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培养模式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幼教人才的重要责任,音乐作为该专业课程,对学生掌握音乐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发展音乐素养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培养模式问题的简单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希望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音乐专业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1
  音乐是学前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分。所以,我国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中普遍对音乐课程较为重视。然而,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建立时间相对较短,音乐课程还尚未形成体系,无论是课程内容设置、目标设计,还是教学方式方法选择,均存在不合理性,由此产生许多问题。笔者认为,要培养新时代有音乐素养的幼教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充分把握当前教育中的问题,强化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培养模式改革。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培养模式问题
  1.课程体系不完善
  课程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涉及范围大,涵盖内容多,学生既要学习基本乐理知识,了解中外音乐的发展,又要掌握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等音乐技能,还要熟悉如何开展幼儿音乐教学。从音乐教学要求来看,音乐课程应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而实际课程设置却存在轻理论而重实践的情况,具体表现多设置技能教学课,少有理论解析课等。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完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
  2.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教学目标是对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应当达到某种程度的概括性描述,对课程的落实具有指向作用。但目前有许多高职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没有明确指出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学生综合素养有什么样的发展、教师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标准,只是对大致教学内容做了简单描述。这不仅影响了后续的教学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音乐培养的质量。
  3.教学内容落后
  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完全形成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多由高职院校自选,其严谨性、科学性还有待检验。就教材而言,部分院校侧重于选择自主开发设计的校本教材,由于对音乐发展以及对当前学前教育需求的不了解,所以其内容较为落后,缺少民族化、现代化、童趣性的内容,与音乐课程建设不相符。
  4.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方式单一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上。音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并的课程,需要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而很多情况下,音乐教师采用讲授法开展教学,关注自己是否将乐理知识讲好、讲透,是否对学生学习音乐技能起了好的示范作用,而不重视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乐理知识、是否真正掌握音乐技能。教师教学对学生有指导作用,如果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参照教师以讲授法开展幼儿音乐教学,那么学前教育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教学方式改革。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1.完善课程体系
  以幼教人才需求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并举,调整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理论方面,酌情增加中外音乐史、音乐艺术教育、基础乐理等课程;音乐技能方面,酌情增加幼儿简易乐器演奏、乐器基础、幼儿舞蹈编排、儿歌编排与弹唱等课程。将基础乐理安排于一年级课程中,同时安排幼儿简易乐器演奏课程,以强化学生对基础乐理的理解;将中外音乐史、音乐艺术教育安排于二年级及三年级课程,同时安排幼儿舞蹈编排、樂器基础、儿歌编排与弹唱课程,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另外,将音乐鉴赏课穿插于整个课程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明确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培养新时代有音乐素养的幼教人才为总目标,明确不同课程内容下的具体教学目标。例如,乐理与视唱练耳方面,掌握音名、唱名、节奏节拍、音程等基本乐理知识,会分辨各种音程、写简单短句、做节奏训练,了解C、G、F三个大调及关系小调的视唱。乐器演奏方面,会手型、连音、非连音、双音、大小调调音、和弦等指法,能够进行乐曲的综合弹奏。儿歌编排与弹唱方面,会儿歌的和弦类型编配及运用、儿歌弹唱与演奏,掌握C、G、F三个大调及关系小调的弹奏。学前音乐教学技能方面,会设计与指导幼儿唱歌、律动、音乐欣赏、打击乐、综合课等活动。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为培养新时代有音乐素养的幼教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3.丰富教学内容
  在缺失统一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坚持时代性、合理性原则,丰富现有教学内容,尽量多添加民族化、现代化、童趣性的内容。就民族音乐而言,它是中国的传统音乐艺术,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从当前的音乐发展来看,融入民族音乐已经成为流行音乐的创作趋势,如苏打绿《拾穗》中唢呐的应用。在音乐课程中添加民族音乐,不仅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发展传统音乐艺术,加深学生对流行音乐的了解。另外,对于高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而言,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才能够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幼教音乐人才。所以,添加现代化内容势在必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和其他专业不同,不仅是教学生乐理知识与音乐技能,还是教学生如何有效实施幼儿音乐教学。因此,童趣性的内容也是有必要添加的。
  4优化教学方式
  坚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音乐学习需要,应用现代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改善以讲授法为主的单一教学方式。现代教育强调师生互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那么,高职院校就要推动教师应用双向互动式、主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开展音乐教学。例如,在节奏、律动训练中,参照奥尔夫节奏训练法开展教学,同时配合歌唱、识谱训练、演奏乐器、舞蹈等,给学生以全面的综合音乐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应用奥尔夫节奏训练法开展幼儿节奏活动。再如,在儿童舞蹈创编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由学生根据某一儿童文学作品创编儿童舞蹈,并进行角色表演,全班共同探讨角色走位、舞蹈动作的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培养模式中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该专业音乐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并优化教学方式,为培养新时代有音乐素养的幼教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常欣.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培养模式创新[J].文教资料,2019(22):
  100-101.
  [2]沈赟.试论高职院校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综合技能的培养模式[J].北方音乐,2019,39(20):227-2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62838.htm