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情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主体,需要执行国家统一的新政府会计制度。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涉及多个部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对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双核算模式解决了原先固定资产核算中的固有弊端,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自身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核算制度,提高其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新政府会计制度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和公共责任受托履行请的专业会计。政府会计制度整合了原有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再区分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因此,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主体,自身应当遵守并执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的制定出台,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宏观层面上增加了机关单位财务数据的可比性,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绩效管理水平;微观层面上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披露更加准确,提升了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的质量,是对原有会计制度的继承和创新。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在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后,因其数量多,金额大,在核算和管理的过程中,对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更高。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高校的固定资产种类较多,规格不一,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便于统一的会计核算,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在会计概念上,固定资产主要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达到规定标准(除专用设备外单价超过1 000元)或者耐用时间超过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高校在固定资产入库验收时,一般按照其经济用途,将其分为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及动植物这六大类。
固定资产的管理涉及采购部门、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一般而言,高校的固定资产应该按需采购。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需要在前一年向采购部门上报需求及预算,再由采购部门统一集中采购及验收入库。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人员变动及不可预见的情况较多,二级学院和各部门也可以占用日常经费预算进行采购。需要注意的是,财政拨款单位的资金受管控,专项资金需要专款专用,并不鼓励二级学院自行采购。在固定资产安装使用后,一般由使用部门申报到资产管理处进行验收入库手续。由于各高校管控情况不同,固定资产也存在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的情况,财务付款可以安排在验收前也可以安排在验收使用之后。通常每月需要由资产处、财务处核对固定资产实物和固定资产明细账是否相符,并且按照规定进行折旧。
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实施后,会计核算由原来单一的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收付实现制和全责发生制双核算模式,解决了原先固定资产“虚提”折旧的情况,更好地反映了资产的真实价值。笔者所在的高校为江苏省属高校,统一使用江苏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早在2011年,该系统便开始运行,该系统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通过近几次集中的全面资产清查,已经形成信息较为齐全的固定资产信息库,各资产的编号、采购时间、存放地点、资产品牌型号、保管人使用人等信息都已经登记在册,折旧的计提也是根据统一标准,每月在资产管控系统计提,再通过财务软件记账。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和信息化建设的完善,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一直在逐步提高。然而,高校固定资产在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以下以笔者所在单位的情况为例进行分析。
(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外购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如表1所示。
高校大部分固定资产为外购,在采购时,应当区分是否需要安装,是否需要付扣留保证金,是否为分期付款甚至跨年度分期付款。然而,长期的收付实现制记账的思维没有及时转变,并没有将外购的固定资产类型进行区分。初始计量时,没有按照要求设置在建工程及长期应付款等会计科目。对于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片面将其全部归类为预付款,导致无法及时计提折旧,甚至要全部付完尾款后才能办理入库手续。对于某些使用寿命短,付款周期长的固定资产,如具有时效性的学生实习实训系统,固定资产已经实际开始使用,却延后入账,此时会计计量不够准确。
(二)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滞后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和记账工作往往由单位会计人员负责。在这种情况下,折旧计提额起始日期一般为财务付款完成的日期。但是高校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往往需要经过采购部门、二级学院、使用人、保管人、资产管理部门等多个流程。出于内部控制的需要,这些流程环环相扣。这就导致很多固定资产入库及付款周转流程过长,并没有及时计提折旧,实际应使用寿命和账面不符。
(三)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正如前文所述,江苏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已经大大提高了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但其流程和模块设置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该系统并没有和高校财务软件对接,需要会计人员手工再次录入固定资产信息,每月还需花精力将财务软件的信息与固定资产系统的信息进行核对,造成重复劳动,也加大了人为失误的可能性。其次,对于批量采购的物资,在办理入库和记账时,每月专门的模块,如果单个物资出现损坏和更换,难以在原有的资产卡片内进行修改。
(四)固定资产分类标准不明确
固定资产基本上可按照经济用途分为六大类,却仍然存在一些难以界定的资本性支出。如房屋的装修款,难以区分是资产增值还是属于家具装饰;教学用的一些电子产品难以区分是专用设备还是通用设备;财务部门由于管控需要,往往会对资产管理部门已分类的固定资产进行二类细分,容易产生分歧。
三、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原则
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后,上级机关对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监督大多集中在财务报告和决算报表层面上,缺乏对会计科目设置的详细把控。上级机关或者财政机关应该及时安排专人指导高校科目设置,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复旦天翼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该软件公司也应该加强服务、多安排一些远程指导。高校的财务人员也应该及时摒弃传统观念,重视对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及折旧的核算,对不同情况做好归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做到核算规范、准确。
(二)做好内控建设,优化管理流程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验收、处理等工作,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协同工作并且互相监督。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既要符合国家的规章制度,又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改革完善高校自身的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入账和折旧的标准,使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循。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要实行双向管理模式,定期将实物固定资产与账面固定资产进行核对,确保资产价值真实准确。另外,要尽可能避免同一个人参与资产立项、采购、验收、使用、处置的多个环节,从制度层面做好防控。对于上文所述的固定资产折旧不及时的情况,应该在固定资产开始使用时,便在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如果入账日期之后,应该及时通知财务部门补提折旧。相关部门应该优化流程,不能单纯以财务付款时间为依据计提折旧。
(三)提高系统建设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虽然省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已经启用,但是该软件独立性较强,没有与其他系统向关联,只能起到单一的信息登记和折旧的作用。高校固定资产的采购前立项、招标,预算申请,仍然需要在该系统以外操作,不便于查询。应当加强该软件与预算系统,财务软件之间的关联,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
另一方面,严格把控预算,加强固定资产采购的事前审批。固定资产分类不清晰,不仅是规则不够细致造成的,还归因于事前审批流程不健全。一些固定资产分类符合制度要求,却与财政预算指标冲突;有些符合资本化的支出,因为事前没有申报,误计入费用支出。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是因为没有做到事前把关。因此,各职能部门之间应该多加强交流学习,搭建专业的管理队伍。将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化、系统化,加强预算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蒋国其,张啸岳.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改进对策[J].审计与理财,2019(6).
[2]程红梅.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11).
[3]陈东霞.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3).
作者简介:魏 蓉(1991—)女,江苏人,中级职称,硕士,主要从事财会方向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7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