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高专院校形态学课程考核现状与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形态学课程考试多是期末理论考试加实物或图片识别,学生考试结束后知识遗忘较快,不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或学生后续发展。文章探讨了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形态学课程考试现存的问题,并结合形态学课程特点,从考试观念、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及考后分析及反馈等方面探索医学形态学课程考试改革,以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 课程 考核 医学 形态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1
  医学形态学主要研究生物体正常或疾病状态下组织器官形态结构,为医学生进一步学习疾病状态下人体组织器官功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国内医药类高职院校医学形态学考核多从为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多为实物识别或图片识别),陈旧的考试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考试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关于课程考试的研究多集中在具体课程的考核方法改革、考核平台建设等,从考试目标、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后分析及反馈等进行全面研究分析的较少。
  一、现状分析
  对我国部分院校课程考试现状进行调查,结合文献分析,发现我国高校课程考试存在以下问题:
  1.对课程考试认识不够。
  对高校课程考试是一项系统工程认识不够,部分高校认为课程考试只是教务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学期末一项收尾工作;高校的课程考试普遍存在着重总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现象,高校管理者关注更多的是课程考试的评定功能和教学反馈功能,忽视诊断功能、激励导向功能和预测功能[1]。这将导致高校课程考试目的和功能无法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发展需要。
  2.考试方式单一内容过时
  考试方式比较单一,以闭卷考试为主,开放性考试少;考试平台单一,较少采用现代化网络平台;考试试题以客观性题为主,无法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考试考查记忆性知识居多,考查理解应用尤其是评价性内容少;限定考试时间、地点,学完后就考,不利于考查学生创新能力[1]。
  3.对考试分析反馈不够
  大多数教师只是给出考试原始分数,而缺乏对原始分数的分析、评价;或仅限于及格率、优秀率、分数段人数分布等统计,涉及到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等实质性分析的较少。学生在考完后只得到了分数,无从得到试卷答案及解析,考完试教师与学生没有沟通交流,学生不知道自己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教师也不知道自己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2]。这样考试对课程改进作用微弱。
  4.考试管理不规范
  没有考试标准或考试标准具有随意性,试卷命题不规范,随意性较大;补考、缓考管理具有随意性,补考的考试标准降低,评分也不如正常考试严格。
  二、对策研究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考试观念
  转变高校领导、教师、管理人员乃至学生关于课程考试的观念,是推进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前提。通过修订相关制度、宣传教育等,使师生认识以下两点:①考试目的的转变。树立以考试为基础推动课程改革的理念,认识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的基本途径;仅把考试当做评价的工具,用来考量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是不够的,要要认识到考试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重要环节。②考试评价主体的转移及评价方式的改变。评价要注重学习过程,考试评价主体应包括学校、社会、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评价结果应是各方评价的综合。
  2.加强考试平台建设
  医学形态学课程目前常用的考试方式有理论笔试,实验考试教学标本识别多采用实体标本或用多媒体进行图片识别,单一的考试方式,学生考前突击复习,考完试就忘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均得不到有效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多数高校已在智能校园网背景下建立了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线课程、形态虚拟实验室等,应结合形态学课程特点,不断拓展各系统功能,搭建更多便捷的考试平台,为丰富考试方式打下良好基础。
  3.更新考试内容,加强题库建设
  考试内容要适时更新,试题内容的覆盖面要广,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单纯注重细节知识的把握转向形态与临床结合,更应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题库中的试题主要来源于教师,除收集筛选试题外,题库中的主要试题应为教师自行编制,可以结合学生后续课程学习需求及临床应用,根据不同形态学知识点设置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试题。题库中還可收集部分学生命题,打破教师出题特权。建立试题审验入库制度,并根据课程发展、考后分析等淘汰不适试题。
  4.倡导过程评价,丰富考试方式
  丰富考试方式,倡导过程评价,综合运用理论考试与实验考试,平时测验与期末考核、线下考试与线上考试等多种考试方式[2]。
  理论考试成绩包括平时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构成:在线作业成绩、问卷星在线考试、课堂回答问题等。期末考试仍采用笔试,分别采用闭卷和半开卷考试。闭卷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半开卷考试主要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实验考试成绩也包括平时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为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平时考试成绩。平时考试成绩主要为每单元或章节学习结束后,学生通过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虚拟切片系统对正常人体组织结构或病理变化进行识别。期末考试分为标本识别、标本特点描述及临床应用分析等。
  5.加强考后分析,发挥反馈功能
  将考试分析分为试卷质量分析和学生成绩分析两个方面。试卷质量分析主要包括试卷内容和题型是否符合教学基本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学生成绩分析主要是分析总体成绩分布、合格率、各种不同题型的得分率等。并形成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为下一次试题编制提供参考。
  在课程考试结束后,安排教师对试题进行讲解或将试题参考答案公布于教务管理系统、QQ、微信等,为教学双方提供了一个平等、真诚的教学交流平台。
  6.健全考试制度,规范考试管理
  主要是指考试大纲制定、试题编制及考试过程管理等,同时也包括学校课程考试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教考分离以及考务人员管理等,以期给教学导以正确的方向,促进教、考、学目标一致,保证考试质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确保考试的公平与效率,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延新,钱洪军,宋文刚,等.高职高专课程考核改革探析.继续医学教育,2014,28(5):89-90.
  [2]滕跃.关于高校课程考核模式的相关思考.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19-20.
  作者简介:张延新,男,1974年6月生,病理学教授。研究方向:临床病理及病理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624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