生获取信息不仅仅是依赖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开发多种形式的精品在线课程和实践教学云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翻转课堂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动态中学习,让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职场的乐趣。
(四)政、校、企三方联动,寻求有效的校企合作
学校要增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给在校的大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近距离的接触真实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去弥补书本上知识的不足,把课堂上学到的专业技能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互相弥补不断完善。在实践的工作中学到的技能与书本上学到专业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有些问题是书本上没有的。只有亲身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才能发现现实中的问题,去完整的走完流程熟悉会计岗位的重要节点,提升专业技能。
有效合作前提是处理好政府、企业、学校三者的关系。首先,通过政府领导,推动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与约束机制,引导校企合作。例如,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规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权利义务,制定管理和奖惩办法。其次是企业层面,要让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来,使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使学校和企业双赢。企业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由企业制定就业标准和专业能力标准,参与教学过程和教材编写。最后学校层面上,在制定培养计划时,有必要提高企业的调查研究力度。调查企业对会计岗位的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要求,建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围绕人才发展目标和工作要求的课程。教学过程应与企业合作,融入企业文化。使企业乐于与学校合作。
四、结语
虽然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可能对会计行业带来相当大的冲击,现阶段会计人员也不必产生过度恐慌和焦虑,毕竟计算机和各种辅助工具还是需要人来操作完成的。人工智能不会完全替代人工会计。只要在历史发展潮流中积极应对开拓进取,不断去汲取新的营养,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就一定能够成就自我,也必然会是自我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汶德.大智移云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09).
[2]刘潇亭.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10).
[3]庄梅.现代学徒制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 (34).
[4]魏婧.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6 (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31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