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资产管理信息化与财务管理发展趋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政府单位、事业单位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固定资产与价值将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如果在管理工作上缺乏对其科学有效的管理,将可能因此造成单位固定资产流失,进而影响到财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使得单位财务管理受到影响。基于此当各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提升单位资产核算、资产管理质量,促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对资产管理信息化做简单的概述,然后分析资产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之处,并对事业单位传统资产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展开分析,最后基于资产管理信息化,提出应用策略和财务管理发展策略。
  关键词: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财务管理;会计核算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各政府单位、事业单位为促进高效化办公,提升办公效率,为人们提供更为良好的政务服务,新增设较多先进的办公设备。也因此使得这些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数量和价值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且品种项目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此种情况下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逐渐无法适应新时代资产管理的需要,建立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优化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表现出较高的重要性[1]。因此本文重点围绕新时代背景下资产管理信息化、财务管理的发展展开研究。
  一、资产管理信息化
  资产管理信息化主要指的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来系统化管理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主要将政府单位、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作为管理对象,利用数据库技术、云平台技术等完成对单位内资产储存、运行、维修等实时数据的处理,从而实现对单位内资产的系统化管理。同时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也是单位编制年度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的重要基础,能够有效促进单位内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对资产数据的动态化管理,不仅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而且能够促进单位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获得更高的效益,充分发挥资产的价值[2]。
  二、资产管理信息化优势分析
  在资产管理上引入信息化技术,表现出较多的优势之处,利用信息系统数据录入、更新的及时高效性,对单位内资产采购、应用、维修、回收等信息数据进行动态化管控,由此能够让资产管理变得更加准确。将资产管理信息化与传统资产管理方式进行比较,其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优势之处:
  (一)表现出较强的动态性特点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最为显著的特点便体现在数据应用上面,各项管理工作开展更多的依赖于数据,通过数据来做出评价,对管理中不足之处做出改进。同样在资产管理信息化中也主要基于对数据的管理,从资产采购环节开始,到资产回收处理结束,其间产生的数据信息都存储到对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中,一旦在应用中关于资产的运用数据出现异常,都能够在信息化系统中展现出来,从而形成对单位资产的动态化监控[3]。在此种管理模式下,单位每项资产都有着清晰的记录,可有效预防资产流失的情况发生。
  (二)表现出较强的全面性、规范性特点
  单位内部所采用的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式都是基于对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展开,因此在录入格式、录入标准等方面都表现出统一性。相关管理人员在录入资产信息的时候,必须遵照系统流程和格式规范录入信息,然后由系统自动根据录入系统的信息做出分类,并生成相应的数据条形码,提升管理的效率。通过这种规范、全面的管理模式,有效避免数据信息重复、丢失等不良情况发生,不仅可以降低资产管理人员的审核工作量,而且能够为财务部门会计核算工作开展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信息,促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4]。
  (三)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特点
  在施行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整体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特点,首先单位所有的资产都由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且相关信息都录入到信息化系统之中;其次各类资产交付对应的部门,由部门进行管理;最后将资产交给对应的岗位人员,明确岗位人员的职责。通过这种逐层把关、逐层管理的方式,实现对单位资产的系统性管理,相关信息在信息化系统上都有明确的记录,有效避免出现问题之后相互之间推诿责任的现象。
  三、事业单位资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从事业单位以往采用的资产核算管理模式来看,其中表现出较多的问题,如资产信息不对称、资产实际价值计算不准确、固定资产流失等问题,下面对这些问题做具体分析。
  (一)关于资产的信息存在不对称
  由于资产管理和资产核算分别由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来完成,而两个部门之间在数据信息交互不及时的情况,便可能影响财务部门资产核算,使得最终核算结果与实际出现不相符的情况[5]。首先,对于新采购的固定资产,需经资产管理部门进行验收入库,然后将资产记录在册,分配到具体的部门进行使用。而财务部门对单位资产进行核算,需要在发票到账之后才会入账,这就可能使得固定资产采购入库和财务核算产生一定的时间差,因此可能导致会计核算的迟滞性,进而出现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资产信息不符的情况,影响到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当此种情况发生在事业单位跨年核算上,会计人员最终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将出现真实性严重欠缺的情况,不能据此有效估算事业单位年度工作開展的成本。
  (二)未对固定资产做折旧计算
  任何固定资产在投入应用的过程中,都存在着物质损耗,资产价值转移的问题,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相较于初期入账价值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当前许多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价值核算的过程中,却忽略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只以资产的原始账面价值进行计算,未注重资产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从而使得最终计算出来的净资产出现虚增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事业单位经营成本[6]。此外,还有一些固定资产随时代发展,出现大幅减值的情况,此种情况在电子产品中较为常见。随着产品不断更新发展,原有电子产品的作用和价值都会出现大幅降低,使得其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呈现巨大差异,而在会计核算中对此却未进行披露,以致核算信息出现失真。   (三)固定资产核算缺失
  受市场经济环境影响,许多事业单位获取资金来源、资产配置渠道变得更加的多元化,除采用传統财政资金进行购置之外,还可通过引进、自主知识产权购置等方式来获取固定资产。而在多元化模式配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使得一些固定资产缺乏明确的价值计量,尤其是一些较为特殊的资产类型,对于此类固定资产,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较容易出现缺失的情况,进而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流失[7]。
  四、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应用策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资产管理模式逐渐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表现出较高的重要性,对财务核算、资产管理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基于资产管理信息化特点,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现代事业单位在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还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单位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相关事项做出明确规定,以保证在由传统资产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能够切实提升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1.建立以数据信息为中心的资产管理制度
  资产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在于将资产数据详细的录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以此通过对数据分析来进行资产管理。由此可见数据信息录入是有效施行资产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当前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中,应着重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的管理,落实具体的责任人,对系统录入数据进行严格的管控,确保录入信息的准确性。例如: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数据录入人员和复核人员应当由不同的人员担任,避免重要岗位由同一人员兼任的情况发生,通过不同岗位人员形成相互监督[8]。
  2.建立完善的资产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关于资产的数据信息是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因此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应加强对这些数据信息的保护,构建完善的资产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如:对于一些重要的资产数据信息应做好备份处理,避免意外情况下资产数据信息丢失。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还应当针对资产数据信息的查询、调用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实现资产信息档案规范化管理。
  3.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资产档案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制度主要应包括以下两点内容:(1)针对系统设备构建维护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众多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所构成,为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在日常应用中应通过建立对应的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更新,使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应用所需;(2)针对信息系统构建安全管理制度。为避免人为恶意修改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还应针对系统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由专人负责资产信息的录入、审核等,其次在数据信息出现修改之后,系统应自动记录修改操作过程[9]。
  4.提升资产管理信息化人员的专业素质
  资产管理信息化对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促进工作顺利开展,事业单位需在管理队伍建设上不断加强。首先应从专业技术上入手,培养一批既具备较强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知识,又具备较强信息化系统操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其次还应对这些人员的职业素养展开培养,使其能够在资产信息化管理中更加负责。
  (二)以资产管理信息化为基础,促进财务部门会计核算管理
  在不断强化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使得资产管理变得更加的规范化、标准化,随之提供的资产数据信息也更加准确可靠,由此对财务部门会计核算管理带来较大的便利,使得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都能够得到准确核算,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
  1.根据资产管理信息数据,落实会计分录工作
  事业单位在推进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单位内部的相关资产信息都能够通过单位网站进行查看,实现资产管理透明化,提升资产管理信息化数据的可靠性,为财务会计资产核算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10]。同时,在此管理模式下,资产管理数据信息的及时性也得到较大的提升,对促进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资产信息统一有较大的帮助。财务会计核算人员在核算单位资产时,可改变以往的收付实现制,应用权责发生制进行计量,以资产管理部门录入信息系统的数据为依据,落实会计分录工作。例如:在会计核算中新增加“应付账款”项,将事业单位应当支付给资产采购商的资金(暂时未付)归入到此项目中。首先,财务会计人员根据资产信息系统,对资产数据做会计分录处理,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应付账款”;
  直到财务部门将这笔负债资金支付之后,可做会计分录:借记“应付账款”,贷记“银行存款”。根据此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部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账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提升资产核算管理的准确性,同时又能够通过会计分录明确单位资金的具体流向,避免事业单位内部存在隐匿性债务问题。
  2.根据资产管理信息数据,落实折旧核算
  针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在会计核算中应针对固定资产的具体类型,采用合适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提升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科学性。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受耐用程度、市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其折旧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房屋建筑物这类固定资产受外界市场环境影响,其实际价值反而可能出现增长的情况,因此对于此类固定资产核算时通常应用直线折旧法;又如电子类固定资产,受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产品更新速度较快的影响,其折旧速度通常较快,资产价值降低也相对较快,因此在进行折旧核算时,通常采用加速折旧法[11]。
  基于此种情况,在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中,会根据资产的具体类型和选用的折旧方法,结合市场调研数据信息,计算出合适的折旧金额,财务会计人员能够直接通过系统提取该固定资产折旧金额。并在会计核算中做好分录工作,如:借记“服务工作支出——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能够较为直观的反映固定资产折损价值,使会计核算变得更加规范化,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核算的准确性。   3.根据资产管理信息数据,落实新旧产品替换的核算
  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当遇到一些旧资产产品无法满足应用需求时,常需通过采购的形式购置新资产来替换旧资产产品,并在此过程中对旧资产产品做回收处理。在此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资产数量未发生变化,但是在资产价值上却产生较大的变化。如果采用传统记账方式,对此类情况的查询显得较为困难,进而增大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难度。而在应用资产管理信息化的模式下,可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同类条件的产品信息做出筛选查询,然后逐项计算固定资产产生的减值,并在会计核算中明确“支出费用”“回收费用”“固定资产减值”,以此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信息的真实可靠,避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现流失的不良情况[12]。
  4.根据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反映事业单位资产投资情况
  各事业单位为实现更好的发展,除依靠财政支持费用之外,自身也在不断通过资产投资,为单位发展创造经济利益,获取更多的资金来源,从而优化事业单位服务工作,促进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如:现代公立高等院校通常都设置有属于自己的科研项目,打造自主知识产权,该知识产权能够为高等院校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保证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的准确性,还应当注意将此类资产计入到其中,避免此类具有隐性特征的资产出现流失。例如:对于高校中通过自主研发得到的科研成果,在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也应当专门列明此类资产,当其在投入实际生产应用后,为高校产生经济价值时,在会计资本核算中应将其纳入到高校资本之中,并做好会计核算分录,标明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实收资本”。通过此种方式,能够较好的反映事业单位资产投资情况,为事业单位的一些固定资产投资增值提供保障。
  (三)基于资产管理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为有效促进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在财务管理工作上除需要改进财务核算方式之外还需要在财务预算、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做出优化完善。
  1.编制合适的财务预算
  事业单位在编制财务预算方案的过程中,应基于资产管理信息化数据信息,深入到事业单位各部门、各岗位,调查了解固定资产的应用情况,然后制定对应的采购预算、维修预算等,从而提升财务预算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科学合理性。在这种财务管理方式下,将财务预算和资产管理紧密结合,不仅有助于提升财务预算的准确性,而且也能够促进事业单位资产管理[13]。
  2.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以往的财务管理中,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较多的不规范之处,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应用未得到明确,造成较多固定资产流失的不良情况。而在资产管理信息化之下,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应用都处于公开化、透明化,此时可建立对应的奖惩制度,来约束和管理相应的工作人员,从而促进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效果的提升。
  3.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不管是资产管理信息化,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都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应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组建更加专业化的财务管理队伍。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熟练完成财务预算、财务核算、财务管理等工作;其次,应重视财务管理人员职业素养考核,且加强财务报表、财务核算结果的审核,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自身的工作职责。
  五、结语
  综上所述,资产管理信息化已成为现代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主要趋势,而从其实际应用来看,对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较为明显。通过构建对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由资产实物管理向数据资产管理的转变,为资产管理带来较大的方便,同时在其影响之下,财务管理工作也发生较大的变化,财务核算、财务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等都随之发生改变,形成新的财务管理形式,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实现紧密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李玉芸.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探索[J].中國集体经济,2019 (30):40-41.
  [2]陈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 (29):59-60.
  [3]石玮.BPM对固定资产工作优化的研究与应用——以某事业单位为例[J].电子世界,2019 (18):100-101.
  [4]王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改进思索[J].中国商论,2019 (18):155-156.
  [5]王细平.浅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纳税,2019,13 (27):238-239.
  [6]夏苏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J].财经界(学术版),2019 (18):34-35.
  [7]汪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探索与实现路径——基于云平台[J].财会通讯,2019 (26):110-114.
  [8]廖梦琬.围绕资产清查探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新途径[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 (03):51-52+59.
  [9]王雷.浅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清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 (09):113-114.
  [10]湖北省财政厅课题组,王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放管服”改革探讨――以湖北省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 (17):1-4.
  [11]闫君.分析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9 (16):259.
  [12]王燕雅.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 (04):15-17.
  [13]殷凯.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思考[J].齐鲁珠坛,2019 (04):31-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13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