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作性学习在高职商贸类课程案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妍

  摘要:对于高职商贸类课程来说,案例教学法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重视教师“教”忽视学生“学”的现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不足所致。合作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小组形式开展的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文章就合作性学习在高职商贸类课程案例教学中的运用开展研究,包括课前准备工作、合作性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以及教学的评价。
  关键词:案例教学 合作性学习 教学实施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131-02
  
  《教育大辞典》中对案例教学法的描述是教师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的学习目的一整套教学方法与技巧。它力图促进专业知识和行为技能的发展,以焦点或问题为导向,在本质上关注解释现实生活的经验。美国学者格柯认为使用案例教学法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的差距。
  对于高职商贸类课程来说,案例教学法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通常整理、呈现、分析案例,并直接将结论灌输给学生。在全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师完全主导,学生听的时候感到热闹精彩,过后印象模糊,对能力的提升效果甚微等现象。案例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在过程之中的表现与收获,所以在案例教学中研究学生“如何学”就成了题中应有之意。在各种学习形式中,由于合作性学习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之成为在开展案例教学法中非常理想的一种学习方式。
  合作性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技能的教学策略体系。美国当代合作教育研究的著名专家尼尔・戴维森(N.Davision)认为合作学习的定义应当有七个要点:小组共同完成、讨论、解决(如果可能)难题;小组成员面对面地交流;在每组中的合作、互助的气氛;个人的责任感(每人承担自己的任务);混合编组;直接教授合作技巧;有组织地互相依赖。学生通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探讨案例中复杂深层的意义及争议性的问题,促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习倾听、响应挑战、辩论、妥协与决策等社交技巧,培养合作意识和精神。
  
  一、课前准备工作
  
  1、案例准备。案例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事情,若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舍得沉下去,用心思、花功夫,必须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这些准备包括对所需案例的搜集、整理、改编、系统化等内容。最终被选用开展案例教学的案例应当具有适用性、典型性、复杂性和一定的难度。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学习能够进行知识的建构和技能的提升。
  
  2、学情了解。要想在案例教学中开展合作性学习,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对案例教学的了解情况、是否开展过合作教学、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以及特长,学生对必须的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水平等。
  学生对合作性学习方法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设计问卷进行了解。问题可以包括,在你以前的学习中教师是否使用过合作性学习方法;老师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组的;在一个学期中合作性学习是贯穿始终还是偶尔在一两次课上使用;在合作过程中你主要承担的角色是什么;你认为合作学习对你的学习效果有帮助吗。另外还可以通过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特长、爱好、兴趣,也可以通过班主任等渠道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为下一步进行分组做好充分准备。
  异质分组因素的选择。在异质小组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学生的住宿情况(住校、走读),生源情况(三校、高中),学生性格(内向、外向),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情况(熟练、生疏),学生擅长处理的信息类型(文字、图片),学生课余打工的情况(有兼职、无兼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院、系、班级)。极端情况下,如果某一小组成员全部都打工,或全部是学生干部或全部走读,那么他们的业余时间就会很少,合作性学习需要的大量课下准备与讨论恐怕很难完成,必然影响学习效果。一个理想的异质小组,应该包含各类学生,取长补短,能力互补。
  二、合作性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教学过程的设计在不同的案例教学任务中,合作性学习的要求、目标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按照刘篪(2007)的观点,商贸类课程的案例教学可以分为分析式、列举式和实践式。分析式案例教学,案例由教师整理并提供,学生在课前通过在线或纸质材料反复阅读、理解,以小组的形式提出并整理观点,并在课上选派代表阐述观点;列举式案例教学,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在这种形式中,学生在学习教师提供的案例基础上,需要借助实际调查或网络,搜集能够反映所学内容知识点或理念的案例,并要求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加以呈现;最后实践式案例教学活动则最具挑战性,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针对某一企业或产品设计相关方案(如促销方案、物流方案、顾客投诉解决方案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述三种案例教学活动,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复杂性不断增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技能要求和合作技巧的要求不断增加。
  
  
  2、分配角色,明晰个人责任。在合作性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分配角色,促使其有效的承担自身责任,除了自身掌握知识以外,还要促使其他组员更好的学习。在一个学期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使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分组之后,学生应以书面的形式提交其角色分配情况,以便教师了解每个同学在小组内的学习情况和进程。通常在案例教学活动中,需要的角色包括:资料的分发者,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小组成员必须在课前,对案例资料进行充分的认知加工,这项工作有时表现为将电子资料进行打印、复印然后分发,对于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则需要上传至课程网站、BBS论坛、博客、小组成员的公共或个人邮箱、或是QQ群里,并确保每个组员都得到了相关的资料;信息技术支持员,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一个基础环境,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诸多便利,使案例资料的形式更加丰富且具有及时性。但是许多高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远不能够达到教学要求。有调查显示,学生利用网络从事的事情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聊天、购物、浏览信息,这说明高职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更多的局限于娱乐或游戏方面。因此,组员之间相互帮助和交流计算机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概括者,需要将小组成员的各种观点、意见进行梳理、概括、提炼和总结,并以文字或其他形式上交;记录者,主要负责在小组成员的讨论过程中进行记录;联络员,负责与老师或其他小组之间进行沟通协调,或帮助联系调研或实践地点等。每个小组,可以选出组长一名,建议组长不要单独设置而是与其他角色兼任,并轮流担任,在小组成员发生分歧时,组长需要进行积极的协调,在进行决策时,吸收和归纳不同意见。
  
  3、合作性学习的组织实施。(1)分析式案例合作性学习。个人深入阅读掌握案例资料,并准备自己的发言提纲;在讨论时发言,并认真倾听其

他人的发言,交换意见,并随时准备修正自己的观点;资料分发者,通过各种方式将教师准备好的资料分发到每个组员;信息支持员,负责资料的下载、保存、整理、上传等技术支持;概括者,认真倾听所有人的意见,归纳总结提炼本组的观点,发言或以书面形式提交;记录者,记录组员的发言;教师,准备案例资料,做引导性发言,倾听学生代表发言,利用各种信息工具阅读学生提交的报告,就学生的各种观点展开对知识点的讲授,并对各种观点和意见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评判。(2)列举式案例合作性学习。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就拟列举的案例的方向、资料搜集的方法、准备研究的行业、企业或产品充分的交换意见。组员各自搜集资料,资料分发者将所有组员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后发给组员,信息支持员提供信息支持。每个组员看到所有资料后,进行充分讨论,提出案例制作的思路、切入点、对材料的取舍等,记录者负责记录,概括者负责对材料的进一步整理。由自己全部完成或由小组成员共同分工完成案例的整理、编写。最后选派组员进行展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随时跟进小组的进度,在学生遇到选题、资料搜集、案例写作切入角度等困难时,教师应随时提供帮助。并对学生提供演示文稿进行讲评分析,并结合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3)实践式案例合作性学习。小组成员共同讨论选题,并对某一选题的实施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可以征询教师的意见,通过调研或搜集二手资料,进行充分的头脑风暴,组长做好讨论的引导,进行发散性思维,每个人提出自己的策划思路或解决方案,课上讨论,课下可以共同观看视频启发思路,最后由概括者进行整理创作或小组成员共同组织实施。最终选派组员进行展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小组成员的选择,在实践式案例教学中,师生将共同面对不确定性,教师要随时做好与学生一起解决困难的准备,为学生搭建平台。
  
  
  三、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的建立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从鼓励竞争到鼓励合作。将个人计分转化为小组计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评价内容丰富化,除了对小组提交的成果进行评价外,还要对合作态度、团队精神、个人承担责任情况、社交技巧的运用等内容进行评价。另外在学生互评和组间互评的环节,最好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以背对背的形式进行,以免受到学生之间情感因素的影响。在教师评价环节,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对小组提交成果的评价,要切实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学习模式下的感受、收获和学习成果,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过程评价,比如一个教师想了解某位学生在列举案例方式中,对资料的收集情况,即可以从记录员处调阅当时这位组员提供的资料,在小组讨论中他的发言,结合教师自己的观察及其他组员对他的评价进行综合衡量,必要时,甚至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的交流和讨论。
  总之,开展合作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切不可为了搞合作性学习而搞,只关注教学形式,图虚热闹,而使合作性教学成为一种摆设或少数学生展示才能的平台,让其他学生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这就背离了合作性教学的初衷。
  在高职学生的商贸类课程的案例教学中开展合作性教学,还属于尝试阶段,其教学效果的提升有赖于实施的师生共同对合作性教学内涵的不断深入领悟,以及在实践中不懈的探索与创新,更有赖于与其他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借鉴与融合。
  
  参考文献:
  1.柳力文.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中国知网,2009
  2.大卫・W・约翰逊著.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刘篪.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案例教学在高职商贸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知网,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2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