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市场潜力\经济集聚与地区间工资差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国璋 戚磊

  [内容摘要]基于劳动力、产业在地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地区间工资差异的事实,本 文构建了一个市场潜力与工资的新经济地理学(NEG)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市场潜力对 工资产生正面影响。市场潜力对工资产生正面影响来自两种渠道:一是市场潜力引发了经济 集聚效应;二是市场潜力产生了逆经济集聚。相比之下,市场潜力引发了经济集聚效应更能 提高和扩大地区工资水平与差异,因为经济集聚需要更低的贸易成本、较大的市场规模以及 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市场潜力;经济集聚;地区工资差异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Martin and Chen(2004)[ 1](29-57)研究表 明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Gini),由1981年的0.31扩大到2001年的0.45。大多数研究显 示, 如果把收入差距分解,城乡间收入差距和城镇内部差距对整体收入差距影响达到50%―70%。 因此,城镇工资水平及其内部差距是影响整体收入差距的主要方面。制造业作为城镇或者非 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影响制造业工资及其地区间差距的因素,对解决中国收入分配 不均衡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Heckscher and Ohlin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地区间要素禀赋存在差异,每一个地区出口要 素相对密集的产品,进口要素相对稀缺的产品,通过贸易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要素禀赋理 论在解释劳动力、人力资本不能自由流动的跨国劳动分工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如果考虑一 国或者地区内部,要素的流动显然要容易得多。林毅夫和刘明兴(2003)的发展战略理论认为 ,在封闭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地区建 立偏离要素禀 赋产业,在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自由流动条件下,由于被选择建立的产业资本密集度 和技术密集度偏高,将吸引熟练劳动力进入该地区,非熟练劳动力流出该地区,进而导致工 资地区间差距。[2]但是,在长期情况下,由于被选择的产业不具有自生能力,需 要大量政府补 贴保护,随着财政负担加剧,政府最终不得不放弃保护。进一步考虑开放情形,偏离要素禀 赋产品将直接受到进口替代品冲击,建立偏离要素禀赋产业变得更为不可行。
  不同于上述强调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与外生因素(要素禀赋、政策)新古典经济理论,Kr ugman(1991)在Dixit-Stiglitz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引入运输成本,发展 出新经济地理学(NEG)理论。[3](483-499)Fujita and Krugman (1995)扩展了新经济地 理模型(NEG),引入农业部门劳动力自由流动假设,详细讨论了不同因素导致市场规模变化 对经济集聚的影响。Krugman and Venables(1995)考虑了跨国 范围内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产业跨国自由转移和产业跨国垂直分工体系现实,研究表明当 运输成本较高时,所有国家都有一定数量制造业,如果运输成本下降到一定水平,中心(制 造业)――外围(农业)分工格局形成。[4](857-880)
  市场规模、经济集聚与工资增长机制可以表述为:市场规模扩大――经济聚集――生产效率 提升――工资增长――市场规模扩大。新经济地理学(NEG)优势在于:不需要强调外生要素 禀赋差异导致的经济集聚,因为在一国内部要素流动要相对容易得多;也不需要强调技术、 人力资 本的外溢性导致的经济集聚,因为经济集聚并不总是发生在高技术产业,相对低端的产业同 样发生经济集聚现象,并且低端产业的工资水平在不同地区也存在差异;此外,新经济地 理学(NEG)还解释了为什么企业不选择劳动 力成本相对较低地区生产,因为这些地区的市场规模较小,限制了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能力 。
  二、市场潜力与地区间工资差异
  (一)市场潜力与工资水平
  四、结 论
  基于劳动力、产业在地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地区间工资差异的事实,本文构建了一 个市场潜力与工资的新经济地理学(NEG)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市场潜力对工资产生正 面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种渠道:一是市场潜力引发了经济集聚效应; 二是市场潜力产生了逆经济集聚,相比之下,市场潜力引发了经济集聚效应更能提高和扩大 地区工资水平与差异,因为经济集聚需要更低的贸易成本、较大的市场规模以及较高的经济 发展水平。经济集聚和逆集聚过程都反映了特定条件下的经济主体理性选择和要素的合理 配置,但经济集聚无疑需要更低的贸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因而,继续加大包括基础设施 在内的投资以降低贸易成本和建立公平合理的户籍制度等以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都有助于提 升 经济整体效率,尽管这样会带来地区间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扩大。另一种机制是通过政府这 只“有形之手”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出以扩大中西部地区市场规模,使经济集聚力量向中 西部地区转移,既不影响经济效率,同时也平衡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因而,是经济增 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合理政策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Martin, R.and Shaohua Chen., 2004.“Welfare Impacts of China's Acces 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8(1).
  [2]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7) .
  [3]Krugman , P. , 1991 ,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99.
  [4]Krugman, P. and A. J. Venables. , 1995,“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 ality of Nations” ,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110(4).
  [5]Dixit ,A . K. and Stiglitz, J.E., 1977,“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 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7.
  [6]Davis, D. and Weinstein, D. , 1999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 l Production Structur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3 (2).
  [7]Fujita, M.,Krugman,P.,and A.J.Venables. , 1999, 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8]Krugman , P. , 1980 ,“Scale Economies ,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 a nd the Pattern of Trade”, America Economic Review , 70.
  [ 收稿日期: 2011.3.7 责任编辑:陈健生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11)05-0071-0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3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