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私募基金阳光入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庞大的私募基金市场一直处于灰色状态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在私募基金方面,笔者过去看到一份资料,美国基金行业中18000只基金中,公募基金6000多只,其余三分之二为私募基金。反观国内,私募基金一直处于地下状态,战战兢兢地摸着石头过河。几年的熊市让大多数私募基金受到重创,或退出或大幅缩水,只能变成游资做做短线。不过,十多年股市起起落落,却培养出一批投资人才,为私募基金准备了人力资源。只要政策支持使私募基金从地下走到地上,施以阳光监管,私募基金一定能很快成长起来,成为市场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私募基金多元化的投资理念和操作策略,可以弥补目前公募资金的不足。
在自身上市指标的压力下,国有银行已不再追求资金的收益性,由此造成的矛盾在于,长期以来、尤以现在为甚,我国的金融业、银行业一直缺少对收益性的重视,也不愿意承担风险,而一个没有足够收益性的金融资产是不可能有安全性的,更难谈流动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愿意承担风险的私募基金方式,可以有效连接宽松货币市场与产业需求的渠道,使资金得到市场化而非行政化的配置,一定程度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储蓄率过高而产业投资不足的问题。
在证券市场上,我国券商这几年已逐渐淡出股市,而公募基金发展到目前4000亿的水平,一些隐藏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投资品种的高度集中、话语权有限的问题,这都给私募基金提供了空间。
但是,就目前以股市为主要投资对象的私募基金发展空间不会很大。这有几个原因,在资金来源上,以往的私募基金大多来源于国企的小金库或是其他不甚规范的资金,基本以做短线为主,在国企监管日益严格的当前,这种模式已很难延续;第二在人才配备上,客观地说,我国股市已走出了过去的庄股时代,因此过去那种靠内幕消息控盘的模式已难进行,而私募基金的人才力量与公募基金差距还很大;第三在法律保障上,公募基金有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方式、以及严格的银行托管、明显的基金契约,而私募基金缺乏对持有人利益的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私募基金的出现是民间理财需求的必然产物,但由于我国私募基金一直在灰色地带活动,得不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和规范,更得不到扶持与鼓励,从而形成了我国金融领域的空白监管区,这无疑对于稳定和活跃我国资本市场是不利的。
管理层如果在积极加大银行资金、保险资金入市的规模、扩大QFII、社保基金投资额度、加快企业年金入市节奏的同时,使私募基金合法身份得到确认,无疑又为证券市场注入巨大活力。
江一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851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