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港口标准化工作进展及发展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促进港口高质量发展,介绍我国港口标准化管理现状及港口标准体系的发展和演变,分析港口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港口发展现状和特点提出建议:提升对标准化的认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加强新兴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研究,不断完善港口标准体系;关注标准的实施进展,及时更新技术内容;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港口;标准化;标准体系
  0 引 言
  港口是拥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运输网络中的关键节点。目前,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前列,港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交通强国建设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港口发展的主旋律,我国港口发展正步入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
  标准决定质量,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这一过程,就是标准化。港口标准化工作包括港口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发布和实施使用等过程。港口标准化工作不仅是有效管理港口、提升港口运营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港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以提高港口综合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提升竞争力,使其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1 我国港口标准化建设现状
  我国港口标准化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港口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其中一些标准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标准化技术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和港口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展开,标准化工作的行业参与度大幅提升,为进一步加快港口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 港口标准化组织建设现状
  2012年7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复同意成立全国港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港口标委会),由交通运输部负责具体管理和指导工作,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承担秘书处工作。港口标委会的成立,改变了我国港口领域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归口单位的旧格局,标志着我国港口标准化工作迈入正轨。
  1.2 港口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专业领域标准体系的建设是标委会的工作核心之一。自港口标委会筹建起,港口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立,涵盖的范围如下:(1)以交通运输部为主编部门起草、在编或拟编的且归口管理单位现行有效的与港口领域相关的国家标准;(2)除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以外,现行有效、在编或拟编的港口领域交通运输行业标准;(3)与港口关系密切且需直接采用的其他体系内的标准。
  目前,港口标准体系包含536项标准,其中港口领域标准415项,其余为其他领域的相关标准(见表1)。港口标准体系包含已经发布的现行标准和未来拟制定的标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港口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要指导。
  表1 港口标准体系分类统计
  港口标准体系经历数次调整:2018年3月全国水运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后,水运计量检定规程不再由港口标委会代为管理;2018年6月全国港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疏浚装备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后,疏浚装备标准不再纳入港口标准体系,另单独建立疏浚装备标准体系。
  从标准类别来看:基础标准包含港口领域的术语和通用要求等,为港口其他标准的编写提供了基本要素,有助于达成业内共识;服务标准占比最大,涵盖内容和范围最广,标准数量增长最快,有助于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为行业监管提供依据;技术标准数量较少,内容较为基础,目前主要聚焦于传统码头装卸作业技术方面;产品标准起步较早,港口起重设备等方面的标准发展较为成熟。
  从已发布标准和拟新增标准数量来看,目前港口领域标准缺口较大,已发布的标准有172项,仍有243项标准处于待制定的状态。从已发布标准的层次结构来看,国家标准有43项,行业标准有129项,行业标准比例较大。特别是自港口标委会成立以来,标准数量增加迅速,2012年12月至2019年9月,共新增8项国家标准、52项行业标准。
  1.3 港口标准制(修)订现状
  自港口标委会成立以来,港口领域标准制(修)订需求增长较快。相关单位通过港口标委会向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提案,提案经审查通过后,港口标委会根据下达的计划,组织实施、指导和督促起草单位进行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随着交通运输部对申报要求的提高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推荐性国家标准总数的控制,2017年以后计划数量有所缩减。近年来港口标准制(修)订计划统计见表2。
  表2 港口标准制(修)订计划统计
  从标准起草单位来看,近年来发起标准起草的企业有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有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等,行业协会有中国理货协会、中国引航协会等。
  从标准制(修)订内容来看,近年来,港口走向了更安全、更绿色、更智慧、更高效的发展道路,港口标准制(修)订的重点也集中在这方面。例如:启动修订《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安全规程》《液化气码头安全技术要求》《港口装卸机械风载荷计算及防风安全要求》等关键标准,以保障港口安全生产;制定和发布《靠港船舶岸电系统技术条件》《港口设备能源消耗评价方法》,以从源头上为水路运输节能减排把关;启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标准系列研究,以保证在自动化码头规模化发展的初期,引导码头良性有序发展。
  2 港口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行业标准化意识较为薄弱
  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港口企业发展水平处于不同层次,规模和管理水平相差较大。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些規模较大和发展较快的港口企业通过加入各类标准化组织,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将生产经验转化为标准,并通过组建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和企业竞争能力。然而,大部分港口企业标准化基础仍较为薄弱,标准的应用投入不足,运用标准化手段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积极性不够,对由实际生产操作经验和技术转化为标准的热情不高,极大地限制了企业本身的发展和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此外,有些已发布的港口标准与企业实际业务脱节,或者是设备置换成本过高,不能满足标准实施应用的需要。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   2.2 标准化工作机制与行业发展不协调
  与标准化较为成熟的行业相比,港口领域的标准制(修)订过程尚未形成由企业主导、市场驱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格局,科学技术转化为标准的过程较慢,引领性不够,缺乏从科研到应用的具体规划;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能力不足,由标准化工作带动的计量检定、认证认可业务方面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尚未建立完善的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仅在2016年组织对少数几项标准实施效果的调研。总体来说,对实施情况跟踪较少,难以检验标准的实施对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的效果。
  2.3 港口各领域的标准化水平发展不平衡
  港口标准化工作基本依赖于少数标准化活动参与单位,标准化水平与这些单位的生产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主要参与单位在优势领域所进行的标准化工作对提升港口整体标准化水平的作用较为突出,但在有些领域标准化工作則相对滞后,甚至空缺,对一些重点领域的关注程度和研究深度不够。目前,在港口机械、安全应急、节能环保等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具有一定优势,制定的标准较多;在信息化、运输服务港口装卸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存在短板,标准的修订更新较慢。
  2.4 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才稀缺
  目前从事港口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基本是以兼职方式开展工作的,人员专业素质、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均存在不足。目前,我国港口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员队伍中缺乏既精通外语又具备技术能力的专家,要深入参与国际交流活动难度较大。从事标准化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熟练掌握标准的编写和审查技术、熟练掌握标准制(修)订程序的人才占比不高,有待进一步培养一支数量足、水平高、结构优的专家队伍。
  3 发展建议
  3.1 提升对标准化的认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
  我国港口标准化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全行业标准化意识的提升,需要政府从政策上支持,出台措施引导和鼓励标准化工作;相关企业要积极参与,为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实践经验;研究机构要深入调研,注意提炼行业发展的标准需求。加快推进安全港口、绿色港口、智慧港口等重点领域标准的研究制定。例如:针对港口安全生产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推进危险货物管理、码头作业安全、旅客安全、设施安全等技术标准制定;针对清洁能源和减排技术应用,推动LNG应用、排放控制区、节能措施、污染物控制等技术标准的制定;针对港口智能化发展,推动自动化码头装卸工艺、港口区域电网智能控制、港口装备智能感知和调度、港口集疏运系统智能化运营组织调度等技术标准的制定。
  3.2 加强新兴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研究,不断完善港口标准体系
  随着新能源的应用,智慧化交通、综合立体运输网络的发展,港口技术和产业新业态对港口标准化提出了新要求。要持续跟踪国内外港口领域技术发展,对在新业态中的应用做好追踪,解决行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做好行业研究,深入分析标准化需求,探索构建标准化与科技相结合的互动机制,推动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同步实施;建立标准体系动态维护机制,不断优化港口标准体系框架,使标准体系整体构成及标准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协调、连贯;把握好港口领域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同步发展及其业务协同,使标准体系能够有效指导港口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
  3.3 关注标准的实施情况,及时更新技术内容
  制定一个符合发展趋势、能够广泛实施应用的标准是标准化工作本身的目的,因此,要及时跟踪标准的实施情况,建立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和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标准内容的科学合理性。定期对标准进行复审,及时更新现有标准中已经不适合港口技术发展现状的内容,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强化标准制定部门与实施部门的协调联动,促进标准制(修)订与实施的有效衔接,不断推进标准质量的提高和技术内容的与时俱进,确保标准的实施效果。
  3.4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港口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节点和先行领域,港口装卸、物流商贸、数据交换等方面的相关标准,是经济贸易往来和产业合作的技术基础和技术规则。要以港口通用标准为出发点,推进标准互认,借鉴其他国家的领先标准,坚持需求导向,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对接。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标准化机构的互联互通,强化标准与政策、规则的有机衔接。努力扩大港口标准体系的兼容性,促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与装备制造产业的合作,促进港口服务、投资、贸易便利化,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有力的机制保障。统筹规划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出一批同时具备技术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的标准化工作从业者。
  4 结 语
  港口标准化的发展不仅与港口自身特点及我国标准化发展现状密切相关,还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港口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时代赋予港口标准化工作者更多的历史使命。要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保障、科学引导和前瞻性规划功能,规范和促进港口健康、可持续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61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