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全面预算管理如何实现国企的经营目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凸显了预算工作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其中涵盖了详尽的业务形式以及科学的管理流程可以根据国有企业的需要开展综合的管理活动,是一套完整、全面的管理系统。现阶段,新的经济增长形式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越加紧密,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作用以及认识方面的必要性愈加凸显,大多数国有企业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然而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是不应被忽视的。本文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如何实现国企的经营目标展开了探讨,旨在找出科学的决策方案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经营目标;实施策略
全面预算管理的进一步实施需要国有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支撑与引导才能实现,通过这一管理形式的开展可以使国有企业对今后的经营环节和复杂的财务工作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使他们更加全面、科学地进行筹划与细分,针对重点问题重点跟踪监控,针对预计完成目标与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地比对与分析,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改进经营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使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达到一定的平衡,是协助管理人员高效开展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从而使国有企业远期战略得以实现。
一、国有企业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内部对预算管理的理解存在偏差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經济发展的支柱行业有其重要的价值,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变革应随着时代的变革以及经济形式的发展而有所转变,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淘汰,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一项必要的管理手段,应引起国有企业的重点关注也是值得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下大力度关注的工作内容。现代国有企业大多涉及到了集团化管理,这就要求各个下属企业运用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能力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然而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性容易在资源以及资金的拔付等方面得到优待,他们对经济增长方面的意识以及远见认识较为薄弱,也缺乏一定的紧迫感容易导致预算管理工作的疏漏,因此无论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还是具体实施工作的开展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无论是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工作人员,都认为预算管理涉及到的只是国有企业内部一小部分人或者只局限于财务管理人员,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以及行动力明显不足,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也往往通过一个模糊的概算敷衍了事,因而无法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实现预期的经营目的。
(二)预算目标的设定与实际情况不符,科学性不强
要想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标准应先从预算的构成进行分析并找出关键点,才能更好地落实下一步工作。全面预算囊括了业务、财务以及专项预算三个大的模块,其构成要素决定了预算编制的整个过程。国有企业可以将其长远的战略规划与经营方向作为开展预算活动的基础并进行预算编制,因此预算目标与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这二者之间应是统一、协调的,一旦出现偏离则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难以最终实现。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不能仰仗某几位财务负责人或是某几个核心部门开展全面的工作,而是需要国有企业内部提供一个可供全员参与的基础环境在深入研究业务发展方向与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的预算活动,仅仅依靠几名财务人员依照经验制定目标或是闭门造车,最终搭建起来的预算目标既不合理、不科学,也无法在后续的执行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预算效能。
(三)预算制度不完善,管理形式流于表面
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将全面预算管理当成了一个制度加以实施,然而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却并未将其当做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加以运用,从而造成了制度整体架构的不完整。预算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了组织、编制、分析、考核等不同的步骤。如果在某一方面存在缺失或不足就容易导致许多后续问题的产生,一些陈旧的预算流程以及简化的流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在控制以及考核等方面更是无从谈起。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着预算管理的最终效果,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在这一方面存在管理的缺失才导致了预算管理权利责任的模糊,从而形成了松散的管理局面。与此同时,考核环节的随意性和执行力度的不足也给国有企业内部的实际工作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内部不重视这一问题导致随意调整支出金额,不按照预算标准执行与实际情况相脱离的问题比比皆是,全面预算管理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形式,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国企经营目标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完整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全面、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是国有企业实现预计经营目标与战略规划的前提和保证,针对这一情况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部门应结合国有企业现有的发展思路与综合情况构建较为完备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使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找到科学的指导依据全面执行下去。这就要求在搭建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针对组织活动以及执行制度做出最全面的设计与预估,并在编制制度、调整制度、考核制度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调整,在覆盖些国有企业所有业务的同时将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贯穿到整个流程之中,从而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国有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框架的搭建需要由决策机构、工作机构和执行机构三个层面组成。国有企业内部领导人往往可以针对国有企业的重大事项做出最终决策,对于重大的预算管理决定以及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进一步落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机构和执行机构则可以根据制定的标准从不同的维度共同参与实现国企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与时俱进,建立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
时代在发展国有企业内部无论在管理理念还是预算管理的具体化实施方面更应符合现代的信息标准才能做到与时俱进、高效发展。在接受国有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引入更加科学化、高效化的信息化综合预算管理平台是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的重要手段,信息的便捷化流通与专业化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信息传送的效率以及质量的大幅度提升,通过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起信息传递机制,促进信息真实度与透明度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程度。国有企业内部各个分支部门的经营管理情况都集中在了信息化综合预算管理平台之上,无论在数据的容量、精准度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等资源较为丰富,从而有效提升了预算管理工作的交通,与此同时,这一平台的构建也给财务部门收集不同部门的财务信息提供了好的途径,从而保证了财务报表的科学化编制,实现了财务决策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三)结合现有情况,优化预算编制的全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凸显了预算工作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其中涵盖了详尽的业务形式以及科学的管理流程可以根据国有企业的需要开展综合的管理活动,可以作为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绩效提升、实现国有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管理利器,也可以作为进行风险防范、对抗潜在危机的经营手段,对于国有企业的稳步发展与改革创新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各部门不同职能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能保证预算编制工作朝着全面化以及可实施性的目标迈进。在此基础上不应忽视预算管理思想,通过多个方面进行宣导与渗透力求使国有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能肯定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以及主要作用,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管理内容更好地开展具体工作,使总体预算目标朝着良好的轨迹运行下去。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应从多个维度对市场环境进行正确的评估与分析,以防出现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与国有企业外部环境脱节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国有企业开展预算编制的整个过程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外在的情况以及新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调整,使处于不同阶段的预算目标与实施过程能够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化与均衡化。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预算管理形式既可以作为经营管理中的重要要素在管理活动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远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又可以以此为拓展媒介给国有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共同参与的活动空间。广大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应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价值,运用好的策略推动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参考文献:
[1]吴小蕾.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国企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金融经济,2018 (14):190-191.
[2]刘志华.全面预算管理在深化国企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会计,2018 (10):14-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75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