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经济市场化及一体化环境中我国各国有企业迎来迅速发展的机遇,同时其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随之增加。为有效规避内部管理及外部运营风险,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国有企业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结合企业现状、市场环境等构建科学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探析国有企业内控体系要点,并提出相应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分析
  引言
  内部控制结构是指国有企业为确保业务活动的有效性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而编订的管理程序和政策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等。国有企业要构建科学的内控机构,企业就要结合发展规划确定自身的内部控制目标,之后以内控目标为核心设计组织机构,规范组织程序,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及控制程序等,构建相互协作与制衡的内控架构。具体管控中企业一方面要依據市场环境、国有企业特性及业务需求等设置治理结构和组织机构。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关概述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指国有企业为确保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实施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等而制定的自我检查、制约与调整的自律系统。国有企业在构建内控体系时要确保内控体系的全员参与、全方面管理及全过程控制等特性,并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出发点,全面实施内控管理。
  二、国有企业构建内控体系的要点探析
  (一)构建科学的内控结构
  国企内控中最重要就是治理结构,治理结构中会设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中设置内控决策机构、内控管理机构、内控执行机构与内控监督机构,明确规定各组织机构、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和人事政策,并针对各业务活动制定详细的管理政策,包括职责确定方法、管理层监督控制方法、企业运营计划、预算管理细则、内部审计制度等。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制定科学的会计制度,如要求会计人员详细鉴定并记录各经济活动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据此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中需全面反映经济活动和相关揭示内容,规范经济活动确认、归集、分类、分析、登记和编报方法等流程[1]。另外国有企业还需建立科学规范的控制程序,明确各部门及岗位的职责分工,并确保经济活动授权审批制的合理性。
  (二)明确内部控制内容
  新时期国有企业要有效落实内部控制就要明确内控内容,从而设置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当前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内容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控制、内部审计管理、组织规划控制、人员责任与行为管理、质量与统计控制、安全管理等。
  三、国有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策略
  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各国有企业虽依照相关政策及文件等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受重业务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仍缺乏指导性与完善性。对此,笔者以H国有企业为例,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探析企业内控体系构建措施。
  H集团公司作为生产真空灭弧室和真空开关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技术装备和生产线。在长期的发展中公司注重资本运作和资产重组,并由多元化企业集团转变为以投资管理为主,兼营不动产租赁业务,并肩负着集中购销业务的集团企业。
  (一)创新内部环境
  内控管理中H企业要从思想认知、组织架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等角度出发,为内控有效落实提供良好环境。
  1.思想认知方面
  H企业领导层及管理层可通过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全面认识内部控制内容、要求及重要性,并结合企业现状、业务需求等制定内控制度。内部管理中积极利用官网、岗前培训、制度学习等方式加强对内控制度的宣传,从而提升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确保内控管理的全员参与性。
  2.组织架构方面
  企业要构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结构,并依据公司章程等制定董事会议事规则,明确规定董事会成员资质,要求企业每年召开两次董事会议,并设立专门委员会,包括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成立监事会,要求监事会成员由股东代表及职工代表组成,明确监事会的监督职责,要求监事会每6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并保证董事会与监事会独立于管理层,确保二者的独立性;组织机构设置中企业需依据内控决策机构、管理机构、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如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部、财务管理部、企业规划部、人力资源部内部审计部门等,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流程,保证企业内控体系的有效落实。
  3.人力资源政策方面
  企业制定人才理念、教育培训、人才招聘等环节内容,如依据各岗位员工特点、职责、知识技能等设置人才分类引进机制和管理方法,依据人员需求为各部门下达培训工作计划,要求各部门开展针对性较强的业务与知识培训活动,从而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人员使用中针对管理层、基层员工制定分层分级绩效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并将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岗位调配等相结合,全面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4.企业文化方面
  在企业官网中明确制定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文化体系、行为规范、品牌口号等内容,之后借助网络、培训、宣传册等宣导企业文化,强调管理层在企业文化管理中的责任,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如召开“质量日暨质量月”启动大会等。
  (二)优化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环节企业需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资财部等机构的内控职责,制定风险评估机制,从风险识别、分析及应对等方面规范企业的风险评估活动。如风险识别环节企业每年年中组织各业务部门依据发展规划、内控目标等收集企业内外部信息,结合企业现状进行风险评估,精准识别企业的内部及外部风险,与董事会等确定企业的风险承受度;风险分析中结合业务活动对风险概率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并据此对风险进行排序,编订企业风险坐标图;风险应对环节通过集体商议或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员工的风险偏好,并制定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散及风险承受等措施,最后综合风险分析及应对等信息编制企业风险评估报告。   (三)完善内控流程
  内控管理中H企业还需依据风险评估结构完善内控流程,包括资金管理、销售管理、资产管理、财务报告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例如,完善资金管理程序,规范预算、现金、银行业务、票据及印鉴等环节的操作流程及职责权限。资金会计系统控制中规范企业资金收支条件、程序和审批权限,资金支付业务中明确规定各业务活动中付出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限额、支付方式等,要求部门人员附带原始单据和相关证明,严格执行授权审批流程后会计人员才能安排资金支出[2]。
  (四)构建信息化平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H企业要充分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构建先进的信息化平台,从而加强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信息沟通。如企业将财务管理系统、会计系统及人力资源等软件系统进一步整合,确保日常行政管理、协同办公自动化(OA)和业务管理系统的无缝衔接,从而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信息沟通中企业还需制定信息披露管理机制、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等,并利用网络等为员工提供信息反馈途径,确保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能及时获知内控建设及执行中存在的缺陷,通过进一步调整、优化实现内控体系的健全化[3]。
  (五)加强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中H企业需设定监察审计部,制定内部审计制度,明确规定审计人员的资质和执业能力要求,界定其岗位职责。如要求审计部负责企业内控监督评价工作,定期向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等汇报检查内容,并接受相关机构的监督与检查。审计部门需联合管理层对各部门进行常规监督,并在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变动时对内控某些环节实施专项监督。
  (六)风险评估
  在国企运营中,要开展项目的投资项目运营,运营活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很多国企会凭借自身良好的信用在银行获取贷款资金,来充实自身的资金实力。国企在当前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行业中,占领的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国企在这些领域中有较强的运营优势,但是部分公司的高层领导忽略了对运营中的风险控制。有些国企的高层领导认为国企的资产属于国家资产,在运营中的风险不大。有些国企内部的经营环境长期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与其他的行业企业交流较少,也缺乏对风险的理性分析研究。因而,国企就要增强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开展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处置,来了解企业运行中的各类风险关键要素。同时,还要组织单位的工作人员开展风险控制,然后组织单位内部的人才团队,去推动风险体系的实施,给员工开展风险的管理。培训机构人员要提升现有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能力,为国企的风控企业建设而建立基础[4]。
  (七)增强职工的信息沟通
  国企的单位建立信息的沟通平台,来组织单位的职工在平台上去开展信息的共享沟通交流,来使公司的各个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信息平台上,实现各业务系统的集成。由于部分国企内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信息难以高效的传递。在单位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就可以实现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来提高国企的信息管控能力,也给公司的各个职工带来较大的工作便捷性,提升国企信息化水平和信息沟通效率[5]。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各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仍存在部分不足之处,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新经济形态下國有企业要全面了解内控体系的构建要点,并创新内部环境、优化风险评估、完善内控流程、构建信息化平台、加强内部监督等,从而构建科学的内控体系,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李春艳.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财会学习,2019(12):266+268.
  [2]何凤宜.国有企业如何有效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全国流通经济,2018(16):30-31.
  [3]王林玲.探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现代国企研究,2019(8):68.
  [4]韩琎.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分析[J].纳税,2019(13):286.
  [5]蔡榕.基于风险导向的国有企业内控体系的构建[J].经营者,2019(13):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36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