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固定资产规模的扩大使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变革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创造新的机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及运行现状,指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因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导致的管理脱节及责权不清的问题,因固定资产登记信息不准确导致的账实不符问题,以及管理制度执行监督及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高校需要不断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优化固定资产的治理结构并加强治理能力的建设,提升管理执行力及资产管控能力;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多级监督体系,健全内部监督及审查机制;全面梳理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加强风险控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评价制度,开展岗位责任考核,明确管理权责;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化监督管理等措施。旨在使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与运行适应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
  一、绪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步扩大。与之相应的是,高校不同渠道资金的投入也中不断增加,高校的资产得到了快速的积累。
  高校的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为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另一方面也为深层次的人才培养、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以及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升高校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避免固定资产流失,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作者实际的工作经验,在梳理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
  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家对高等院校投入力度的加大及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院校的基础建设、教学科学设备等固定资产等也得到了快速增加。高校固定资产的取得与使用涉及较多的管理、教学及科研部门,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加上各管理岗位职责不明确,内部控制意识也较为淡薄,固定资产处于多部门共管状态。这种多部门归口管理一方面导致高校固定资产信息不全,高校不能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导致某些环节无人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脱节,使固定资产管理出现责权不清的状况。
  (二)固定资产登记信息不准确,存在账实不符问题
  随着固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效,使固定资产的管理适应新形势,高校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范,制定了包括预算、购置、维护到处置等环节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但由于高校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庞大、涉及部门多、投资渠道不同、资产种类復杂、分布范围广等特点,所以固定资产在登记、清理、处置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固定资产登记是管理的重要环节。固定资产登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产登记的信息不全,年份较长的资产相关信息项登记不完整,一些的重要资产信息缺失,导致账物分离。二是资产登记项相关信息不准确,导致实际资产与登记信息中填写的存放地点、资产型号、使用人等方面不符,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了一定风险。三是固定资产登记后,登记信息没有及时随着使用人或存放地点的变化而变化,资产转移手续不及时。
  高校大部分教学科研相关的固定资产一般登记的使用人为教师个人。由于不了解使用过程中的相关管理规定,教师退休或调离后常常将固定资产转移给他人使用,但并未及时办理资产变更登记,导致资产实际使用人与资产账户登记的使用人信息不符。因此,后期清理资产时,查询固定资产的状况存在较大困难,不仅可能导致账物不符,而且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例如,高校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固定资产账目明细上登记的使用人为退休教师,但实际上相关资产已转移给他人使用。而清查时通过原使用人追寻资产状况往往存在困难,固定资产长时间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可能面临无法追踪固定资产实际状态的风险。除此之外,由于办公地点的调整或仪器设备使用场所的变化,部分固定资产登记地点与实际存放地点不符,也会导致资产不能全面实地盘点,无法明确资产状态。
  (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监督不到位
  从固定资产制度的执行上看,各部门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度不尽相同,管理水平高低不一,未能体现高校“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原则。例如,高校虽制定了固定资产处置制度,但实际执行中常常出现报废处置不规范的现象。例如,一些超期使用的资产,由于使用人未提出报废申请,长期搁置而出现积压;而另一些未到报废年限的固定资产,因为缺乏相应的评估环节而被报废处置。
  一些高校为了促进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需要购置大型仪器设备,保障高水平成果的产出。这些大型仪器为高校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绩效考核监督不完善,即使制定了大型仪器共享制度,也容易出现固定资产闲置、使用效率低等问题。
  (四)信息化建设尚不能满足高校对资产全面管理的需要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高校为提高管理效率,建立了资产和财务管理系统,但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相对独立,未实现信息对接。由于两个系统的固定资产入库及报废均存在时间差,因此财务系统中的固定资产信息与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固定资产信息存在不一致的现象,直接影响着高校对固定资产保存及使用的有效管理。
  三、高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较大的关系。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还需要不断探索。   首先,高校的政策制定者、管理制度执行者及资产使用者需要具备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确保固定资产的有效运行及使用效率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完善的、可有效执行的管理制度。其次,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优化管理程序。以往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是管理程序缺失或执行不严格导致的。固定资产计划的提出,一直到最终的处置报废环节,固定资产管理都应该有明确完善的程序。例如,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的提出,不仅需要使用部门提出申请,资产管理部门也需要了解高校相关仪器设备的状态,避免重复购置。财务部门要对经费来源及可行性进行论证。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的权责需要进行界定。为了解决“账实不符”或“账物分开”的管理问题,需要设置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资产使用人之间严格的信息传递流程,这样才不至于使固定资产处于失控状态。最后,由于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環节又有若干次一级的管理节点,现有的管理制度不可能全面覆盖各个节点。所以必须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建立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梳理并管控风险点。例如,固定资产在使用人变更及资产处置时会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因此可以将此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点。在管理制度中应该增加固定资产变更及处置的监管流程,加大周期性自查及检查的力度,使固定资产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机制,提升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完善,但固定资产在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同性质的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并加以整改。究其原因,是制度的执行力不够,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和评估。因此,自固定资产取得之日起,就必须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监督。
  首先,要建立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使用单位三级监督体系。高校要建立高校领导班子对国家法律法规负责,资产管理、财务核算及资产使用人员等对高校领导班子负责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要对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状况进行总体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方案。资产管理部门要常规性与周期性地对固定资产信息与实际资产进行账物匹配度的检查,及时处理不实信息。同时,还要与财务部门对资产进行会计核算,保障固定资产核算信息的准确性。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资产日常运行状况的检查监督机制,并创新管理模式及监督方式,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管。其次,针对固定资产开展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将高校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固定资产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了解固定资产的状况、增减变动记录、价值变动情况等。同时,还需要对高校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及控制测试,改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最后,要落实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考评制度。要根据管理特点及履行职责情况,选择科学的考评指标,根据岗位责任对管理人员及资产使用人员进行评价。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与监督。
  (三)优化高校治理结构和提升治理能力,对固定资产进行权责一致的管理
  随着高校固定资产投入规模的扩大,固定资产的管理已经从单一的“卡片式”管理向复合型、全周期系统管理模式转变。这种管理模式对高校的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关系到高校对总体发展方向的把握、办学条件的改变、学科人才的培养以及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因此,高校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固定资产有效运行,并发挥自身作用的重要保障。
  高校治理体系是管理高校的制度体系,包括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安排。高校固定资产是现代高校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有关固定资产的治理结构体系的建设,完善高校固定资产治理结构。首先,必须将固定资产的短期及长期规划纳入高校的办学章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的投入计划、购置分配与运行处置等依据充分、规范有序。其次,高校治理结构的优化能确保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由于高校经历了多个固定资产管理阶段,不同时期的管理制度及职能机构都不一样,多以必然存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业务归口管理模糊、管理机构重复、职责权交叉、管理制度贯彻执行不力的问题。因此,高校需要根据总结发展的需求,审查梳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机构。最后,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是高校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一定要符合高校发展的总体目标,管理制度要完善且贯彻执行有力,使固定资产管理进入“计划购置依规合法、公开透明”“资产运行高效有序、监审严格”“处置转移清晰有据、账实相符”的良性循环状态。
  (四)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建设,实现固定资产的全面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多与固定资产信息不实相关,也与信息不畅通相关。因此,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细化能全面反映固定资产属性的信息,使账物和信息关联性更强;另一方面也为固定资产数据的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各高校信息一体化建设规模扩大、进程加快,高校大部分工作都纳入数字化平台,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应该进入高校数据管理中心。对固定资产进行程序化管理,并跟踪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变更处置等,利用数字系统进行内部控制,有利于实现常态化、动态化的监督管理。同时,利用数据管理中心平台,还能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提升固定资产的运行效益。
  四、结语
  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使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管理职责不清、处置不规范、监督审核不严、资产核算不清等管理问题,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资产使用效率低、固定资产闲置等。高校应结合实际,优化固定资产治理结构及提高治理能力,加强风险控制,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明确各层级及部门的管理权责,提升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使固定(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资产的管理与运行适应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
  参考文献
  [1] 徐晓兵.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08):39-40.
  [2] 吴姗姗.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02):173-174.
  [3] 张茜.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新思路[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3):3-4+39.
  [4] 张琳英.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9(29):189+191.
  [5] 秦利忠,林耿芬.新形势下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经济师,2019(08):101-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99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