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刑法中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人心智和生理都不健全,所以对未成年人犯罪承担的刑事责任必须区别成年人对待。本文从古代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刑罚出发,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最后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预防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3-0087-02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案件不断增加,与此相关联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也成了刑法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地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及原因,完善未成年人相关法律制度,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标。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概念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未成年人的生理与心理都还处在发育阶段,智力发育还不健全,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很不成熟,对事物的理解辨析能力较差,并不能完全控制自身的行为。因此我国刑法与刑法处罚的相关法律条文,针对未成年人这种特殊人群的身心特点进行了规定。只有深入地了解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才能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
  (二)构成未成年人犯罪的要件
  1.犯罪行为是否具有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首先,有无犯罪动机是构成犯罪认定的重要因素。犯罪动机主要是对犯罪冲动的主观心理。犯罪行为与犯罪动机有着直接的联系。犯罪动机的认定主要看是否具有希望进行犯罪行为的心理。其次,犯罪的目的是对罪行判决的重要标准。犯罪的目的就是犯罪过程中,犯罪行为人所希望达到的最终结果。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其内心是对犯罪结果有预期或猜测的,在犯罪过程中具有犯罪的主观性。而未成年人心理还不成熟,对于犯罪行为结果没有能力进行预期,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被社会与法律所允许的。
  2.犯罪行为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首先,犯罪行为是否造成社会危害是构成犯罪的重要要素。社会危害的严重程度,是进行犯罪认定的重要要素,例如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危害程度不同。在进行刑罚判定时,危害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刑法的处罚力度。其次,犯罪手段对刑法处罚也是非常重要的判定标准之一。犯罪手段是在犯罪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式方法。在实施犯罪中的残忍程度也是进行量刑的重要标准。
  二、《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规定
  (一)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则的规定
  《刑法》第二章第一节把“犯罪和刑事责任”作为标题,其中多处使用了“刑事责任”一词。因为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智力水平等不成熟的原因,所以其犯罪后承担的刑事责任也不相同。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率的逐年上升,刑法根据犯罪行为人年龄的不同,对其所承担的相应刑事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在《刑法》第17条中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二)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认定
  未成年人不同于成年人,他们的身心都不成熟,所以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认定应同成年人的犯罪区别对待。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其承担的法律责任依据年龄分为三个刑罚阶段。
  1.完全刑事能力年龄。对于已满16周岁的犯罪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16周岁心理与生理都已基本成熟,能够对事情的是非曲直进行清楚辨析,知道善恶美丑并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我国刑法把16周岁作为承担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
  2.部分承担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我国刑法对于已满14周岁而未满16周岁的人,规定必须承担的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这八种严重犯罪,明确规定适应完全的刑事责任。
  3.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对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所造成的犯罪行为,刑法规定对其所承担的刑事责任将不予追究,但应根据刑法中的明确规定,要求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对其加以管教。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其心智还不成熟,无法自行辨认事情的对错,也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与承担怎样的责任。因此刑法明确规定了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是完全符合常理的。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原因
  1.家庭教育方面。首先,有的家长认为只有严厉的要求才能够培养孩子成才,信奉“慈母多败儿”的教育理念。严格控制孩子的行为,对于孩子的不满往往采用粗暴的手段进行解决,这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使孩子不敢将内心的想法告诉父母,无法感受到父母的关爱,长此以往养成了孤僻的性格,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还有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自私、任性的性格,认为一切事物必须围绕自己运行,待人处世更是无所顾忌。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稍不如意就很容易走上极端甚至犯罪。
  2.家庭氛围影响。婚姻家庭关系对孩子的伤害非常严重。社会舆论压力会给单亲家庭孩子带来持续的伤害,并且因为家庭的不圆满造成父母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有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关爱缺失,因为各种原因很少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将其认为是累赘和负担,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孩子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二)學校教育的影响
  1.重知识轻道德。我国目前的教育重视考试而轻素质的培养,在很多学校一切都是围绕着成绩运转。只有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认同,所以孩子们在学习时更注重考试成绩的提高。虽然教学体系中有思想道德课程的设置,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也成了书面考试的课程,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和践行。因此学生的行为失去了道德的约束,很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2.校园法制建设的欠缺。虽然我国校园法制建设飞速发展,但是在学校只是开展普法讲座、法制宣传等表面的形式,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依旧淡薄,学生的法律知识欠缺,不清楚哪些行为是不被法律允许的,哪些是违法行为甚至哪些是犯罪行为。这种淡漠的观念不仅在未成年人中严重存在,甚至大学生也非常严重。
  (三)社会环境原因
  1.不良文化的影响。网络信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大量网络垃圾也随之滚滚而来。由于未成年人本身对于事物的判断力较弱,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价值观的腐蚀。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网络不仅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更是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稍不留神就可能被这些负面的东西所吞没。
  2.法律制度有待完善。我国未成年人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在我国的宪法、民法等众多法律中都涉及了未成年人,但是到目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的法律,对于未成年人在犯罪方面的行为只能参照其他法律规范。
  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一)家庭预防
  1.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身体力行比其他任何的教育方式都要好。对孩子的教育不能采取粗暴的方式,也不能溺爱孩子。在面对孩子犯错时,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不能简单粗暴,而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孩子做了好事时,应当立即给予奖励,同时避免孩子产生骄傲的情绪和过度的奖励。通过家庭的培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提高父母的文化素质修养。父母的素质修养对孩子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父母的行为举止是孩子模仿的榜样。父母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给孩子做榜样。
  (二)加强学校法制与道德建设
  首先,学校不能仅注重文化知识的考试,更应该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不能仅把思想政治课程作为过场,而是要把思想道德考核作为学生培养的重点内容,真正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次,未成年阶段是人生中比较容易培养法制思想的阶段,学校应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加强法制宣传,定期开设普法课程,增强未成年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通过强化宣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法律不允许的行为,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等基本法律知识。学校可以结合案例、漫画等比较受未成年人喜欢的方式进行法制宣传,通过宣传方法的创新将学校作为未成年人学习法律常识预防犯罪最主要的阵地。
  (三)完善社会法律环境
  1.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各种不良社会文化与风气,使心理还不够成熟的未成年人更容易受到侵蚀。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工作,给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干净有益的成长环境。
  2.完善法律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础上,形成《未成年人刑法》,让未成年人认识到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另外需要执法部门深入未成年人群体加强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让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随着未成年人犯罪情形的变化,每位法律工作者都必须高度关注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其犯罪行为也很容易改过自新。但更关键的是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工作,这就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给未成年人提供一片健康成长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李方帅.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研究[J].法制博览,2018(29):41-43.
  [2]陳秋彤. 影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经济因素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3]林家红.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司法干预——以台湾地区少年虞犯的立法与实践为鉴[J].青少年学刊,2018(1):7-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01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