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专业市场运营管理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柯畅
摘 要:长期以来,专业市场的运营管理普遍存在交通拥堵、消防隐患、商住混乱、治安差坏等特点,是城市治理中的黑点,专业市场改造升级话题也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以广州中大纺织商圈为例,通过对该商圈运营管理现状的研究,结合“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及广州城市定位,提出重新定位中大纺织商圈、构建创新商业模式和整合产业资源的建议,力求为专业市场的运营管理找到新思路。
关键词:中大纺织商圈;运营管理;价值链
广州中大纺织商圈位于广州中山大学对面,毗邻广州琶洲会展中心,是一个由50多个市场组成的市场集群,占地约5平方公里。商圈内有商户2万余家,直接从业人员超10万人,商圈聚集了各类纺织品服装面料、辅料、家居装饰用品等商品,品类超10万种。同时,以市场为中心,自发形成了一个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包括大小规模的制衣厂、作坊、店铺等3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年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无论是经营面积、从业人员、日客流量,还是经营品种、交易规模、影响力,广州中大纺织商圈都是全球规模最大、经营品种众多且独一无二的纺织服装原料批发市场,也是中国商品走向世界和世界商品走向中国的桥梁,商圈客户遍及全国及东南亚、欧美地区。
一、广州中大纺织商圈运营现状
1.市场管理方面
(1)规划布局不合理,商圈重复建设问题严重
中大纺织商圈由于形成时间较长且长期无序扩张,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对商圈内市场用地、布局和数量等没有足够的引导和控制,导致用地不规范、重复建设等问题严重。目前在中大纺织商圈内,只有广州国际轻纺城、长江(中国)轻纺城等少数市场用地手续完整、清晰。其他市场中,包括江南纺织城、晓鸿等21个市场为临建市场。这些市场功能单一且布局分散,这种无规划的重复建设既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导致商品分散、市场信息聚集优势弱化。
(2)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商圈整体档次不高
调查显示,中大纺织商圈主要采取传统的摊位式经营。商圈内共有商铺两万余间、银行三家、配套公寓100多套、物流中心一个、零散的物流公司和搬运工人若干,地下停车场两个和临时停车场四个共有车位约1500个,仓库400多个,写字楼少量。显然,整个商圈内银行、公寓、停车位、写字楼、仓库等设施配套无论从供应量,还是格局均无法满足商户需求,且缺口大、档次低。
由于长期沿用“三现”(现金、现货、现场)交易模式,中大纺织商圈存在严重的交通拥堵、消防隐患和商住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尽管管理部门多次大力整治商圈及周边的“五类车”横行和消防安全问题,但情况仍不乐观。中大纺织商圈及周边区域常年被列为火灾隐患和治安、交通管理重点地区。
(3)网络建设落后,商圈发展受限
“数据分析+电子商务”是数字化时代最典型的商务模式,中大纺织商圈虽已建成系统、全面、权威的网络平台,但应用并不广泛。目前,中大纺织商圈拥有中大布市电子信息网、中大纺织网、珠江国际纺织城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广州国际轻纺网等多个网络平台。除中大纺织网外,大部分平台相似度高,内容单一、滞后,主要功能有:发布信息公告和提供买卖交易。
中大纺织网是在广东省政府“广货网上行”项目推动下建立的,是中大纺织商圈内唯一专业的,具有国际化纺织信息的交易平台,其内容较为丰富、权威。但大部分商户不习惯从网上获取信息、进行交易,仍然采用传统交易方式。目前中大纺织网上线企业仅一千家,与两万多商家的体量相比,上线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而中大纺织商圈的市场动态管理平台则未曾涉及,商圈管理主要依靠人工。但商圈现有管理人员总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偏低,只能负责消防、治安、交通和商户间矛盾协调等工作,专业市场的功能拓展和制度创新严重不足。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和指导,商圈内无序竞争、市场混乱、信息失真等现象时有发生,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4)缺乏顶层设计,商圈陷入管理困境
从表面上,中大纺织商圈内存在交通拥堵、消防隐患、商住混乱、治安差坏、配套缺失、利益纠葛、税收流失、经营落后等问题,管理部门多次组织整改,部分问题有所改善,但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大纺织商圈环境差、经营乱、监管难的现状。
中大纺织商圈之所以长期处于无序扩张状态,根本原因在于定位不清晰,缺乏专业有效的顶层设计。由于缺乏对中大纺织商圈进行专业、合理的顶层设计规划,各级部门对中大纺织商圈的认识长期存在偏差和误判,拘泥于如何整治市场,甚至认为只要关闭市场、整体搬迁就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却很少想过如何让它发展得更好,更没有从城市战略、行业规划、机制配套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对中大纺织商圈进行卓而有效的设计规划。
2.市场运营方面
(1)中间商模式为主,商户对外拓展的积极性不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大纺织商圈里就形成了一个代客拿货的流動群体,他们利用熟悉市场、了解行情而且人脉广泛的优势,专门为外地及海外采购商提供咨询、提供样品并代采购商订发货品。近几年在网络营销的推动下,这个群体逐渐转变成网络中间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300家网络中间商活跃在中大纺织商圈内开展网络营销贸易。
在中间商模式下,商户只要维持好与中间商的关系,凭借中间商传递的需求信息,足不出店就能销售产品,不需要进行产品推广和品牌建设。显然,这种销售模式为商户的销售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阻碍了商户与采购商的直接沟通,导致商户在产品研发、检测、信息发布、品牌推广等方面都缺乏积极性,产业链上下游不完善。
(2)前店后仓模式所占比例大,限制商圈辐射功能的发挥
尽管市场出于交通和消防管理方面考虑,要求商家将仓库迁出中大纺织商圈,转移至郊区并设置仓储中心。但由于长期沿用“三现”交易模式,加之交通拥堵停车不便,采购商(尤其是周边厂家)通常要求商户将货物运至路边进行直接交易。因此,不少商家仍坚持将仓库设置在商圈内部或周边,并雇佣商圈内的搬运工用电动车、三轮小货车等“五类车”进行短途运输。商流与物流的混合,人流与车流交错,无疑加重了商圈的交通负担和管理难度,也限制了商圈的吞吐、集散和辐射功能的发挥。 (3)各品类分散经营,商圈价值链整合难度大
目前中大纺织商圈基本形成前店后仓、前店后厂的格局。商圈里布匹、辅料、设计培训、加工生产、广告营销等各类商家比比皆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商品集散、价格形成、服务产销等功能,缓解了大批中小企业小生产小批量和需求多样化大市场的矛盾,成为生产与需求双方互通信息调节产供的有效工具。但商圈内商家数量多、组织规模小,各自为营,销售类别混乱,增加了企业收集信息、采购商品的难度,也直接导致中大布匹商圈鱼目混珠、格局不大,价值链整合打造难度大。
二、构建中大布匹商圈运营管理创新体系
1.精准定位,提升商圈价值链
从“一带一路”部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和广州城市定位角度出发,鉴于中大纺织商圈在全国,乃至全球服装产业的贸易枢纽地位,可将其定位为全球服装时尚中心。强化其服务于全国服装产业贸易枢纽的支撑功能,并通过全球服装时尚中心的定位,打造一条集产学研为一体,从原料研发、设计、生产到服装设计、制作、发布、销售为一体的时尚产业链,提升中大纺织商圈的价值链水平。
历史上,从西汉的丝绸之路到清代的十三行,广州都是服装产业链的核心。当代,广州也正努力成为全国服装时尚发布中心,成为服装展会最多、发布次数最多的城市。目前,有超过两万多服装设计师分布在广州及周边地区,有三万多家服装电商活跃在广州各服装商圈,广州的服装产销量在全国连年排名第一,广州具有打造服装时尚中心的优良土壤,而中大纺织商圈不管是地理位置、市场面积还是品类集群、销售数量都是条件最合适的。通过全球服装时尚中心的打造,中大纺织商圈的价值链得以大大提升,也为商业、旅游、文化、艺术等融合提供良好基础。
2.构建“互联网+创展”模式,提高营销效率
“互联网+创展”模式是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和线下互动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将实体的创意设计、产品展示与互联网商务结合,线下产品体验与线上产品交易流程相结合。在线上,商圈内的商户可在各专业平台开设网上店铺、发布供货信息、寻找采购商合作;线下,商户可在商圈内开设创意展示体验店,将产品和设计创意以展览的形式呈现。采购商既可以通过互联网导购进行初步选择、商洽,同时在线下体验店进行实物体验,实现互联网与市场摊位无缝链接,线上线下功能互补。
“互联网+创展”模式既消除了传统的B2C、B2B纯线上交易模式对纺织原料的触感缺乏体验带来的抗拒心理,又有利于商家统计销售数据和市场数据,建立客户和市场数据库,实行精准营销。实现一手牵着生产终端,一手牵着市场的经营合力,构架起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三者间相互联系与沟通的桥梁,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交易规模,也为中大纺织商圈构建全球纺织服装原料价格发布体系奠定基础。
3.整合产业资源,重构商圈生态链
一方面,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技术,对纺织行业的相关产业资源如:布料及辅料的研发生产、服装设计制作、产品营销推广等重新进行市场整合,突出中大纺织商圈的研发、设计、品牌推广、时尚发布功能,进一步提升产业空间和影响力,打造纺织服装特色商圈。另一方面,将不适合在商圈存续发展的初级加工作坊、仓储、物流等低级加工、配套企业迁出,并在郊区建设物流仓储生产基地,为中大纺织商圈注入新的业态和要素,重构生态链,提升活力。
4.数据化管理,强化商圈发展软实力
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加强对中大纺织商圈地全面管理。通过科学有效地挖掘商圈数据资源,全面了解商圈资源状况、实施有效分配。借助大数据整合数据资源的优势和专业大数据分析人才分析处理数据,获取有利于中大纺织商圈有序管理的数据结果,精准定位服務对象,准确制定商圈的管理策略,全面增强中大纺织商圈的软实力。如:通过分析商圈人流车流的分布性、停留时间的特殊性等数据,对商圈内有限的车位进行合理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商户满意度。分析人流高峰期的时间和人流序列,科学设置交通指引,规划配套设施,避免人群过度聚集。
参考文献:
[1]王先庆.广州打造时尚之都的战略与对策[J].城市观察,2019年第4期.
[2]王先庆.广州中大布匹市场转型升级的新思路与新模式[J].广东经济,2018年11月.
[3]杨帆.论我国批发市场的管理创新[J].商业经济,2005年4月10日.
[4]晃钢令.服务产业与现代服务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9.
作者简介:柯畅,籍贯:广东潮州,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金融学硕士,研究领域:普惠金融、商业模式创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10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