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施宝林

  【摘 要】 本文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现状分析入手,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系统整合为起点,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提出了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并提出了部分课程的可行性实施方案。
  【关键词】 会计教学现状;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式; 实施方案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笔者在学习《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基础上,结合二十多年来从事会计专业教学工作的经历,分析了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研究提出了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一、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提出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联系实际并结合学科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将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笔者在对唐山市部分企事业单位调研(调研报告另文)、结合会计教学分析发现,在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下列情况:
  
  (一)一般企事业单位不支持会计专业学生的工学结合
  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实习,由于业务不熟不能给其增效,还难免给其会计等部门增加工作量,且企事业单位不愿让学生知悉其商业秘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不愿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性人才,甚至是与自己竞争的人才;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费用不能列入成本,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抑制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所以,该实习很难使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仅重复性地处理简单的经济业务,达不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模拟实习的会计业务重复操作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思维策略),目前大部分学校推行模拟实习。但一般未能涵盖会计课程以外的更多课程,且重复处理的会计业务操作多,有的虽增加了一些诸如投资、减值准备等业务操作也是少之又少欠缺系统性,该模拟实习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面对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面对高职高专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笔者提出了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是将会计专业部分或绝大部分课程进行整合,以穿插整个会计专业课程的主体任务为驱动,以将任务划分为若干应用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进而完成任务项目的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先从部分课程整合提出主体任务,再划分为若干应用项目试点开始,在不断总结、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到绝大部分课程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一)会计专业部分课程整合后的主体任务
  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知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经济应用文写作》、《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会计报表分析》、《经济数学》等,对上列课程进行整合后,可以提出如下主体任务:
  1.整合《计算机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提出如下任务:根据企事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利用手工和电算化会计软件,进行成本计算、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披露。
  2.整合《经济应用文写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财务管理》、《会计报表分析》课程,提出如下任务:运用手工或计算机相关软件对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3.整合《计算机网络基础》、《管理会计》、《经济数学》课程,提出如下任务:运用手工或计算机相关软件预测经济活动。
  任务驱动使学习目标得到明确,在学习的各阶段围绕一个既定目标,有重点地学习相关知识和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二)会计专业部分课程整合后主体任务下的项目导向
  主体任务下的各个项目导向内容应该能自成一体,构建全方位的融入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结构,明确项目涉及的学科内容,完成项目时间、方式、考核方法等,以便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施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地把握,教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帮助。
  将会计专业部分课程整合后提出任务驱动的主体任务,在主体任务下将课程整合为六个项目,整合课程的目的在于,节约基础课程课时,增加专业课程动手操作课时,实现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
  按学期完成六个项目导向的学业后,分五个级次考评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五次考评方案如下:
  1.完成第一至第二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一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70分。
  2.完成第一至第三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二级,第三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80分。
  3.完成第一至第四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三级,第四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90分。
  4.完成第一至第五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四级,第五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95分。
  5.完成第一至第六个项目导向学业的为第五级,第六学期期末考评学生本级次的会计职业能力,评定成绩最高为100分。
  毕业论文成绩按会计职业能力成绩
  ×60%+毕业论文分数×40%计算。
  
  三、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第一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计算机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面对企业日常简单的经济业务、事项,审核或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会计账簿,编制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装订后的记账凭证(附相关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4.完成时间
  第一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计算机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60%
  《基础会计》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操作技能分数×80%
  
  (二)第二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上》。
  2.导向内容
  ⑴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⑵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在第一项目3.⑵资料基础上,处理出纳岗位业务核算,存货、日常销售、应收预付业务核算及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岗位的业务核算,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较简单的业务核算;电算会计核算上机操作。

  ⑶考取会计证和会计电算化证。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会计账簿、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电算会计核算提交机打装订后的记账凭证(附相关原始凭证)、提交会计账簿、报表信息存储盘。
  (3)跟班听课学习或自学会计证、会计电算化证考试课程。
  4.完成时间
  第二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会计电算化》期末成绩=上机操作成绩×40%+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30%+会计电算化证×30%
  《财务会计上》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
  +操作技能分数×80%
  第一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证、电算化证×30%+操作技能分数×50%)×80%
  
  (三)第三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经济应用文写作》、《财务会计下》和《成本会计》。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在第二项目3.⑵资料基础上,处理流动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与政府补贴、利润及其分配业务核算、编写财务会计报告;供产销业务核算和产品生产成本计算。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会计账簿、利润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有关附表;提交产品成本核算的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产成品入库单等;提交纸质和电子版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4.完成时间
  第三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经济应用文写作》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
  ×20%+会计报表附注×40%+财务情况说明书×40%
  《财务会计下》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
  +操作技能分数×80%
  《成本会计》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操作技能分数×80%
  第二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会计操作技能分数×50%+成本会计操作技能分数×30%)×85%
  
  (四)第四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会计报表分析》和《经济数学》。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第三项目3.⑵资料,运用经济数学理论,分析会计报表、编写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或电子版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
  4.完成时间
  第四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经济数学》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
  +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60%
  《会计报表分析》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
  ×20%+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80%
  第三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注1]
  ×80%)×90%
  [注1]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所用基础数据与第三项目3.⑵数据不符的,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成绩按不高于60分评定。
  
  (五)第五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财务管理》。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第三项目3.⑵资料,运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完成财务管理实务操作。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或电子版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等。
  4.完成时间
  第五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60%
  《财务管理》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80%
  第四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注2]×80%)×95%
  [注2]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所用基础数据与第三项目3.⑵数据不符的,财务管理分析报告、预测方案成绩按不高于60分评定。
  
  (六)第六项目导向
  1.涉及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和《管理会计》。
  2.导向内容
  (1)掌握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下列操作技能:在掌握此项以前项目导向2.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第三项目3.⑵资料,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技能、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完成管理会计实务操作。
  3.完成方式
  (1)跟班听课学习或自学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参加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完成本项目导向2.⑵操作,提交纸质或电子版管理会计分析、预测、决策报告。
  4.完成时间
  第六学期期末。
  5.成绩计算
  《计算机网络基础》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分数
  ×30%+平时上机操作成绩×70%
  《管理会计》期末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会计报表分析相关报告×80%
  第五级会计职业能力成绩=(闭卷测试本项目所涉及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数×20%+管理会计分析、预测、决策报告 [注3]×80%)×100%
  [注3] 管理会计实训报告所用基础数据与第三项目3.⑵数据不符的,管理会计实训报告成绩按不高于60分评定。
  结束语:世界是综合的,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也找不到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一直以来,教师多侧重于对所教课程的探究和分析,忽略了课程之间的联系;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核心旨在改变传统的教与学,使学生成为“我要学”的学习主体。
  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对会计专业全部课程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构建等问题将另文研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改革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线教师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完成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奉献绵薄之力。●
  
  【参考资料】
  [1] 邓泽民,侯金柱,著.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 邓泽民.侯金柱,著.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年16号.
  [4]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年1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4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