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数字化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需要结合时代需求,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双创型复合人才,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数字化发展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探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数字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创新创业;数字化校园;高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4.091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4-0-02
  0     引 言
  创新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进步的源泉,要实现创新,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培育,近年来,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话题。然而,长久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上,“麦当劳化”,拿来思想盛行,鲜少考虑到“中国元素”;在实践形式上,也不注重对教育模式内涵的发展和创新,而是集中形式,给教育活动贴上各种标签,如,将兴趣小组构建称之为研究性学习;将第二专业开设表达为人文素质教育,盲目建设各种实训室,这种为了创新而开展的创新,成效并不理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数字化开始发展,在2000年,国家提出要采用数字化模式推动教育领域发展,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我国高校在数字化建设上,已经从传统的信息化、网络化,转化为数字化、智能化,建立了集齐网络实验室、多媒体教师、数字图书馆等在内的数字化教育模式。如今的98后、00后大学生,他们从小便生活在信息通达、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于数字化知识的学习和接受具有先天优势,将高校创新创业与数字化发展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让创新创业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高校创新创业数字化发展的困境
  1.1   忽视了实践能力培养
  在高校创新创业活动中,实践占据着重要地位,尽管高校在创新创业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实践内容,在活动模式上,过于倾向理论,课程内容也只是简单地将专业知识嫁接在创新创业内容中,缺乏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深度融合。在创新创业活动上,依然以辅导员、学科教师或者就业指导部门教师为主,而不是兼具实践经验和理论能力的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也缺乏科学的教师筛选机制,现有的指导教师普遍缺乏实践能力,也缺乏与之配套的社会、学校教育辅助机制。
  1.2   创新创业活动模式單一
  在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活动开展上,依然以“资源+平台+PC”的传统模式为主,不管是视频网络内容,还是实体课程内容,都尚未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创新创业活动,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主体性也未得到充分凸显,在具体指导内容上,以通识选修课、视频网络课程为主,很少将专业教育内容与创新创业活动细化结合。同时,创新创业活动还是以学校为主体,没有将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实践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没有充分借助数字化、现代化技术来培育创新性人才。
  1.3   数据库建设乏力
  数字化教育,需要以信息化数字技术作为基础,纵观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数据库建设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数据库资源结构不合理,数据库的内容集中在单一视频课程上,缺乏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创业趋势、产业动态以及法律法规。同时,数据类型冗长、更新速度慢、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创新创业资源共享上,技术标准差异大、建设主体多,平台使用不当、数据库重复建设的问题普遍存在,学校内部各个学院之间的数据缺乏行之有效的共享渠道,容易出现信息壁垒,不利于学生获取创新创业资源。在校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不通畅,给创新创业数字化活动开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2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数字化发展策略
  大学生是新思想、新科技的前沿群体,他们活力年轻、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关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涉及品质、体力、信仰、技能、知识、实践等各个方面。创新创业活动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具有先天优势。创新能力培育是一项非常广泛、复杂的内容,基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高校创新创业的数字化发展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2.1   构建数字化指导体系
  将数字化指导体系的灵活性、开放性、高效性与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是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的一项必要举措,具体体现在教师选择、指导内容设置以及辅导机制构建上。在教师选择上,要坚持内外结合的模式,对于校内教师,构建完善的选拔机制,选择出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并通过数字化技术消除时空之间的差异,实现教师资源共享,通过短期交换学习、远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接受其他高校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的帮助。在指导内容的设置上,要寻求理论和实践之间深度融合,抓住互联网等新生事物,重视案例教学,特别是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案例内容。在课程形式上,将实体课程、网络课程结合。实体课程是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实现创意激发;网络课程,则偏向于创新准备和知识传授。将校内和校外内容相融合,遵循小而精原则,将其融入学生既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提高他们对于指导内容的接受度。在辅助机制上,构建出高校、企业、政府一体化的教学生态网络,通过商务洽谈、研讨会等方式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对于高校,应该以数字化技术作为中介平台,利用政府和企业提供的资源来促进创新创业活动数字化发展。在这个生态网络中,政府负责提供资金、政策和场地上的支持,企业则提供实践经验、校外导师的支持,相互辅助,构建出产学研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项目咨询、风险分析等服务。同时,加快拓展探究性、自主性实验、实训课程,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动手能力,也可以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2.2   在数据整合下提供创业资源   目前,创新创业数据库建设存在内容滞后、资源缺乏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还要从信息更新、数据资源共享、数据类型完善等各个方面来着手。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创业学习资源包括课件、案例、多媒体素材、信息化学习工具以及文献资料几种类型,除了信息化学习工具之外,其他的资源大多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经过简单的加工和利用后即可投入使用,对于信息化学习工具,则需要将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和信息技术相整合,这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创业活动的一项有效手段。为了解决数据资源繁杂、冗余的问题,要加强数字资源的科学管理,对此,要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与管理。对于信息更新,要设置专人负责,追踪创新创业的变化趋势和行业动态,及时对数据库信息进行整理、更正和差错,将信息资源库与创新企业、组织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和国外组织相结合,为创新创业资源更新提供有益的外部力量,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互联网,提高数据更新效率,形成固定模式,让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常态化和规范化。此外,在数据资源共享上,还要从内部共享、外部合作、技术标准等几个方面着手,树立起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意识,由政府负责引导,形成利益带动、用户生成、多元合作的资源建设系统,打破学校、企业、政府之间的信息孤岛,做好数据库建设的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工作,统一标准,保障数据库之间能够实现兼容。
  2.3   构建数字化校园的指导模式
  针对当前创新创业活动的现状,还需要以数字化教育建设为契机,引入泛在学习、翻转课堂、创客教育等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泛在学习即不管在何地、何时,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智能手机进行学习和探究,泛在学习对于数据接收装置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高校需要加强这一方面的投入,根据数据资源获取需求来构建统一接口,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实现推送精准化和检索便利化,降低学生对创新创业资源的获取难度。翻转课堂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前观看视频,在活动中,对问题做出讨论、分析和解决。翻转课堂实现了活动逆向创新,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运作模式上,需要将自主学习纳入创新创业活动中,让创新创业活动能够集中开展,学生在课前的闲暇时间,可以利用数字化渠道开展数字学习,在创新创业活动中,通过教师引导来探索、解答。创客教育即为学生营造出有助于创新、创造的环境和机会,通过信息化资源和工具,將学习活动融合在创造过程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创客教育离不开技术依托和支持。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创客教育,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需求来打造创客空间,让创客空间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支持。这种崭新的教育环境以校园网为基础,主要任务是提供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同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立体化的知识来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帮助学生建立独立思维意识,激活他们创造的火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新的学习环境适应了青年活泼、好奇的天性。
  3     结 语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如今,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的诞生,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需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教育体系构建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支持,也构建出数字化校园指导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谭正航,尹珊珊.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校企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2).
  [2]熊伟,陈国华,张文,等.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
  [3]刘黎.基于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建设的探究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3).
  [4]丁益民,周斌,杨昌平.物理学人才多元化协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物理通报,201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86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