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越来越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如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是当前阶段工作的重点。但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面临一些难题。只有协同创新理论才能真正解决当前阶段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局限性,为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契机。文章通过论述“大思政”教育观的内涵与本质,从建设全方位参与的整体,全新的课堂参与体系,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几个维度,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大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近年来,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只有在思想上培养学生的新时代精神、奉献精神,做新时代的接班人,才能让学生懂得如何投入到新时代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而“大思政”教育则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对于思想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学习,而只有不断协同创新,才能满足现阶段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同时,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机。只有不断整合教育资源,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全面创新与升级,才能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真正帮助高校学生学习与理解新时代我国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新要求。
  说到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少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是基础,是开展各项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而“大思政”则是在哲学的基础上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完善,它是一种新的教育方法与理念。它最突出的优势在于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以及教育的基本内容与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和统一,使之成为一个完善的系统,形成合理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同时,如今“大思政”教育并不完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
  一、加强整体性,促进全方位参与
  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理解了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在他们的相会联系之中,形成世界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而这个整体,正是要求事物之间通过彼此的联系进行完善,通过局部與整体之间的关系,将一些相对独立的环节进行整合,进行形成新的联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如此,本身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个环节或者内容之间都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它们不能自行的整合、完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时缺乏准确性、合理性。而“大思政”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之间的普遍联系,将各方力量吸引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还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作用,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参与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
  二、构建一个全新的课堂体系,动态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它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紧密相连。同时,如果我国要想实现新时代的目标建设,就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在思想上强大,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如今,是一个不断开放与发展的时代,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不断创新与发展。一方面,在思想上要开放、包容,结合时代背景,不仅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还有归纳总结新时代的思想教育重点。同时,优化教育硬件,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与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信息技术,让其更加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教育工作只能在高校课堂上开展,在校外、课下同样有开展的必要。要努力形成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教育工作全方位覆盖。使得思想教育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口头上。
  三、加强师资力量,构建多维参与工作机制
  一支好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在“大思政”视野下,教师不仅有“教学”的责任,教会学生基本的书面知识与理论,同时,教师还具有“育人”的重担。这是教师的使命也是教师这份职业之所以光荣的原因所在。而“育人”正是指教导他们在思想上强大,也其实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任何一位教师都应该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份子。所以,专业课教师也必须在讲好专业课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只有教师多方参与,才能真正形成一支师资优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形成多为参与的工作机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理、有序展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只有各参与主体不断提高自身职责意识,构建一个全新的课堂体系,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线下合作,才能真正保证“大思政”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冠中.马克思主义整体观下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读[J].岭南学刊,2016(05).
  [2]叶扶荣.蔡元培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2).
  [3]褚凤英.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737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